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软件开发一般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整个过程是顺序展开,所以通常称为瀑布模型。 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就是回答做什么的问题。它是一个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正确理解,然后把它用软件工程开发语言(形式功能规约,即需求规格说明书)表达出来的过程。本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和用户一起确定要解决的问题,建立软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22 09:49
小辣椒樱桃
阅读(164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是作为现有的类的一个包装。 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装饰类,用来包装原有的类,并在保持类方法签名完整性的前提下,提供了额外的功能。 我们通过下面的实例来演示装饰器模式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22 08:50
小辣椒樱桃
阅读(2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作为两个不兼容的接口之间的桥梁。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结合了两个独立接口的功能。 这种模式涉及到一个单一的类,该类负责加入独立的或不兼容的接口功能。举个真实的例子,读卡器是作为内存卡和笔记本之间的适配器。您将内存卡插入读卡器,再将读卡器插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22 08:32
小辣椒樱桃
阅读(19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当对象间存在一对多关系时,则使用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比如,当一个对象被修改时,则会自动通知依赖它的对象。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 一、介绍 意图: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 主要解决:一个对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22 08:01
小辣椒樱桃
阅读(27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中,一个类代表另一个类的功能。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 在代理模式中,我们创建具有现有对象的对象,以便向外界提供功能接口。 一、介绍 意图: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主要解决:在直接访问对象时带来的问题,比如说:要访问的对象在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7-22 07:47
小辣椒樱桃
阅读(168)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