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今日内容概要

  • 软件开发架构分类
  •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 OSI七层模型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今日内容详细

软件开发架构分类

软件开发架构分为两种,一种是C/S(客户端-服务器)结构,另一种是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两种结构特点:

C/S结构:可以进行高度定制,完成更多个性化操作,但是要求必须使用对应的客户端。

B/S结构:可以充当多个服务的客户端,但可进行的操作收到浏览器局限,定制化低。

网络编程基础知识

网络编程的目标是实现数据在不同计算机上的交互。

网络编程实现的基础是计算机的物理连接,连接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光缆及无线连接。

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可并到应用层)
会话层(可并到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连接层

物理层

主要用于确保计算机之间的物理连接介质 接收数据(bytes类型、二进制)

数据链路层

1.规定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2.以太网协议

规定了计算机在出厂的时候都必须有一块网卡,网卡上有一串数字。该数字相当于是计算机的身份证号码,是独一无二的。

该数字的特征:12位16进制数据,前6位产商编号,后6位流水线号,也称为以太网地址/MAC地址。

网络相关专业名词

1.交换机

能够将所有接入交换机的计算机彼此互联起来。

2.广播

首次查找接入同一个交换机的其他计算机,需要朝交换机里面吼一嗓子。

3.单播

首次被查找的计算机回应查找它的计算机,并附带自己的mac地址。

4.广播风暴

接入同一台交换机的多台计算机同时发广播。

5.局域网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有单个交换机组成的网络。

在局域网内可以直接使用mac地址通信。

6.广域网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范围更大的局域网。

7.互联网

由所有的局域网、广域网连接到一起形成的网络。

8.路由器

不同的局域网计算机之间是无法直接实现数据交互的,需要路由器连接。

网络层

IP协议:规定了所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类似于身份证号。

​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可以看成永远无法修改。

​ IP地址是动态分配的 不同的场所IP是不同的。

IP地址特征:

​ IPV4:点分十进制:0.0.0.0~255.255.255.255

​ IPV6:能够给地球上每一粒沙分一个IP地址。

IP地址可以跨局域网传输。

IP地址可以用来标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台计算机。

传输层

PORT协议(端口协议) 用来标识一台计算机上面的某一个应用程序。

建议: 0-1024 系统默认需要使用
1024-8000 常见软件的端口号
8000之后的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网址)。网址本质是有IP和PORT组成的。

IP+PORT:能够定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一台计算机上面的某一个应用程序。

域名解析:将网址解析成IP+PORT

我们之所以不直接使用IP+PORT是因为太难记,所以发明了域名(网址)。

posted @ 2022-11-15 22:31  Akazukis  阅读(12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