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内置方法之列表、元组、集合

1、昨日内容回顾

  • 数据类型内置方法 对数据进行基本处理的内置方法。
  • 整形内置方法 数据转换为整型、不同进制数的转换
  • 浮点型内置方法 数据转换为浮点型
  • 字符串常用操作 索引取值、切片取值、去除首尾指定字符、切割、格式化输出、字母类相关、判断类等
  • 列表常用操作 索引取值、切片取值、增加元素、删除元素、计数等

2、今日内容概要

  • 字典常用操作
  • 元组常用操作
  • 集合常用操作
  • 字符编码常识

3、今日内容详细

字典常用操作

按键取值

dict[key] 取值较简单,但无对应键时会报错。

dict. get[key] 标准取值方法,无对应键时会返回False。

添加、更改数据值

dict[key] = value 当key已经存在时,为修改对应数据值,当key不存在时,为添加新的键值对。

删除指定数据值

del dict[key] 若指定key不存在,则报错。

dict. pop[key] 若指定key不存在,则报错。可将需要删除的数据赋值给变量名。

快速生成值相同的字典

dict. fromkeys([keys], [values]) 对生成的字典任意键值对值的修改均会改变所有键值对的值。

导出字典内容

dict. keys() 导出一个含有字典内所有键的列表。

dict. values() 导出一个含有字典内所有值的列表。

dict. items() 导出一个将键值对组织成元组形式的列表。

元组常用操作

元组中指定元素计数

tuple. count() 返回元组中指定元素出现的次数。

元组中指定元素定位

tuple. index() 返回元组中指定元素的索引值,可规定起始及结束值。

集合常用操作

对数据进行去重

将需要去重的数据转化为集合类型,可自动去除重复元素,但会打乱原来的顺序。

成员的运算

set1. intersection(set2) 即 set1 & set2 返回两个集合的交集。

set1. difference(set2) 即 set1 - set2 返回两个集合的差。集合1中存在,但是不存在于集合2中的数据的集合。

set1. union(set2) 即 set1 | set2 返回两个集合的合集。

set1. symmetric_difference(set2) 即 set1 ^ set2 返回两个集合的对称差。两集合的合集减去交集。

字符编码简介

字符编码发展史

第一阶段:ASCII码,仅包含英文字母及字符,一个英文字母用一个8位二进制数字表示,字节由此产生。

第二阶段:各国独创本国编码,如GBK、shift_JIS、 Euc_kr等,编码与解码使用不同语言会导致乱码。

第三阶段:Unicode万国码,互联网使用的编码语言。utf系列,优化Unicode存储问题。

字符编码的应用

通过切换解码规则,解决字符乱码问题。

python2编码的特点:

python2默认使用ASCII码解码,没有特别说明使用英文之外的文字会报错。

解决编码问题的方式:首行添加说明'encoding : utf8';字符串前加u。

posted @ 2022-09-30 20:20  Akazukis  阅读(3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