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SIS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xJEllv_RGP29iiAxKUTOdkaqj_wDNLe3CEQzEKveBFmyZ94PABuznRlATSSBdkeKmFPG1LtIOIn-513UkUfGq
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是一个由有线电缆标准组织Cable Labs 制定的国际标准。
中文名
有线电缆数据服务接口规范
外文名
DOCSIS(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目录
1详细编辑
欧、美两大标准体系的频道划分、频道带宽及信道参数等方面的规定,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互不兼容。北美标准是基于IP的数据传输系统, 侧重于对系统接口的规范,具有灵活的高速数据传输优势;欧洲标准是基于ATM的数据传输系统,侧重于DVB交互信道的规范,具有实时视频传输优势。从目前 情况看,兼容欧洲标准的Euro DOCSIS1.1标准前景看好,我国信息产业部——CM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类似于这一标准。
Cable Modem的技术实现一般是从87 MHZ—860MHZ电视频道中分离出一条6MHZ的信道用于下行传送数据。通常下行数据采用64QAM(正交调幅)调制方式或256QAM调制方式。上行数据一般通过5 MHZ—65 MHZ之间的一段频谱进行传送,为了有效抑制上行噪音积累,一般选用QPSK调制(QPSK比64QAM更适合噪音环境,但速率较低)。CMTS(Cable Modem的前端设备)与 CM(Cable Modem)的通信过程为:CMTS从外界网络接收的数据帧封装在MPEG—TS帧中,通过下行数据调制(频带调制)后与有线电视模拟信号混合输出RF信号到HFC网络,CMTS同时接收上行接收机输出的信号,并将数据信号转换成以太网帧给数据转换模块。用户端的Cable Modem的基本功能就是将用户计算机输出的上行数字信号调制成5 —65 MHZ射频信号进入HFC网的上行通道,同时,CM还将下行的RF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送给用户计算机。
Cable Modem的前端设备CMTS采用10Base—T,100Base—T等接口通过交换型HUB与外界设备相联,通过路由器与Internet连接,或者可以直接联到本地服务器,享受本地业务。CM(Cable Modem)是用户端设备,放在用户的家中,通过10Base—T接口,与用户计算机相联。
2DOCSIS标准编辑
1995年11月,美国主要的有线电视经营商和研究机构CableLabs发起MCNS(Multimedia Cable Network System,多媒体电缆网络系统)合作组织,目的是建立一整套协议以在HFC网络上进行高速双向数据传输,为用户提供Internet等服务,同时使各个厂家的CM产品具有充分的兼容性。该组织于1997年3月颁布了应用于HFC网的有线传输数据业务接口规范(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DOCSIS),定义如何通过电缆调制解调器提供双向数据业务。MCNS的DOCSIS1.0标准于1998年3月获得ITU通过,成为国际标准ITU-TJ.112B。为了能够进入欧洲市场,MCNS制订了适应欧洲情况的EuroDOCSIS。该标准的MAC层协议与DOCSIS1.0/1.1是一致的,只是物理层采用了欧洲关于频带划分等方面的规定。DOCSIS1.0和Euro_DOCSIS1.0的后续版本分别是DOCSIS1.1和Euro_DOCSIS1.1,是为IP电话和其他对时间要求苛刻的业务提供标准,并对1.0版本中的QoS的功能进行了扩展,提供极强的误码前向纠错能力,并使Cable Modem系统具有更强的信道传输和抗HFC网络回传噪声的性能。2002年11月又推出了DOCSIS2.0版本,采用了A—TDMA(高级时分复用技术),提高了上行数据速率,但下行速率不变。
3标准组成编辑
SP-CMTS-NSI:CMTS与数据网之间的接口协议
SP-RFI:射频接口协议(CMTS和CM与有线电视网之间)
SP-CMTRI:CM与电话回路的接口协议(基于单向传输的有线电视网使用)
SP-OSSI:操作支持系统协议
SP-DBS:数据安全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