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规范学习与读《数学之美》心得

基于360安全公司编著的360 C/C++ 编程规范,本学期遵守规范:
1.命名:
类型:大驼峰
函数:大驼峰
变量:小写+下划线
成员变量:后缀下划线
常量:k 前缀
宏:全大写+下划线
2.表达式与语句:
比较操作:变量在右,常量在左。
switch语句: 必须处理 default 分支,每个 case 必须显式以 break 结束。
3.函数设计:
参数顺序:输入参数在前,输出参数在后。
参数传递:内置类型、小对象按值传递。
输入型对象、大对象用 const &。
输出型参数用指针 *,并且必须在函数入口处进行有效性断言(assert)。
函数长度: 严格限制,通常要求一个函数屏幕内要能看完(如不超过50行),确保功能单一。

阅读《数学之美》第21章: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 之后我的感受:
读过这一章,我深刻体会到拼音输入法的核心是一场从“智能”到“智慧”的范式革命,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输入法的认知——其本质并非一个依赖庞大词库的机械查字工具,而是一个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优雅“解码器”。
这一过程精妙地类比于通信系统:用户脑海中的句子是信源,输入的拼音串是经过“多音字”这一噪声信道后的信号。输入法的任务,就是利用隐含马尔可夫模型等数学工具,结合海量语料数据,计算出在给定拼音序列下最可能的汉字序列。这背后是概率论与大数据的力量,而非预设的规则。正是这种将复杂现实问题抽象为简洁数学模型的思维,让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完美诠释了“数学之美”如何驱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平凡却至关重要的科技进步。

posted @ 2025-10-08 21:32  Volcan0  阅读(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