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 model中的 class Meta 详解

通过一个内嵌类 "class Meta" 给你的 model 定义元数据, 类似下面这样:

class Foo(models.Model): 
    bar = models.CharField(maxlength=30)

    class Meta: 
        # ...

Model 元数据就是 "不是一个字段的任何数据" -- 比如排序选项, admin 选项等等.

下面是所有可能用到的 Meta 选项. 没有一个选项是必需的. 是否添加 class Meta 到你的 model 完全是可选的.

app_label

app_label这个选项只在一种情况下使用,就是你的模型类不在默认的应用程序包下的models.py文件中,这时候你需要指定你这个模型类是那个应用程序的。比如你在其他地方写了一个模型类,而这个模型类是属于myapp的,那么你这是需要指定为:

app_label='myapp'

db_table

db_table是用于指定自定义数据库表名的。Django有一套默认的按照一定规则生成数据模型对应的数据库表名,如果你想使用自定义的表名,就通过这个属性指定,比如:

table_name='my_owner_table'   

若不提供该参数, Django 会使用 app_label + '_' + module_name 作为表的名字.

若你的表的名字是一个 SQL 保留字, 或包含 Python 变量名不允许的字符--特别是连字符 --没关系. Django 会自动在幕后替你将列名字和表名字用引号引起来.

db_tablespace

有些数据库有数据库表空间,比如Oracle。你可以通过db_tablespace来指定这个模型对应的数据库表放在哪个数据库表空间。

get_latest_by

由于Django的管理方法中有个lastest()方法,就是得到最近一行记录。如果你的数据模型中有 DateField 或 DateTimeField 类型的字段,你可以通过这个选项来指定lastest()是按照哪个字段进行选取的。

一个 DateField 或 DateTimeField 字段的名字. 若提供该选项, 该模块将拥有一个 get_latest() 函数以得到 "最新的" 对象(依据那个字段):

get_latest_by = "order_date"

managed

由于Django会自动根据模型类生成映射的数据库表,如果你不希望Django这么做,可以把managed的值设置为False。

默认值为True,这个选项为True时Django可以对数据库表进行 migrate或migrations、删除等操作。在这个时间Django将管理数据库中表的生命周期

如果为False的时候,不会对数据库表进行创建、删除等操作。可以用于现有表、数据库视图等,其他操作是一样的。

order_with_respect_to

这个选项一般用于多对多的关系中,它指向一个关联对象。就是说关联对象找到这个对象后它是经过排序的。指定这个属性后你会得到一个get_XXX_order()和set_XXX_order()的方法,通过它们你可以设置或者回去排序的对象。

举例来说, 如果一个 PizzaToppping 关联到一个 Pizza 对象, 这样做:

order_with_respect_to = 'pizza'

...就允许 toppings 依照相关的 pizza 来排序.

ordering

这个字段是告诉Django模型对象返回的记录结果集是按照哪个字段排序的。比如下面的代码:

ordering=['order_date'] 
# 按订单升序排列
ordering=['-order_date'] 
# 按订单降序排列,-表示降序
ordering=['?order_date'] 
# 随机排序,?表示随机
ordering = ['-pub_date', 'author']
# 对 pub_date 降序,然后对 author 升序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你使用了多少个字段排序, admin 只使用第一个字段

permissions

permissions主要是为了在Django Admin管理模块下使用的,如果你设置了这个属性可以让指定的方法权限描述更清晰可读。

要创建一个对象所需要的额外的权限. 如果一个对象有 admin 设置, 则每个对象的添加,删除和改变权限会人(依据该选项)自动创建.下面这个例子指定了一个附加权限: can_deliver_pizzas:

permissions = (("can_deliver_pizzas", "Can deliver pizzas"),)

这是一个2-元素 tuple 的tuple或列表, 其中两2-元素 tuple 的格式为:(permission_code, human_readable_permission_name).

unique_together

unique_together这个选项用于:当你需要通过两个字段保持唯一性时使用。这会在 Django admin 层和数据库层同时做出限制(也就是相关的 UNIQUE 语句会被包括在 CREATE TABLE 语句中)。比如:一个Person的FirstName和LastName两者的组合必须是唯一的,那么需要这样设置:

unique_together = (("first_name", "last_name"),)

verbose_name

verbose_name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给你的模型类起一个更可读的名字:

verbose_name = "pizza"

若未提供该选项, Django 则会用一个类名字的 munged 版本来代替: CamelCase becomes camel case.

verbose_name_plural

这个选项是指定,模型的复数形式是什么,比如:

verbose_name_plural = "stories"

若未提供该选项, Django 会使用 verbose_name + "s".

 

 

python中的嵌套类

在.NET和JAVA语言中看到过嵌套类的实现,作为外部类一个局部工具还是很有用的,今天在python也看到了很不错支持一下。动态语言中很好的嵌套类的实现,应该说嵌套类解决设计问题同时简化了程序,值得学习。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usr/bin/env python  
  2.   
  3. import threading, sys  
  4.   
  5. def nested1(timeout):  
  6.     def _1(function):  
  7.         def _2(*args,**kw):  
  8.             class child(threading.Thread):  
  9.                 def __init__(self):  
  10.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11.                     self.result=None  
  12.                     self.error = None  
  13.                       
  14.                     self.setDaemon(True)  
  15.                     self.start()  
  16.   
  17.                 def run(self):  
  18.                     try:  
  19.                         self.result = function(*args, **kw)  
  20.                     except:  
  21.                         self.error = sys.exc_info()  
  22.   
  23.             c = child()  
  24.             c.join(timeout)  
  25.             if c.isAlive():  
  26.                 raise TimeoutError, 'took too long'  
  27.             if c.error:  
  28.                 raise c.error[0], c.error[1]  
  29.             return c.result  
  30.         return _2  
  31.     return _1  
  32. def test(a, b):  
  33.     for i in xrange(100000):  
  34.         a = a+b  
  35.     return a  
  36.   
  37.   
  38. if __name__ == '__main__':  
  39.     nested1 = nested1(2)  
  40.     nested2 = nested1(test)  
  41.     print nested2(2,3)  
  42.   
  43.     a =  nested2.child()  
  44.     print a  
  45.       

上面是一个借鉴web.py框架中的一个例子,下面print a部分是我的测试,发现函数对象不能引用内层的类,这里的实现可以发现比独立写多个函数和类减少很多代码

 

再看个例子: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usr/bin/env python  
  2.   
  3. import os, sys  
  4.   
  5. class parent:  
  6.     def __init__(self):  
  7.         self.name = 'parent'  
  8.   
  9.     def getName(self):  
  10.         print self.name  
  11.   
  12.     class child:  
  13.         def __init__(self):  
  14.             self.name = 'child'  
  15.   
  16.         def getName(self):  
  17.             print self.name  
  18.   
  19.   
  20. if __name__ == '__main__':  
  21.     child =  parent.child()  
  22.     child.getName()  


这里从父类引用内部类,后面部分还可以这样

 

 

[python] view plain copy
 
    1. if __name__ == '__main__':  
    2.     p = parent()  
    3.     p.getName()  
    4.     c =  p.child()  
    5.     c.getName()  
posted @ 2017-12-29 00:54  alxe_yu  阅读(13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