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安装redis
1、拉取镜像
sudo docker pull redis
2、创建数据目录
sudo mkdir -p /home/dockerdata/redis/{conf,data,log}
3、新增写入权限
sudo chmod 777 /home/dockerdata/redis/{conf,data,log}
4、创建配置文件
cd /home/dockerdata/redis/conf/ vim redis.conf # 基础配置 # 允许 Redis 监听所有网络接口(即所有 IP 地址)的连接,生产环境建议绑定内网 IP,避免直接暴露在公网。 bind 0.0.0.0 # Redis 服务监听的端口号,默认是 6379。可修改为其他端口以增强安全性。 port 6379 # 限制Redis同时支持的最大客户端连接数为 10000。超过此值会拒绝新连接。 maxclients 10000 # 以守护进程(后台)模式运行 Redis。在 Docker 中部署时需设置为 no,否则容器会立即退出。 daemonize no # 持久化 # 在 900 秒(15 分钟)内,如果至少发生 1 次数据修改,则触发一次 RDB 快照保存。 save 900 1 # 在 300 秒(5 分钟)内,如果至少发生 10 次数据修改,则触发一次 RDB 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 在 60 秒(1 分钟)内,如果至少发生 10000 次数据修改,则触发一次 RDB 快照保存。 save 60 10000 # 启用 AOF(Append-Only File)持久化模式,记录所有写操作。 appendonly yes # AOF 日志同步策略:每秒同步一次磁盘,平衡性能与数据安全性(可选 always 或 no)。 appendfsync everysec # 安全 # 设置客户端连接密码,客户端需通过 AUTH 密码 认证后才能操作。生产环境必须设置强密码,避免使用简单密码。 requirepass 123456 # 内存管理 # 限制 Redis 最大可用内存为 1GB,超出限制时根据策略淘汰数据。 maxmemory 1gb # 当内存不足时,优先淘汰最近最少使用(LRU)的键(仅淘汰有过期时间的键)。allkeys-lru:所有键参与淘汰。volatile-ttl:淘汰剩余生存时间(TTL)最短的键。noeviction:禁止淘汰数据,直接报错(慎用)。 maxmemory-policy volatile-lru
5、创建容器
docker run -d --name redis -p 6379:6379 --restart=always -v /home/dockerdata/redis/conf/redis.conf:/etc/redis/redis.conf -v /home/dockerdata/redis/data:/data -v /home/dockerdata/redis/log:/var/log/redis redis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还不错或者有所收获,您可以通过右边的“打赏”功能 打赏我一杯咖啡【物质支持】,也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好文要顶】按钮【精神支持】,因为这两种支持都是我继续写作,分享的最大动力!
作者:Super
声明:原创博客请在转载时保留原文链接或者在文章开头加上本人博客地址,如发现错误,欢迎批评指正。凡是转载于本人的文章,不能设置打赏功能,如有特殊需求请与本人联系!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