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加息缩表?(转)

原文:https://zhuanlan.zhihu.com/p/484134644

作者:Eleanor羊毛衫

北京时间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25%至0.5%区间,为其自2018年12月以来的首次加息,还表示最快将在下次会议宣布缩表。

 

 

喊了这么久的加息,终于来了,那么,什么是加息缩表?它又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呢?

美联储的货币调控政策有哪些?

我们经常在新闻上看到,降息、QE、Taper、加息、缩表,这些,都是美联储常用的货币调控政策。

 

 

我们都知道,经济运行是有周期的:

每个周期都要经历衰退到谷底,再复苏到繁荣,又从顶峰开始萧条......,就像这样

 

 

在这种波动下,金融市场会出现不稳定,如果不加以控制,会让不稳定放大,所以各国央行要做的事情就是用货币政策稳定经济运行周期带来的波动风险。

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实行货币宽松政策,比如降息,让钱流向市场,去释放流动性;

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比如加息,把钱收回一些,去收紧流动性。

降息和加息

降息和加息非常好理解,这两者都是调整利率:

在经济下行时,通过降息(降低利率)的方式,告诉你钱放在我这不值钱,赶紧拿走去投资和消费吧,赶紧去出口贸易吧,市场给我嗨起来,快点复苏。美联储降息之后,市场上的美元会变多,因此降息会使美元遭到贬值。

在经济过热时,通过加息(提高利率)的方式,告诉你现在钱放我这利息高啊,快点拿来吧,回流回流,通货膨胀太高了,别投机了。美联储加息之后,市场上的美元会变少,因此加息会使美元升值。

扩表和缩表

降息和加息的结果是改变货币的价格,但是货币的总量是不变的。而扩表和缩表,则是改变货币的数量。

扩表,有时称为量化宽松(英文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量化即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量,宽松即减轻银行的资金压力,量化宽松其实就是印钞票。只是它找了个名目印钞票,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将商业银行的信用转化为现金,用这种方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我们用资产负债表来理解一下,QE的操作是通过购买中长期债券生出了钱,让钱流向市场。在报表上,中长期债券是资产,美元是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要一直等于负债,所以这个过程中资产和负债相当于在同时增加,因此,QE还被称为扩表。

那么缩表就很好理解了,缩的就是这资产负债表。

缩表是通过抛售所持有债券,或停止到期债券投资,相当于卖出自己所持有的资产,然后把美元收回来。同样的,因为资产等于负债,这样操作之后,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因此叫缩表。

 

 

Taper

Taper呢,它还是属于QE的一个阶段,它的意思是缩减购债计划或者缩量QE

所以Taper是美联储准备刹车的开始,也就是说它还在量化宽松,但是不会马上停止量化宽松,先慢慢减少宽松力度,让市场慢慢适应。比如原本每个月购买1200亿,现在开始每个月购买1000亿,再下降到800亿、600亿、400亿......直至完全退出QE。

所以美联储对这些货币政策的运用一般是这样的规律:

降息——QE——Taper——加息——缩表

 

 

简单画个图参考下

通过改变市场上货币的价格和数量,让经济运行波动的风险最大程度地降低。

降息和QE一起搭配,加息和缩表一起搭配,中间再穿插个Taper做缓冲。操作得当的话,经济就会在一个个周期的运行中稳步呈现上行的走势。

 

 

忽略不顺滑的线条

目前美联储的加息缩表虽然是基于它国内通货膨胀率过高的调整,但是美元可不止是它美国的美元,还是世界的美元,美元主导着金融市场和贸易市场。

加息缩表之后,全世界的美元都会回笼,整个市场的流动性会降低,特别是新兴市场,原本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会流回,为了留住资金,其他国家只能以提前加息为代价去留住资金,但是一旦跟不上美联储的力度,前面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外因为加息之后美元会升值,但是国际贸易是用美元结算的,所以成本也就上升了。加息缩表之后,我们可能伴生资产价格调整的金融风险,以及贸易往来、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等渠道产生的外溢效应,还有市场情绪变化。

不过它这一次加息的力度很小,影响不大,但是加息已经开启了,加期周期未知,所以要未雨绸缪。老实说目前的地缘政治是给我们空间的,空间和机遇吧,让我们还可以保障国内“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但是我们的供给冲击、需求收缩的困境一直还在,且以前我们在短期调节上比较依赖房地产,现在房地产已经明确不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了,经济刺激手段现在围绕的是双碳、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虽然变得多元,但是他们的效果会相对缓慢,得长期才能显现,所以我们今年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小。

关注我 

 

更多基金知识和行业观点get:

posted @ 2022-05-05 12:27  奋斗终生  Views(244)  Comments(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