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儒释道与阳明心学给现代生活的启发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儒家为一尊,于是以儒家成为中国的根本道统,中国学术思想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两汉经学。
东汉末年,礼崩乐坏,中国知识分子此时发掘出道家的思想价值,中国进入了魏晋玄学阶段,在道家思想的启发下,少数文人获得了精神的解脱,得大自在,典型的有竹林七贤。中国文化精神此时成了少数人的一种实践,风流潇洒的人生态度,但此时中国人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出路,知识分子们也没有找到真正让自己安心立命的法门。
两汉之际,在中国文化生命濒临死亡的时候,佛学进入了中国。中国思想与来自印度的佛学思想进行碰撞融合,经过几个时代的翻译、理解、消化、吸收,到了唐朝,佛学思想成为中国思想中的一部分了。这为宋明新儒学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受佛陀思想的启发,中国衍化出了禅宗,禅宗的法门是修心! 禅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学,得到了佛学启发的中国人,反本开新,从儒家道统中开出新道统来,根本宗旨是要树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独立的人格。这就是宋明新儒学的主题,也是心学的主题。其中集大成者王阳明说,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至此,儒道佛三家合流,以儒学为根本,形成宋明心学,中国文化道统发展达到顶峰。
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成立清朝。以军事统治代替文人政治,军机衙门代替宰相制度,这就中断了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关怀的实践路径。也就阻碍了心学的发展。阳明心学为什么不能大行天下,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
到了清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抢夺天下,北洋军阀轮流上位,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在一次次的挨打的教训中,我们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民主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到五四运动学习西方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先后进入中国,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自由平等、君权神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论、、各种制度与思想,在中国人还没搞明白的时候,海量信息一齐扑面而来,儒道佛以及心学思想,彻底被国人束之高阁了。
中国人此时有了最先进的制度,但我们却依然用先进的制度做老的事情。
现如今社会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等各种观念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唯物论和唯心论同时存在,案台供奉菩萨也供奉耶稣,在宋明时代刚萌发的心学火种,在近现代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风雨飘摇。家族本位社会逐渐解体,我们进入了自由平等的个人主义社会,但是个人主义却没有精神基础,终于沦为物欲的个人,然后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物欲,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帮助,这叫熟人社会,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现状。
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人生树不起信念来,只有一些明确的功利目标,并且把功利目标偷换为人生目标。
西方人可以对上帝的信仰来立心,中国人却并不在自己的心之外另设一个超越我们的最高存在。阳明心学旨在解决安心立命的问题,在于解决内心的问题。当我们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或人生目标的时候,必须得到哲学上的启发,心学的核心是如何树立独立的人格,如何建构道德自觉的主体,这个建构是心的建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不可能以宗教信仰立心,现如今,面对个人主义社会到来的时代,我们是不是有自己的安心立命的地方,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思考的根本问题。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