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 阅读笔记

第一次知道黄灯老师是在随机波动的播客:【随机波动025】一本二本的尽头是否都是就业零件?

后面又在软工教学群里看到了分享:专访《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看见中国普通年轻人的命运

随后也看到了十三幺:许知远对话黄灯 我和我的二本学生
以及黄灯老师的演讲:黄灯:二本学生的困境,也是当下所有年轻人的危机

近期翻阅了黄灯老师所写的这本札记,对于所提到学生有了更具象的了解,书中一些片段与生活认知有高度的重叠,其中就包括:苦难对于学生不同的影响、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大的时代背景下的个体的选择和命运、多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学生性格的差异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回想起大学时期担任软件工程助教的那些事情。通过助教这个工作,有幸以另一种角度窥见自己所在的学校、自己熟悉的课堂,见证同学们学习的状态。在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助教工作后,我越发了解同学们的所面临的境况,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的无奈,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对于我来说有时这种绝望是打在身上的,能够触及的改变太少了

正如黄灯老师所说的:

我希望我的学生毕业之后都能在社会上立足,不要过着很艰难的生活
我也希望他们更有冲劲,能够去追求梦想,有更多的勇气,但我知道其实很多爸爸妈妈,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完大学之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让父母放心,在城里面立足

我也看到有不少学生,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底线的时候,在现实中会碰的头破血流
我们作为过来人其实在他准备那样去做的时候就能够预料到他的后果,但是当时可能也不忍心去把他的那种激情破灭,但是事实上你过了好多年,再回过头去看其实孩子还是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个社会的反,抗不能完全由年轻人冲到前面,我觉得这个社会的改革应该首先从反省自己开始,尤其是那些获得利益的人
一个农村来的孩子,父母通过打工,在外面卖苦力来供养他读书,说句不好听的,你指望他来改变这个社会,我觉得太残酷了

互相看见是特别重要的,互相看见才会达成和解,这社会才会产生一种韧性的力量,而不是动不动就撕裂

序言 看见他们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了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写作的直接动因:课上的关于风的现场写作所引出的故事,让作者意识到了自己对于广东经济发展刻板印象

一 在龙洞

龙洞的变化折射了城市变迁史
不同的学生毕业后都租住在龙洞,伟福将住所收拾的妥帖,让人舒坦,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能拥有让自己享受的空间
冉辛追将龙洞作为人生过渡期的暂居之处,受到爷爷的影响,对文学骨子里地热爱,最后却选择了人力资源专业,他的选择让爷爷迷茫和失望,这种遗憾也成为了他人生选择的隐秘动力,父母支持考研,提供生活费,通过三年的努力,最终成为复旦的一员。与之相似的还有姚大顺,他们都没有办法按照生活预设好的轨道前行,所以最终选择了考研,但家庭和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大顺无法接受家人资助,全心考研。经过折腾最后回到了龙洞,他是家中的长子,母亲希望他可以稳定下来

除了身份已变,他的生活,和学生时代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依旧拥有龙洞,拥有学校的操场,拥有活色生香的饭堂,当然,也拥有大学时代低廉的生活成本,甚至还可以非常方便地联系想见的老师。这种便捷也许会让他忘记现实的残酷,淡化母亲给予他的忧伤,让他偶然沉湎咋学生时代的幻梦中

二 公共课

公共课所教授的《经济应用文写作》与博士期间所学习的写作之间的鸿沟是面临的挑战

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多媒体对于课堂的干扰和伤害,先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信息的泛滥及花里胡哨的内容,让老师无形中倍感压迫,也让学生在深度思考和理解上,缺乏锻炼的机会和耐心

邓桦真 《风》 写自己家境的贫寒,为贷款烦透心
朱洁韵 《父爱》 个性要强,来到大学后,幡然醒悟懂得了父亲的爱

面临的一个问题:无法触及一个真实群体的问题,企图借助考试,调动他们与己有关的生活经验,以此了解他们对于社会、自身的认知

让学生困惑的事情:

  1. 电子产品对生活的渗透
  2. 负载在家庭之上的生存挣扎

城市孩子:批判应式教育,深恶痛绝,刘奕晓比喻为“一场赌博”,方雪怡:高考作为划分线,中国学生的青春时代被简单粗暴地划分成两部分
农村孩子:充满闯过高考的庆幸惴惴不安

正因为经受了压力过大的考试阶段,课堂上学生中规中矩、老成持重,他们的平和中正与我们大学时代的张扬放肆,鲜明对比。他们收缩了属于青春年代的触角和锋芒,逼到绝境,唯一能够下手的对象只有自己

从记事起,无形的、细密的重荷就负载在他们身上,早已将他们裁剪得规规整整,难以在生活中泄露狡黠的契机

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了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

三 班主任

因为班主任的身份,目睹了一个群体从学生时代,完全步入真实的社会,并和这个社会产生真实的关联

这些二本学生有的是在毕业后短暂挣扎,但最后又是为了解决生存

梦想,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
大学毕业后,我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我和家人的生活问题

四任班长,其中能几个之所以能在社会立足,并过上让长辈放心、安心的稳定生活,要不就是早早认清现实的规划顺着社会去经营生活,要么就是是经过现实的碰撞,终于认清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优势,选择毕业后回炉考公务员。志勇综合条件优秀,但是毕业后九年经历证明了,现实已经没有多少空间和可能

夹缝中的光芒:
钟梦兰:得益于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父亲从事建筑行业,在市里购地建房,在小城市生活
潘海燕:父母进城打工,保证了三姊妹的教育费用,没有重蹈村里贫困家庭长女的遭遇,早早辍学嫁人
广东发达经济条件和成熟的市场意识,导致家庭开过工厂或小作坊和内地农村家庭依赖农业的鲜明对比,造成职业观念的不同:倾向于从事商业活动

062111毕业生去向:
班上的女生很多在毕业后经过折腾,通过考公务员,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获得安稳工作,其二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其三,国营、民营及各类私营企业,最后是:创业

梅怡的就业观中,没有动过寻找稳定工作的心思,和父母的鼓励、大城市出身、长大后的见识、较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分不开

062111学生之所以能在教育彻底市场化的境况下,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显示了这一代普通青年,曾经拥有的丰富资源和时代机遇

分化已经开始:
一部分实现了财务自由,另一部分居无定所、收入有限,两者分野的关键要素是是否买房

曾迎欢

毕业就去北京,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能力,打下了基础,回到广州。婚后选择买房,靠着借款和存款一次性付清,有了第一个孩子后,选择全职妈妈,期间还留意政策风向、金融市场动态,适当理财,第二年又购置第二套房。基本上每年一套房,实现财富增值。得益于努力和忧患意识

陈柳鸿

家里经商,耳濡目染,她的小姨注重培养她社交能力,毕业后通过家里人脉,进入广州某行业协会,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离开,进入了某电视台,认识了杨总,走上了艺术品拍卖,开始累积了人脉,与知名作家妻子合作做翡翠生意,后面合作崩盘,自己单干抓住微商红利。庆幸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杨胜轩

父母下岗,房屋拆迁,在拆迁补偿的基础上借钱买饭,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红利。父母下岗后生存所遭遇的艰辛,在他性格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对照记

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图景: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资源主导的高等教育

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到 培养成为能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从 立足将大学生还原到一个完整的人,注重学生的整体素养和长远发展,学生既不会被就业绑架,也不会盲目地受制于一些所谓的就业技能而忽略掉更为重要的专业学习
就业不确定性增加,学校为了增加就业的筹码,往往没有经过严密的认证就增设过多工具性的课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太多,大部分课程蜻蜓点水,没有专业含量,学生无所适从,焦虑弥漫,盲目跟风,无暇提升专业能力

随着失去“国家分配”的兜底和庇护,学生的毕业去向越来越受制于个体背后掌握的资源,学生的命运某种程度上是由原生家庭决定的

能够在洪流中搏击的,顺应了资本隐秘规则的,往往能获得快速的财富积累,实现所谓的人生逆袭;而那些仅仅错过了一步,没有跟上转折结点,依然坚守劳动创造价值的,固守本分稳妥的孩子,在随后无法理喻的市场变幻中,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四 导师制

在肇庆校区的这个学期,让作者更接近学生,通过导师制这种新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班主任的工作,给我了一个广角镜头,让我从整体层面,对学生群体有更多直观的认识,得以在命运的变迁中,感受到不同群体面临的选择、命运;“导师制”则给我了一个特写镜头,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他们的坦诚、信任,让我得以拥有机会,对眼前的青年群体有了更多真实、丰富的感知

刘婉丽

目睹家境破败、亲人态度的变化,家庭变化让她鉴定读书改变命运的念头。身处北方乡村的人际网络,从小就感知到了密不透风的人情世故,这也是她坚定离开北方去南方寻梦的动机。家庭的一系列不幸,导致了她神经极度衰弱,凡事小心翼翼。两次差点失学,因为自己的坚持,最后才得以继续读书

高考压力大,没有发挥好,尽管成绩够上兰州大学,但志愿没人帮助,加之一心想离开,最后来到了广州二本院校。通过大学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在姐姐家当被偷来找她和目睹李敏师姐考研之后,认清了现实,如果想留在南方,最切实可行的出路就是考研。考研失败后,在报社工作,没有提升,让她决定边到图书馆工作边考研,毕业两年后参加研究生考试,因为第一学历没有面试心仪大学,而是调剂到了一所普通大学

她现在意识到了:之所以如此辛苦,最根本的原因,既不是大学时代缺乏老师的指引,也不来自没有较早地做职业规划,更不来自“情商低、不狡猾”,而是和西北农家出身、和高考失利所带来的限制有更深的关联,没有人告诉你怎么躲开,迟早会撞上

徐则良

父母躲计划生育,他小时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来父母回家了,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也因为孩子多,家务忙,经济压力大,没有心思打点孩子们的生活细节。没有考上高中,在纺织厂上班,奶奶叫他回去复读,复读班他遇到了一些好老师,老师给予他的温情,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慰籍,一点点唤醒了他内心柔软的一面,他对同学特别好,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重塑了他的自我认知,增强了他的自信,考上了重点高中

进入大学后,突然顿悟一件事,原谅了童年阶段妈妈对自己的漠视、粗疏,他突然明白妈妈的局限,更多来源她的成长环境,来源她教育的匮乏和爱的贫瘠,而不能归结到后妈一样的坏心眼

在大学期间随波逐流,毕业后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认为大学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好的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指引,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会限制人的求职方向。通过第三份工作,掌握公众号运营的基本知识,后进入一家化妆品公司,然后是谭村淘宝旗下公司,都做新媒体相关工作,每次薪水都能提高
家乡同班同学李鸿姚选择回乡考公务员,两种不同选择背后的人生:貌似镶嵌在繁华的都市,背后却是无尽的苍凉;貌似落入贫瘠的村庄,背后确实稳定受人尊重的职业

李沐光

母亲是偷渡来中国的越南人,因为母亲身份,不能外出打工,所以他儿童时期,拥有了父母完整的呵护和关心;两个弟弟辍学后步入社会,二弟沾染恶习,三弟年幼,相对听话些
中学时代,家境贫困,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父母做的小工,家里房子也破旧,在村委号召下大家捐款,加上自己借钱,才得以建一层楼

沐光的家庭情况,算得上艰难之列,但和很多孩子不同,他没有太多因为出身贫寒所致的局促、不安,也没有一定要出人头地地狠劲

他发现,城里的同学,尽管很有礼貌,但始终难以走近,与人总保持一种距离,这也许和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有关
转折点:因为被电信诈骗 1w 块钱,他开始在系部勤工俭学,开始接触学生管理工作,逐渐学会和别人沟通,开始变得自信

杜子然

来自典型的中产家庭,与父母相处融洽,家庭民主,像任何衣食无忧的中产知识分子家庭一样,子然对于生活的苦难,并没有直接的感知,她意识到自己对于生活的复杂和多重向度,缺乏直接的认识和感知,所以开始热衷于一些公益组织,帮助一些自闭症孩子,一直持续到了大学毕业,这段经历让她迅速地逼近生活真相,对人性的丰富性有了更多的体察,懂得了理解是面对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见识到了生活中的更多的无奈后,内心获得了一份更持久的平静,也破除了很多二元对立的成见

颜芳坤

母亲在她小的时候就不辞而别了,父亲疼爱她,但一直在东莞打工,一年只见面两次,父亲在东莞组建了新的家庭。她从很小开始就通过暑期打工开始了历练,上高中后,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人,学会了开朗。在大学也勤工俭学,一直以办事利索著称。因为高中时期的大量阅读,使得她能够很好地排解情绪

2017年开始着手考研,在激励的竞争中,与暨南大学失之交臂,最终也调剂失败,选择准备二战

单向度的金钱标准、消费主义的疯狂肆虐、信息时代对生命的占有、奴役、大学教育赤裸的就业导向,正在构成我课堂下的年轻人最真实的生命场景

越是和学生深入交流,越能感知其背后的家庭,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痕,学生成长的可能性,越来越受制于家庭的溢出效应
如果能获得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机会,其个体的丰富性,便会于自在的打开中,昭然若揭

五 班主任(1516045班)

从应式教育的通道穿越,他们来到大学课堂,在高中老师对大学想象的善意谎言崩塌、卸除了高考的集中目标后,他们如一卷失去弹性的弹簧,松弛的状态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

这个班的学生属于互联网原住民,在他们的世界里有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包含网络词汇的话语体系,一套是与父辈、老师共享的话语体系

吴秀珊

家庭多子女、重男轻女、父母关系不和、像流氓的哥哥、称学生垃圾的老师、亲切的杨老师等等,勾勒出了她成长的基本底色
亲子关系的欠缺所导致的孤独童年、留守经历,用“我一个人长大”来形容这种状况

胡小芬

因为超生被罚款致贫,但是父母重视四姊妹的学习,经济情况依旧是捉襟见肘

计生政策所带来的被留守或随父母居无定所,成为了多子女家庭的学生所必须承当的隐秘痛苦,缺爱导致的典型特征就是自卑,内心无所依傍

历史的尘埃飘过课堂

2005年入职,感受最多的是多媒体泛滥对于传统课堂的冲击,面对现在 1516045 班,则是随着新媒体的兴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人手一部手机的状况对于课堂的瓦解,在知识极易获得的时代,知识的传达,不再是成为教师理所应当的优势,泛滥信息对学生注意力的争夺,成为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

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史的构建过程;如果没有系统性的思维训练,所有的知识就必然无法参与他们的个人成长,也无法在具体的生命实践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学生最大的差别是他们是否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学术思维的训练

“从未想过留广州”

随着了解的深入,从刚接手时候的隔膜,网络的屏障不再成为担心的理由,真正担心的是:他们用网络以外的语言,对自己生存困境的叙述,作者害怕一个固化、无出路的群体,变成残酷的现实

飞涨的房价、贬值的文凭、日渐减少的工作机会,会妨碍他们从更多的层面理解自己的成长,妨碍他们从个人成功的价值观突围出去构建自己完整、充实、自我主宰、充满力量的生活

广东学生

广东学生对于本土有极强的认同心理,不愿外出,一是对外地的陌生,尤其是对于内地的隔膜,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固”的生活习惯。长期受到实用主义商业文明的浸淫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他们拥有温和的性格

潮汕女孩:对经营一份笃定、安稳的生活,冲忙了祖辈延续下来的耐性

温文妍

父亲出生于贫困的家庭环境,凭借执着敢闯敢干的性格,将家庭从全村最穷变成最富,虽然在经济上衣食无忧,但是父母的对立,让她缺乏安全感,渴望温馨的家庭关系,她在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在导师的说服下,打消了继续攻读博士的念头,第二年组建了家庭,14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加上丈夫的积蓄,在深圳购置了房子,在深圳房价飘升前获得了安身之所,生孩子后暂时放弃就业,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母亲不认同她的选择,这归根结底来源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得不到父亲的认同

以前我不允许自己停,现在我允许自己停,以前我总觉得生活无意义,随时可以撒手的那种

在和自己的童年、过去、家庭彻底和解后,文妍突然感觉生活充满阳光,抵达了属于他们这一带的幸福和安稳

陈雪

家庭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开支,大四兼职时就被妈妈交代必须负担妹妹的学费,母亲从小教育:要学会隐忍,这也是她时刻保持固定微笑的原因

应式教育让人失去理想,大家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更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在大学期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真的非常重要

毕业后进入新东方从事教学工作,她所理解教育机构的逻辑:通过难度极大的知识灌输,在恶性竞争中,摧毁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多差,然后急切地意识到,“必须报班,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黄晚秋

相较于很多人一开始没有清晰的规划,在认清考研、留广州的难度后,才选择回到故乡考取公务员当作最后的心理防线和安慰。她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现实有清晰认知,大三那年就将考公务员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决定,最终则是参加校招,凭借对于面试套路的研究,考进了家乡的中国人寿

现实对于年轻人的训诫、淘洗,多年工具化的教育管理、就业至上的信条,是晚秋面临的现实处境;她身处其中,不过及时调整姿态,更快地适应,以另一种更为彻底的工具化的方式,找到对付的途径。对现实的顺受和看透,是她面对时代、命运时不纠结的秘密。从个体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突围者的胜利,但从教育效果而言,却是掏空年轻人身上更为重要的青春特质

深漂二代

张晓霖

在六岁前在老家,爷爷奶奶疼爱她,六岁时被父母接到深圳,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父亲也从最开始的理发店转为了餐饮店,再到最后的照相馆,因为地处人口密集的龙华区,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买下了住房和商铺

姚冰冰

父母都是大学生,她在成都出生,留在爷爷奶奶身边,父母南下深圳,直到五六岁才回到父母身边,父亲经营自己的制造工厂,母亲负责财务的工作
房价非理性飙升对他财富的吞噬,更是从根本上,彻底瓦解了她坚守多年的事业理想。父母看重深圳的教育前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重视教育的趋势。他们希望女儿去香港念硕士,然后读博士,毕业后找一个大学教书

张亚康

父母带着兄弟俩在深圳奔波,在他六岁那年从贩卖蔬菜转向屠宰行业,06年在龙岗平湖买下一栋楼房,尽管房子升值,出租收入可观,但是父母依旧十几年如一日坚持档口卖猪肉的营生,父母的付出给家人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

三个家庭能在深圳立足的根本都是实实在在的劳动付出,三个家庭也都极为重视教育,把孩子的命运寄托在教育上面。三个家庭的命运走向也暗示了社会的诸多隐忧,房地产对于家庭财富的决定作用。飙升的房价彻底瓦解了这些学生在大城市奋斗的念头,相比“深漂一代”的执念、粗粝和勇气,“深漂二代”显然更迷恋一份精致和稳定的职业。相较于一代对于深圳情感上的疏离,二代对这个年轻的城市有着强烈的认同心理

posted @ 2022-01-25 01:24  AaronLin  阅读(2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