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从人类总体的角度来看,人类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宇宙、对于自然界,人类整体的存在和发展只是其中可有可无的一个过程插曲,所谓的文明,所谓的进化,对世界本身并不会带来什么真正的影响。人类的影响只局限于人类自身所包含的部分的世界。人的生命在逻辑推理上并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人类的存在、繁衍、发展只对人类自身具有意义。所谓的正义、真理、公德、所谓的高尚的事业,也只是人类世界自身的定义和概念,人的意义不能突破其自身。
对于人类无数群体中的个体,个人的生命也同样受限于这样的限制:我们无法追求具有永恒价值的、绝对的生命意义。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人类的存在本身就不具备有价值的使命,所以追寻生命的最终意义只是空洞的目标,永远不会有结果和答案的徒劳。
那么,在没有真正目的性的价值的前提下,我们又是为什么活着,我们该怎样活着?
我们活着只是一种自然状况,是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生命的"存在"中,正常情况下,我们无法突破这个状态。答案是我们不为什么活着,我们活着就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活着。这是存在主义。生命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依靠惯性维持的状态,当自然力(生老病死)、外部因素(灾难、事故)以及内部意志导致的结果(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强大到足以打破这种惯性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然后感觉完灭,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本身也就消失。
生命是没有结果的,或者也可以说生命的结果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活着的意义就只能存在于过程之中。直接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关注Now and Here,现在这一时刻发生的事情、感受和物质。由于事物的内在空间、时间与逻辑的联系,"过去"对"现在"的状态有决定作用,如我们现在坐在公园里这个状态是因为十分钟以前我想到公园走一走,然后就走到公园里来的结果,但是我们坐在公园里并不就决定了"现在"的全部状态,在公园里,我们可以唱歌,也可以冥思、睡觉,"过去"决定的是一种初始状态,要加上"现在"的意志和行为才决定了"现在"的本质状态。而且,"未来"将在以后的某个时间点成为"现在","现在"的状态同样决定了"未来"的初始状态。但是,考虑"未来"就带有目的性的味道,而目的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矛盾吗?
刚才我们论证的是生命不具有客观和逻辑上的意义,生命只对我们自身具有意义(或者应该用影响这一词),而存在就是感知--被感知,作为主体,我们感知,故生命就是感知。感知是不能脱离于客观和逻辑而存在的,但它们相互是各自分离而又密切联系的。对于我们,有意义的是感知,客观和逻辑对我们的影响是通过我们自身的感知而产生的,它们的意义透过"感知"而间接存在。相同的客观事物和逻辑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激起不同的感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穷次遇到在相同的事物面前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引发的无法解决的矛盾,也许,这些让人万分烦恼而无奈的矛盾争端的原因并不在于我们各执己见,各自用扭曲了的感知去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恰恰在于我们太信仰事物的客观性,坚持认为既然事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对事物就只能有唯一的一种正确的反映;在此我们无意论证唯物或其他,我们要指出的是正是我们先入为主的在潜意识中否认了对事物可能和可以存在不同的感知,从而形成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这一事实造成了我们对自己的观点寸步不让的固执,矛盾和悲剧的根源不是事物的客观唯一,也不是性格因素,而是出于对"客观事物"的不假思考的信仰和由此产生的对感知的误解。在所有的"感知"里面,快乐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所以,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的感觉。这个结论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然而,主义是虚幻无聊的,感觉才是实在的。对于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快乐的感觉,那么,物质客观的存在:金钱、财富、豪华游艇,逻辑的意义:权力、地位、社会、正义和公理,还有和感觉的相关因素:爱、恨等等都不是终极的目标,它们唯有能对我们产生快乐的感觉才值得我们去追求。它们是手段,而不是目标。
在确定生命的意义在于快乐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二个问题"我们该怎样活着?"的答案--我们应该围绕着快乐来组织我们的行为和行动,我们应该快乐的活着。 快乐的活着并不意味肤浅的享乐主义,肉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是并存的,而且我们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精神快乐往往比肉体的快乐更持久,也更深刻。显然我们应该追求"更快乐"的状态,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和无知对我们的限制,我们不可能达到最优化,即快乐的最大化,但无疑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使快乐接近最大化,追求更多、更深刻的快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为了明天的某个目标而放弃今天的一些舒适和享乐,因为相较而言,为明天牺牲目前的少许快乐机会能够获得总量增大的快乐。
简单的数学解释如下:
快乐总量= 数量(或快乐的时间持久度)X 深度(或快乐的质量)
状况1(不为明天的目标牺牲):今天的快乐总量为100,明天同样为100,状态1下的快乐总量=100+100=200
状况2(为明天的目标牺牲):今天的快乐总量为50,或为0,更极端为-50、-100,明天的快乐总量为500。状态2下的快乐总量=0或50或-100+500 〉200
程度进行评估的过程。错误的评估会使我们选择了快乐总量更小的那种方式,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但是还有很多时候是我们根本没有让快乐最大化的意识,或者我们懒得去分析判断,那么人生的质量低下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有人乐于把责任推给客观条件、环境,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等等,但是不要忘记,相同的事物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这也意味着相同的待遇有的人视作快乐的天堂,对有的人则惨如地狱。快乐受制于物质,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最大的影响态度来自我们身体内部,来自我们的心,我们的看法,我们的态度。态度决定了人生。有一句从书上抄来的话值得记住:"有痛苦的国王也有快乐的乞丐,最快乐的,不是拥有最多的人,而是烦恼最少的人。
你想过富裕的生活,你想过充实而又自由的日子,你想积极向上,你想良友成群、爱人
相依,你想功成名就,你想让别人觉得你仁慈、你高尚、你伟大……所有你想的,都可
以归结于两个字--快乐,你想要得到,是因为这些东西能让你感到快乐,相反,不能使
你快乐的东西就不值得你追求。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没有终极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