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 |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fzu/SE2024/homework/13315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软件工程学期个人总结 |
| 学号 | 102201226 |
1.学期回顾
1.1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开始是以为对编程语言的教学和使用,注重的是如何使用编程语言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各种编程语言的高级特性以及各种复杂的算法实现,但是实际上是侧重于深入讲解软件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学习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在软件工程实践课上与实际开发过程进行结合.我对于课程的目标和期待是能够大幅提升我的编程能力,可以了解一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回顾这个学期的所学所练所得,我确实对编程能力进行了"修炼"提升,同时也对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过程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不足之处是编程能力还没提升到如火纯青的地步,不少bug和函数的使用等问题都需要靠查询和ai协作完成.
1.2 回顾课程中的投入和产出 🍎
- 在软件工程理论课程中相对认真听课,完成对应的课堂作业,并熬了两个大夜复习。
- 在软件工程课程实践中我编写了 2000 行左右代码。
- 在团队项目中我参与了小福同学的设计与开发,我在其中所承担测试代码的编写和部分大模型的调试工作,并剪剪视频画画图干点杂活.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费的时间:
| 作业名称 | 花费时间(小时) |
|---|---|
| 第一次个人作业 | 4 |
| 第二次个人作业 | 19 |
| 第一次结对作业 | 9.5 |
| 第二次结对作业 | 23.5 |
| 第一次团队作业 | 8 |
| 第二次团队作业 | 15 |
| 现场编程作业 | 4 |
| 团队作业 beta 冲刺 | 120 |
- 在软件工程课程上花费的时间:
| 时间类型 | 累计时间 | 实际周均时间 | 预计周均时间 |
|---|---|---|---|
| 总计 | 203h | 13.5h | 10h |
1.3印象最深刻的作业👆
在本学期的软件工程实践课程学习中,我印象最为深刻是现场编程作业。因为对自身的编程能力不自信,所以在收到要现场编程的通知时就提前再学习了一下相关内容和编程语言.在当天开始编程时,因为时团队型合作编程,大大提升了我们之间的熟悉程度,为后续的团队编程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并且我有更多机会向其他水平更高的同学进行学习,提高了我自身的编程水平压力与挑战:现场编程通常伴随着时间限制和任务压力,这种环境让我感受到编程的挑战性。虽然有时会感到紧张,但这种压力也促使我更加专注,努力克服困难;即使我的贡献相对较小,看到整个团队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最终看到代码能够正常运行,还是让我感到很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功的体验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在现场编程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会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即使我的技术水平有限,但通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我还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案,这让我感到非常满足,印象非常深刻.

2.总结收获
2.1软工实践故事🔥
- (一)个人编程
自学了python等内容,搭建了环境,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对我的编程能力进行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第一次玩了一下羊了个羊,第二关是真过不去.
![]()
- (二)结对编程
结对编程: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通常由两名程序员一起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工作。一个人负责编写代码(称为“驾驶员”),而另一个人则负责观察、审查和提供建议(称为“导航员”)。(最期末考的一集)
我和舍友陈博涵同学一起进行结对编程,在一个复杂的功能实现中,我们遇到了一个难以调试的 bug。经过反复尝试和讨论,我们决定一起分析代码的逻辑。通过结对编程,我们能够更快速地识别问题的根源,并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路。最终,我们成功解决了 bug,并在过程中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结对编程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减少了代码中的缺陷。通过实时的代码审查,我们能够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从而提高整体代码质量。
![]()
- (三)现场编程
如上1.3中所述,再贴个图
![]()
- (四)团队编程
在团队编程中,我们不断磨合,调和时间,听取他人建议相互合作得到了最终的成果
![]()
![]()
2.2学习到的新技术和生产力工具💪
- Github:GitHub 是一个基于 Git 的版本控制和协作平台,广泛用于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在团队协作和个人代码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慕客:是一款专业的原型设计工具,在软件项目的前期规划和设计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 pygame:是一个用于开发视频游戏的开源 Python 库,在开发游戏方面有重要作用.
- 豆包:一款智能助手,帮助写代码.
- OpenAI GPT-4:是我开发过程中的亲兄弟.
2.3技术之外的提升👊
- 协作能力:团队编程需要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观点和工作风格,这提升了我的协作能力.
- 问题解决能力:在完成任何个作业时,都会不断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不断提高了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项目管理技能:了解如何规划、组织和管理项目,掌握敏捷开发、迭代和持续集成等方法.
- 时间管理:学会在团队项目中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 适应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灵活应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挑战。
- 反馈接受与提供能力:能够接受他人的反馈并进行自我改进,同时也能有效地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2.4想说的话🐷
完成一学期的软件工程及其实践让我感触颇深,这段时间不仅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在项目中,我面临了许多挑战,比如时间管理、需求变更和技术难题,这些都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寻找解决方案。每当我克服一个难关,看到自己写的代码变成实际可用的产品时,心中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仿佛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与团队成员的交流与反馈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我们在讨论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常常能激发出更好的创意和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合作,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明白了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持续学习的必要性也在这段经历中愈发明显。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工具和框架层出不穷,我意识到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立于不败之地。每当我学习到新的技术或方法,心中都会涌起一阵兴奋,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3.致谢🍻
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软件工程这门课上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的舍友,也是我结对作业的搭档陈博涵同学.不管是结对作业还是团队作业,我都得到了陈博涵同学很大的帮助,结对作业中数据库的选择和语言的选择都是陈博涵同学查询资料后决定,在团队作业中也是陈博涵同学找到免费的api使用等等等等,好像每次遇到没法解决的问题都有陈博涵同学的"我来助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博涵送我情,感谢之情无以言表,临表涕零.
同时也感谢吴越钟老师和各位助教对我们一篇篇博客,一次次作业的查阅和批改,感谢大家能坚持在周六下午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的课程时间.
感谢大家一学期的陪伴,即将进入2025年,可能在看到博客的时候已经是2025年,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工作顺利,学业进步,万事顺意🎉.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