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结构及基本数据类型常见内置方法

本周内容总结

概要

  • 垃圾回收机制
  • if分支结构
  • while循环
  • for循环
  • 整型内置方法
  • 浮点型内置方法
  • 字符串常用操作
  • 列表常用操作
  • 字典常用操作
  • 集合常用操作
  • 元组常用操作
  • 字符编码相关知识

垃圾回收机制

  • 引用计数 数据绑定的变量的数量,计数为0则为垃圾。
  • 标记清除 解决循环引用引起的内存占用问题,清除无法直接或间接引用到的数据。
  • 分代回收 分三代,存活时间越长,扫描频度越低,节省垃圾回收机制的内存占用空间。

if分支结构

  • if:...else:... 单if分支,非此即彼的判断。
  • if:...elif:...else:... 多并列条件分支,同时有多种情形。
  • if条件的嵌套 用于筛选同时满足多个条件的结果。

while循环

满足条件时执行循环体代码,若条件恒成立,则容易出现死循环,造成内存的大量占用。

  • 关键字break 立即结束当前循环。
  • 关键字continue 结束本次循环体代码,返回条件判断处。

while循环嵌套时,有几个循环,就需要有几个break,为方便编写代码,引入全局标志位。

for循环

  • for循环适用对象:可遍历的数据类型,字符串、字典、列表、元组、集合,字典较特殊。
  • 可与break及continue关键字连用。

整型内置方法

将其他数据类型的数据转换为整型数据。可转浮点型、字符串,及其他进制数字。

转浮点型数据时直接切掉小数点后部分,字符串必须是整数数字。

其他进制数字格式 0b101(二进制bin)、0o101(八进制oct)、0x101(十六进制hex)

浮点型内置方法

将其他类型数据转换为浮点型数据,可转整型及字符串,字符串文本必须是小数格式。

字符串常用操作

  • 其他数据类型均可转字符串
  • 索引取值 str[索引值]
  • 切片取值 str[start : end : step]
  • 统计某字符串出现次数 str. count()
  • 移除指定字符串 str. remove()
  • 移除首尾指定字符串 str. strip()
  • 格式化输出 str. format() 更常用f'{}'
  • 替换指定字符串 str. replace()
  • 用指定字符串拼接多个字符串 str. join()
  • 字符大小写切换、判断类型等

列表常用操作

  • 索引取值、切片取值、统计个数与字符串类似
  • 列表的数据值的替换 list[index] = xxx
  • 列表追加数据 末尾追加list. append() 中间插入list. insert() 列表扩展list. extend()
  • 列表删除数据 del list[index] list. remove() 弹出list. pop()
  • 列表数据排序 list. sort()

字典常用操作

  • 取值 dict[key] dict. get(key) 推荐使用后者
  • 添加及修改值 dict[key] = new_value
  • 字典删除数据 dict. pop()
  • 获取字典数据 dict. keys() dict. values() dict. items() 得到的结果为元组
  • 快速生成值相同的字典 dict. fromkeys()

元组常用操作

指定元素计数及指定元素定位。

集合常用操作

集合主要用来做成员运算,常用运算:|(合集) &(交集) -(差) ^(对称差)

字符编码相关知识

字符编码发展史 ASCII码——各国自用编码——万国码Unicode

目前常用编码为utf系列编码,万国码的优化版,用于硬盘存储。

posted @ 2022-10-09 21:59  Akazukis  阅读(2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