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高等线性代数笔记2. 矩阵消元

2. 矩阵消元

只要矩阵是个好矩阵,消元法就能够奏效,这是解方程组的有效方法。

换句话说,用消元法可以知道什么矩阵是好矩阵,何时是好矩阵,何时有问题

这节课主要就是讲,用矩阵语言描述消元法,核心概念就是“矩阵变换”

这节课的例子,仍可看作\(Ax=b\)

image-20220119204500146

  • 矩阵消元

消元法的第一步

方程一乘以(-3)减去方程二,目的是为了消去x

image-20220119204606547

这时考虑右侧向量是否应该也进行运算,在Matlab中,一般是先算左侧矩阵,再计算右侧向量。

在这里权当按照Matlab的方式计算,先只为右侧向量b留个位置,之后再加进去。

消元法的第二步

此时第二行,第一列为0,那么找第三行,第一列为0。此时矩阵\(A\)中已经满足第三行,第一列为0。

那么此时x(主元一)已经消去,只剩下y和z。 按照Matlab,就是进行迭代的计算。

y看作主元二,重复计算来消元。

z自然就是主元三。

image-20220119205631249

注意:主元不能为0,但如果0占据了主元的位置,那么用行交换试一下,找到合适的主元

此时快速的计算方式就是用到行列式等于主元之积,所以可以直接从矩阵\(U\)中看出,行列式的积为10。

  • 回代

    此时要把右侧向量加进来考虑了,此时得到的矩阵就叫增广矩阵

    image-20220119211019762

    此时, 方程一乘以(-3)减去方程二,右侧向量也进行同样的运算。

    整个对增广矩阵进行消元的过程如下:

    image-20220119211136003

    \(c\)\(b\),同\(U\)\(A\)一样。

    把矩阵消元最后的结果写成方程组,矩阵\(U\)\(c\)的含义,\(Ux=c\)即:

    image-20220119211333107

    此时,可依次解出\(z=-2,y=1,x=2\)

    以上就是回代,它是反向求解方程的简单步骤。

  • 讨论消元法失效的情况

失效,指的是不能得到三个主元,

当有最后主元只能是0,不能再用行交换的方法找到合适主元的时候,此时消元法失效。

体现在例子中,就是第三个式子变为\(4y-4z=2\)

image-20220119210515855

行交换可以解决主元为0的,为“暂时性失效”,但当底下的行中再也没有非0元素时,消元就彻底失效了

  • 引入消元矩阵的概念

虽然以上一直在用矩阵,但之前的矩阵变换,即这些消元步骤都没有用矩阵表示,以下要引入消元矩阵的概念。

之前提到矩阵乘以向量的结果,是矩阵列的线性组合

下图是列计算

image-20220119212047878

下图是行计算(对行进行组合)

image-20220119212314246

回到例子的消元矩阵。

第一步:利用好单位矩阵的行变换,可以得到:

image-20220119212801283

左侧的消元矩阵,记作\(E_{21}\),称为初等矩阵(倍加类型),21是因为它使得第二行第一列经过计算为0,即修正的是第二行第一列的位置。

第二步:利用好单位矩阵的行变换

同第一步,左乘\(E_{32}\),过程如下:

image-20220119213140435

矩阵消元到这里结束,每一步用到一个初等矩阵。

总结这节课矩阵消元的所有步骤:

image-20220119213311001

  • 置换矩阵

    行交换矩阵左乘*置换矩阵P

    image-20220119214312234

    列交换矩阵右乘置换矩阵P

    image-20220119214516490

    再次强调,在矩阵乘法中不能交换顺序,必须保证矩阵乘法的顺序不变,即\(AB \neq BA\),“交换律”不成立

  • 继续考虑矩 阵乘法

image-20220119213351000

考虑什么矩阵能够一次性从矩阵A得到矩阵U?

答:方法一:用“结合律”,矩阵\(E_{32}E_{21}\),因为\(E_{32}(E_{21}A)=U\)可以看作\((E_{32}E_{21})A=U\)

记住,增减括号是矩阵乘法的一项性质,对任意矩阵乘法均使用,也就是“结合律”

方法二:用“逆变换”

  • 逆矩阵

image-20220119215609652

假设原矩阵为\(E\),单位矩阵为\(I\),那么逆矩阵记作\(E^{-1}\),即\(E^{-1}E=I\)

posted @ 2022-02-13 11:08  L-Yeeky  阅读(46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