任务背景:目前多模态信息(财报PDF)的AI利用率较低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这些信息并非以整洁的纯文本形式存在。它们被封装在各种各样的载体中:公司的年度财报、市场研究报告、产品手册、学术论文以及无数的网页。这些载体的共同特点是 图文混排 ——文字、图表、照片、流程图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承载着完整的信息。
传统的AI技术,如搜索引擎或基于文本的问答系统,在处理这类复杂文档时显得力不从心。它们能很好地理解文字,但对于图表中蕴含的趋势、数据和关系却是“视而不见”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鸿沟:AI无法回答那些需要结合视觉内容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根据这张条形图,哪个产品的市场份额最高?”或“请解释一下这张流程图的工作原理”。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的崛起为自然语言理解带来了革命。然而,它们也面临两大挑战:
-
知识局限性 :LLM的知识是预训练好的,对于私有的、最新的或特定领域的文档(比如本次比赛的财报)一无所知,并且可能产生幻觉。
-
模态单一性 :大多数LLM本身只能处理文本,无法直接“看到”和理解图像。
检索增强生成(RAG) 技术的出现,通过从外部知识库中检索信息来喂给LLM,有效地解决了第一个挑战。而本次比赛的核心—— 多模态检索增强生成(Multimodal RAG) ,则是应对这两大挑战的前沿方案。它赋予了AI系统一双“眼睛”,让他不仅能阅读文字,还能看懂图片,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回答。
|
难点一:多模态信息的有效融合 |
一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同时依赖于一段文字描述和一个数据图表。例如,文字提到“各产品线表现见下图”,而具体数据则完全在图表中。
|
|
难点二:检索的准确性与召回率平衡 |
检索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如果检索出的上下文信息就不包含答案,那么后续的LLM再强大也无法凭空生成正确结果(这被称为“大海捞针,针不在海里”)。
|
|
难点三:答案生成的可控性与溯源精确性 |
LLM在生成答案时,有时会过度“自由发挥”,产生一些幻觉(Hallucination),即编造上下文中不存在的信息。同时,它也可能错误地引用来源。
|
|
难点四:针对性评估指标的优化 |
最终的评分由三部分构成:文件名匹配度(0.25分)、页面匹配度(0.25分)和答案内容相似度(0.5分)。
|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