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socket
链接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b9f9b0100073a.html
http://www.cnblogs.com/tianzhiliang/articles/2111929.html
http://blog.csdn.net/sshhbb/article/details/610021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83f8890100xnsm.html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第一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七层)。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49.htm?fr=aladdin&fromtitle=OSI%E4%B8%83%E5%B1%82%E6%A8%A1%E5%9E%8B&fromid=9763441&type=syn

个人的通熟理解:
===========================================================================
给QQ好友打的字(应用层数据)--传输层数据段--网络层数据包--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物理层数据位流传递出去
===========================================================================
物理层: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 等物理设备。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型接头、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数据链路层:网卡-包括硬件和软件(驱动部分)
数据链路层分成了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体访问控制. 一下功能:
- 为网络层提供良定义的服务接口(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有确认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 处理传输错误(差错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差错编码、反馈重传、超时重传、重复帧丢弃、定时器管理等);
- 流量控制。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