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换机它是属于数据链路层的设备,数据链路层所传输的是数据帧,所封装的是MAC头部(主要有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差错校验
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物理地址寻址,差错校验
-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拆除
- 数据帧的封装、传输、同步、差错校验,在数据链路层也可以进行流量控制(一般情况下不在数据链路层中)
3、以太网
- 以太网的标准(802互联网标准)
- 有线局域网
- 无线局域网
- 以太网 = 局域网
4、交换机主要讲的 以太网交换机(局域网的交换机)
5、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
6、早期的网络是共享式网络,目前所使用的是交换式网络
- 交换式网络
- 以太网交换机
- 以太网MAC地址(全球唯一)
7、以太网的MAC地址
- 用来标识一个以太网上的某个单独的设备或一组设备
- IP地址的概念:用来标识网络中的某一台主机
- 两台主机想在以太网上进行通信,那就必须要MAC地址进行交互
- 两个设备需要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就必须配置相应的IP地址
- MAC地址由48位的二进制组成,通常表示为12位的十六进制
- 一个MAC地址的表示方式:前面24位表示了厂商的编号,后面24位是序列号,从而实现全球统一
- 单独设备:当第8位为0的时候,表示是单独设备,单播地址
- 一组设备:当第8位为1的时候,表示是一组设备,组播地址
- 所有设备:FF-FF-FF-FF-FF-FF 一个全为1的MAC地址,广播地址
- 00-00-00-00-00-00 默认填充地址,当主机不知道对方的MAC地址时,会自动地填充一个目的的MAC地址
8、以太网的帧
-
Ethernet II
-
IEEE802.3帧:适用于所有以太网设备
![]()
-
Type 和 Length:都是用于标识上层数据的类型
- 上层是网络层
- 由于在网络层有不同的协议:IP(0800) ARP(0806) ICMP RARP
- 把ICMP这个协议称为网络层上层的协议(3.5层)(网络层和运输层之间)
9、以太网交换机
- 早期的共享式的以太网,它是由集线器(Hub)相连
- 一个冲突域的网络
- 本质上就是所有主机分享同一条带宽
- 半双工,不能同时收发
- 现在采用交换式网络(以太网交换机)
- 广播:一种信息的传播方式;1对多的方式,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 每一条线路都是独立的
- 根据MAC地址比对MAC表,比对完成再来决定转发方式
- MAC表中维护的是发送方的MAC地址和接口的对应关系
- 当交换机收到发来的数据帧后,先查看帧头部,查看源MAC地址有没有记录在自己的MAC表中,如果没有,记录。继续查看目的MAC地址,如果没有记录,就以广播的方式转发
-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值之后,首先学习源MAC地址,接着广播数据帧,接收方回应,其他主机丢弃,接收方单播回应,下一次直接以单播方式转发数据
- 工作模式
- 单工:数据报只能单向传输
- 半双工:数据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 全双工:数据可以双向并且同时传输
- 接口速率
- 10
- 100
- 100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