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疑惑
1.两人合作时有分歧怎么办?---《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第三版)》82页,4.6节
书上讲到了合作的各个阶段,及影响对方等。
如果我们在磨合阶段,双方的实现思路就不一样,且都觉得自己的挺好的,我们可以做出妥协,但是我们的能力有限,无法按对方的思路实现怎么办?
2.没有成功的人真的无法创新吗?---《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第三版)》第16章
16章讲了好多的迷思,创新者大多是在前期有了大量的知识积累,技术的创新也不是唯一的关键,成功团队更能创新等等。
创新前提是有知识积累,我可以理解,只有技术创新不一定会成功,那些商业模式的创新,用户体验的创新等应该要有一定资金才能做到,那这样来看,没成功的人要创新也太难了。
3.在敏捷流程中开发人员错误的估计了时间导致项目延误怎么办?---《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第三版)》第6章,第113页
在阅读第六章敏捷流程中,第113页写了每个人都画出燃尽图,来清楚的展示项目的剩余量,书上给出的方法是列出剩余时间,而不是剩余项目。
对于我们这种软件新手菜鸟而言,判断一个项目需要的时间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一个没接触到的问题,对我们而言延误几天似乎没大问题,对于公司就不同了。也许他们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对于我们而言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点,需要做好准备。
4.灵光一闪,伟大的创新就一定能紧随其后?---《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第三版)》第16章IT的创新16.1.1迷思之一,书本P340
这一内容中讲了牛顿和阿基米德的示例,让我们从文章中有所收获。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牛顿和阿基米德,每天都有人看到苹果落下和去洗浴城里泡澡,但是没有人提出万有引力和浮力定律,因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在顿悟之前有深厚的学科基础并且为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这样他们才能够成功,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把握住机会的。
5.应该为了追逐利润而放弃创新吗?---《构建之法 现代软件工程(第三版)》第352页
书中第352页提到“成功的公司有价值观——追逐利润,很多公司的已有销售团队不愿意创新,因为市场没打开,利润率低。可以组建新的团队推销,不让其受成熟产品的负面影响。”
那如果新的团队推销不佳,产品虽很好但无人问津,团队没有利润,那么该产品最终还是会被取消掉吗?还是说会换一个团队去推销呢?我们不该为了利润去放弃创新,但如果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该创新就会成为失败品吗。还是说,一个好的创新产品是不会被埋没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