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码阅读】fasthttp 的 server.Shutdown() 究竟能不能实现 graceful shutdown

作者:张富春(ahfuzhang),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引用链接,谢谢!


因为一个基于 fasthttp 的服务在发布上出现了一定量的 503 错误,由此怀疑 fasthttp 可能没有很好地实现 graceful shutdown.
本文将通过源码阅读的方式,推导 fasthttp 实现 graceful shutdown 的细节。

1. 业务代码中的 graceful shutdown 实现方法

func main(){
     // ...
    // 容器退出前会先发送 SIGTERM 信号
	sigs := make(chan os.Signal, 1)
	signal.Notify(sigs,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syscall.SIGQUIT)
    //
	server := &fasthttp.Server{
		Handler: httphandle.FastHTTPHandler,
	}
	go func() {
		log.Info("Server start on", cfg.HTTP.Addr)
		if err := server.ListenAndServe(cfg.HTTP.Addr); err != nil {
			log.Fatal(err.Error())
		}
		log.Info("Http Server Ended")
	}()
	// server.CloseOnShutdown = true
	<-sigs  // 一旦收到信号,就开始进入退出流程
	log.Info("Ready to shutdown...")
	// 避免缓存中的日志没有刷到磁盘
	log.Close()
	_ = server.Shutdown()  // 这一行是实现 graceful shutdown 的关键
}

2. Shutdown() 函数的实现细节

func (s *Server) ShutdownWith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err error) {
	s.mu.Lock()
	defer s.mu.Unlock()
	// stop 标志置 1
    // stop 标志主要影响 tcp 长连接中,是否在一个连接上处理多次请求和响应后 —— 如果遇到服务关停的消息,如何决定长连接上的后续行为
	atomic.StoreInt32(&s.stop, 1)
	defer atomic.StoreInt32(&s.stop, 0)

	if s.ln == nil {
		return nil
	}
	// 所有监听的端口进行 close
    // 关闭监听的端口后,意味着新的 tcp 连接将不再 accept
	for _, ln := range s.ln {
		if err = ln.Close(); err != nil {
			return err
		}
	}
    // done 是一个用于信号通知的 channel
    // done 用于影响 RequestCtx 端的服务关停消息
    // 例如:业务代码如果做很长时间的处理,可以通过 reqCtx.Done() 来判断服务是否开始关停
	if s.done != nil {
		close(s.done)  // 调用后,业务代码中就可以通过 reqCtx.Done() 知道服务开始关停了
	}

	// Closing the listener will make Serve() call Stop on the worker pool.
	// Setting .stop to 1 will make serveConn() break out of its loop.
	// Now we just have to wait until all workers are done or timeout.
	ticker := time.NewTicker(time.Millisecond * 100)
	defer ticker.Stop()
END:
	for {
		// 主动关闭空闲连接
       // 只有当前没有请求和响应的空闲长连接,才会被归类到 IdleConns
       // 放入 idle 中的 tcp 连接只会等着被关闭,再也不会被拿出来统计
		s.closeIdleConns()

        // open 是一个计数器,代表了活跃的 tcp 连接数
		if open := atomic.LoadInt32(&s.open); open == 0 {
           // 如果所有的活跃的 tcp 连接都没有了,那么就退出这个等待循环。
           // 如果没有任何活跃的 tcp 连接,也就意味着没有任何正在处理中的 request
           // 这个是 graceful shutdown 的关键判断条件
           // 只有当所有请求都处理完了,才会退出服务器。满足这个条件时,必然不会存在丢失用户请求的情况。
			break
		}
		// This is not an optimal solution but using a sync.WaitGroup
		// here causes data races as it's hard to prevent Add() to be called
		// while Wait() is waiting.
		select {
		case <-ctx.Done(): // 外部是否触发了信号,导致 context 变成 done (通常都是 context.Background(),不会触发这个分支)
			err = ctx.Err()
			break END
		case <-ticker.C: // 每 100 毫秒检查一次
			continue
		}
	}

	s.done = nil
	s.ln = nil
	return err
}

3. fasthttp 对活跃连接的处理细节

tcp 连接数的累加过程

func (s *Server) Serve(ln net.Listener) error {
    //...
	// Count our waiting to accept a connection as an open connection.
	// This way we can't get into any weird state where just after accepting
	// a connection Shutdown is called which reads open as 0 because it isn't
	// incremented yet.
	atomic.AddInt32(&s.open, 1)
	defer atomic.AddInt32(&s.open, -1) // 端口不再监听,才会退出下面的循环

	for {
		// 处理新连接进入
		if c, err = acceptConn(s, ln, &lastPerIPErrorTime); err != nil {
			// 当 监听器 close 后,这里必然退出
			wp.Stop()
			if err == io.EOF {
				return nil
			}
			return err
		}
		s.setState(c, StateNew)
		atomic.AddInt32(&s.open, 1) // 每当来了一个新的 tcp 连接,活跃连接数 + 1
       // ...
  }
  // ...
}

tcp 连接数的减少过程


func (s *Server) serveConnCleanup() {
	atomic.AddInt32(&s.open, -1)
	atomic.AddUint32(&s.concurrency, ^uint32(0))
}

// 这个时候已经建立链接了
// 这个函数负责从连接上收/发数据
func (s *Server) serveConn(c net.Conn) (err error) {
	defer s.serveConnCleanup()  // 一旦退出这个函数,活跃连接数 - 1
	atomic.AddUint32(&s.concurrency, 1)
    // ...
}

4. 阶段性总结

从以上的源码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当发起服务的关停信号后,首先就是关闭监听端口。也就是说:关停期间,新的 tcp 将无法再连接进来。上游的代理服务器如果配置好,会因为 tcp 无法建立连接而转发给别的可用的后端。
  • Shutdown() 在一个循环中不断检查活跃的 tcp 连接数,直到连接数为 0 才退出循环
    • 这样的逻辑必然导致:所有正在处理的请求一定全部处理完成后才会退出服务。

但是也存在另一种可能:

上游的代理服务器与当前的服务建立了长连接,然后不断在这个长连接上发送请求,导致服务永远不会 shutdown,直到 k8s 环境中触发 sigkill 强制杀掉容器。

可以推断出:如果一个 fasthttp 的服务在容器关闭时是因为 sigkill 而关闭的,那么它肯定没有做到 graceful shutdown.

5. fasthttp 中对于长连接的处理细节

func (s *Server) serveConn(c net.Conn) (err error) {
    for {
         // 1. 收数据
         // 2. 解析 http 头
         // 3. 调用用户配置的 callback handler
         // 4. 检查是否有 connection close 标志
		connectionClose = connectionClose ||
			(s.MaxRequestsPerConn > 0 && connRequestNum >= uint64(s.MaxRequestsPerConn)) ||  // 长连接上允许的最多的往返请求数
			ctx.Response.Header.ConnectionClose() || // http 协议里要求使用短连接
			(s.CloseOnShutdown && atomic.LoadInt32(&s.stop) == 1)  // 服务处于关停状态,且配置了 `一旦进入关停就不要再处理新连接了` 的标志
         if connectionClose{
              // 如果判断出这是一个需要关闭的连接,那么退出循环后就会把连接放到 Idel 中
              break
         }
         // ...
         // 5. 检查服务器关停的标志
		 if atomic.LoadInt32(&s.stop) == 1 {
			err = nil
			break  // 如果调用 Shutdown(), 则循环就不会再处理新的请求了
		 }
    }
}

这里会存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上游在长连接中再次发来请求,因为循环中未调用 Read() 来接收数据,因此请求留在了内核的 socket buffer 里。
这种情况只有依赖上游的负载均衡来解决。

总结

从流程来看,fasthttp 的 Shutdown() 能够保障所有正在处理的请求都处理完后再关闭服务。
实际部署中可以通过检查 k8s 是否有 sigkill 来判断是否做到了 graceful shutdown.

posted on 2025-11-28 17:33  ahfuzhang  阅读(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