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工复习(一)
1、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分类
分类1: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通信节点(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链路(电话线、同轴电缆、无线、卫星线路、微波中继、光缆)
用户资源子网:pc、服务器等
分类2:个人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分类3:其他分类方式
- 按交换技术分类:电路交换网络、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x.25,FR,ATM);数据报(IP))
- 按采用协议:IP网、IPX网等
- 按传输介质:无线网、有线网(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
1.2 OSI、TCP/IP模型
OSI七层模型

TCP/IP


常用协议总结

1.3 数据封装与解封过程

2、数据通信基础
2.1 信道特性
带宽:
模拟信道:W=f2-f1 (最高频率减最低频率,赫兹Hz)
数字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bit/s
码元:一个数字脉冲称为一个码元(可理解为时钟周期的信号)
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码元速率(波特率) B=1/T,波特Baud
一个码元携带信息量n(位)与码元种类数(N)的关系 \(n=log_2N\)
QPSK: N=4
DPSK/BPSK: N=2
数字_QAM: N为数字
奈奎斯特定理:
最大码元速率:B=2W
极限数据速率:\(R=Blog_2N=2Wlog_2N\)
香农定理:
极限速率公式:\(C=Wlog_2(1+S/N)\)
分贝与信噪比关系:\(dB=10log_{10}S/N\)
dB=10 S/N=10; dB=30 S/N=1000

题目中有码元宽度,优先使用码元宽度计算,或者二者均计算,取小值
题目中有曼彻斯特编码,波特率为数据速率的2倍
2.2 信道延迟
信道延迟 = 线路延迟 + 发送延迟
线路延迟 = 传输距离/传输速度
发送延迟 = 数据帧大小/速率 (100M线缆,发送1000字节数据,耗时为 \(1000*8/(100*10^6)=8*10^{-5}s=80us\))
光速为300000Km/s = 300m/us
电缆传播速度为200000Km/s 200m/us
卫星信道的延迟: 270ms
例题1:

例题2:

计算思路:
(1)一个以太帧可以包含最大有效负载为1500字节,240000bit=30000字节,30000/1500=20帧.
(2)计算20帧的传输时间,包含前导字段要加上:\(((1518+8)*8/(100*10^6))*20=2441.6us\)
(3) 需要加上帧间间隔时延 2441.6+9.6*20=2663.6us=2.63ms
例题3:

2.3 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同轴线缆(基带(数字信号),宽带(模拟信号))、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STP屏蔽双绞线)(常用1,2,3,6)、光纤(多模光纤 850nm,1300nm;单模光纤 1310nm,1550nm,只允许一种模式在其中传输,直线传播,长距离)
无线传输介质:微波(300MHz-300GHz)、红外线,激光
光功率:

2.4 数据编码+数字调制技术
- 曼彻斯特编码:双相码(每一位都有电平转换);每个比特中间有一个跳变;第一个编码自定义;常用于以太网(10M);自定时和检错,同步码,编码效率是50%,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波特率)的一半。
-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双相码;有跳变代表“0”,无跳变代表“1”(有0无1),比较前一位的结束和后一位的开始;令牌环网;自定时和检错,同步码,编码效率是50%,数据速率是码元速率(波特率)的一半。
- 4B/5B:效率80%,用于百兆以太网
- 8B/10B:效率80%,用于千兆以太网
- 64B/66B:效率97%,用于万兆以太网

幅度键控(ASK)高低不同、频移键控(FSK)快慢不同、相移键控(PSK)相位不同 (相位有0无1 DPSK;所有1的形状一致PSK,BPSK)、正交幅度调制(QAM)
2.5 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交换方式+多路复用技术
PCM数字化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大于等于\(2F_max\)对其进行采样,可以完整恢复原始信号。
基带传输也叫数字传输,采用的pcm编码调制。

单工通信:只能一个方向,(广播)
半双工通信:可以交替,不能同时(对讲机,hub)
全双工通信:双向(电话,交换机)
duplex half 半双工,正常情况下交换机都会设置为全双工模式,duplex full
异步传输:字符中间插入同步信息,插入起始位、停止位
同步传输:传输数据前,发送一串同步字符sync,接收到2个以上,开始准备接收数据
电路交换: 早期电话
报文交换:早期电报
分组交换:互联网 。数据报,根据路由算法选择路径(IP);虚电路,沿着一条路走不乱序(X.25,FR帧中继,ATM)

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低速信道组合为一个高速信道
频分复用(FDM):无线电广播、ADSL、FDD-LTE
时分复用(TDM):T1/E1,SONET/SDH,TDD-LTE
同步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STDM,按需分配,利用率提高,地址信息是不可避免的开销)
波分复用(WDM):
数字传输系统
T1:美国和日本使用;每路电话64k(56k传输+8k控制);24路;信道速率1.544M
E1:欧洲使用:每路电话64k(30路电话,2路开销);信道速率2.048M;基本帧125us;ch0,ch16控制
SONET多路复用速率:OC-3=STM-1=155Mbps
2.6 差错控制
检错:接收方知道有差错发生,但是不知道是怎样的错误,向发送方请求重传。
纠错:接收方知道有差错发生,且知道是怎样的错误。
差错控制原理:传输k位+r位冗余,接收方进行计算比较。
检错应用更广,开销更小。
奇偶校验:检错方法,能检出(1位,或者奇数位)错误位。
RIAD5使用的就是奇偶校验
原理:在7位码后增加一位,使得码字中1的个数成奇数(奇校验)或者偶数(偶校验)
CRC(循环冗余校验)


海明码
海明码:可以检错和纠错
海明距离(码距):一个码字要变成另一个码字时必须要改变的最小位数(两个码字之间不同的比特数)
海明不等式:\(2^k-1>=m+k\)(m为信息位,m+k为编码后的数总长度)



作者:aa_islet
出处:https://www.cnblogs.com/aaislet/p/18816592
版权:本作品采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