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第01组(17) 需求分析报告(组长)

组长博客链接

戳这里戳这里!

组队后的团队项目的整体计划安排(开会再商议)

序号 时间 具体内容 是否完成
第一阶段 9.4 成立队伍 已完成
第二阶段 9.4-9.20 确认选题 已完成
第三阶段 10.5-10.24 制作团队选题报告,查找所学内容,形成项目框架 已完成
第四阶段 10.25-10.30 制作团队需求分析报告,完成原型设计,各小组开始布置学习任务 已完成
第五阶段前期 10.31-11.7 布置学习任务,开始懵逼 未完成
第五阶段中期 11.8-11.14 前端着手实现web端页面,同时与产品经理协调,完善原型
后端开始爬取学生选课信息,设计数据库
算法组开始实现算法设计
测试组跟进代码学习,调试功能模块
未完成
第五阶段后期 11.14-11.21 web端页面基本完成,算法实现40%,后端完成学生选课信息的录入,着手实现与前端的交互,完成文档第一版撰写,产品测试 未完成
第六阶段 11.22 发布alpha版本,总结alpha版本开发过程 未完成
第七阶段以后 这波啊,这波是以下内容为暂定
第七阶段前期 11.22-12.3 项目优化,算法组继续优化算法,beta版本完成50% 未完成
第七阶段后期 12.3-12.13 基本实现beta版本,完成文档第二版的撰写,产品测试 未完成
第八阶段(Final) 12.13-最终ddl 继续优化项目,完成文档定稿,ppt,视频等制作 未完成

Alpha版本分工表

分工内容 DDL 负责人 项目状态
原型完善 11.1 卓越 运行中
网页初版 11.14 李婉桦 未开始
学生选课信息爬取 11.14 叶昊明 未开始
数据库设计 11.14 苏艺淞 未开始
算法实现:代码能跑通,机器可以念出多数人的名字以及识别人的声音 11.17 林桂坤 未开始
前端交互 11.18 魏荣峰 未开始
后端附加项:二维码点名 11.18 叶昊明 未开始

TODO list

成员名称 分工 TODO list
苏艺淞(组长) 产品经理,后端工程师 1.负责组织人员分工和任务分配,推动项目发展
2.负责数据库搭建
3.设计项目主要内容
卓越 产品经理 1.负责原型设计和文档撰写
2.跟踪项目进度
李婉桦 前端工程师
前端组长
1.负责组织前端组的学习
2.负责网页的设计和分工
何玉琦 前端工程师 1.负责网页设计
张鸿霖 前端工程师 1.负责网页设计
叶昊明 后端工程师
后端组长
算法工程师
1.负责组织后端组的学习
2.负责组织后端完成选课信息的爬取以及将数据录入数据库
3.参与算法讨论,完善算法
魏荣峰(副组长) 后端工程师 1.负责组织后端完成与前端的交互
2.为项目整体思路提出修改意见
3.参与算法讨论,指导学习方向
林桂坤 后端工程师
算法工程师
1.负责组织算法组的学习,整合算法学习资料
2.组织算法组讨论,实现算法
林佳志 测试人员 1.负责完成产品调试
2.测试算法
高成旭 测试人员 1.负责完成产品调试
2.测试算法
崔铉溶 团队资源管理 1.拍摄整个Alpha冲刺过程,制作vlog

本次作业贡献比例

组员 负责任务 分数 比例
苏艺淞(组长) 负责分配任务,完成博客制作,参与原型设计制作,完成需求分析报告的最终修订,制作类图 8.5 17.35%
卓越 ppt演讲以及原型设计(主) 7 14.28%
何玉琦 ppt制作以及制作思维导图和用例图 6 12.24%
李婉桦 制作活动图 4.5 9.18%
魏荣峰 制作状态图 4.5 9.18%
高成旭 设计logo以及问卷调查分析补充 4.5 9.18%
张鸿霖 需求文档的任务分配以及原型设计介绍部分 4 8.17%
叶昊明 参与原型设计(抽象初版)以及需求报告引言、非功能需求分析及验收标准部分 4 8.17%
林佳志 需求报告产品介绍以及UML图注释部分 4 8.17%
林桂坤 需求报告排版(算法查询部分计入alpha版本分数,不算本次作业分数) 2 4.08%

思维导图

燃尽图

UML图

(1)用户登录部分:

负责人:李婉桦

描述:包含了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等功能

该部分面临的问题:(1)用户账户管理问题(2)用户隐私保护问题

解决的问题:用户登录流程问题

附:

用例图:

类图:

状态图:

活动图:

(2)点名部分:

负责人:苏艺淞

描述:包含了语音点名、人脸识别点名等功能,我们软件最核心的部分

该部分面临的问题:如何提高各种点名方式的效率和准确性

解决的问题:对软件的核心功能做出界定,对后续的开发有一定指导性

附:

用例图:

类图:

状态图:

活动图:

(3)考勤记录部分:

负责人:魏荣峰

描述:包含了考勤记录查询,历史考勤信息修改,平时分统计等功能

该部分面临的问题:存储数据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用户可考勤数据,处理请假及误点情况

附:

用例图:

类图:

状态图:

活动图:

(4)设置部分:

负责人:何玉琦

描述:包含了切换主题色,是否自动导入调课信息等课程

该部分面临的问题:FAQ汇总

解决的问题:解决课程的查看、调课问题以及退出登录

附:

用例图:

类图:

已经和登录的放在一起了!

状态图:

活动图:

总图里还有E-R图,构建图,部署图还有部署图

作业记录相关

苏艺淞:

使用了Axure原型工具,虽然画的很抽象但是还是实现了基本的功能逻辑。类图本来是打算用ProcessOn的,但是发现IDEA Ultimate可以自己导出类图,所以我就直接用IDEA伪代码导出了类图,效果还不错,不过肯定没有专门画类图的工具好orz。

然后就是谈谈作为组长这次作业的成长吧。

我本来是想说周天布置任务的,但是经过讨论完发现原型没出的话很难安排uml图于是连夜几个人赶了一个很抽象的原型设计(只有功能逻辑)。发群里完就开始琢磨怎么分配任务,琢磨了两天发现自己实在是力不从心菜的不行,所以就周二开个会把整个方案以及分工设计全交给组员讨论,没想到效果不错,虽然花了两个小时,但是基本该怎么做都商量的很清楚了,大家速度都很快,第二天基本工作就做差不多了

显然这种把方案主要制定权交给全体组员的决策效果不错,于是我心里就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所以在周四面对uml图突然改标准的时候我也采取了相同的方案,虽然讨论了快两个小时,但是基本该怎么做就非常的清楚,基本上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大部分的东西就做差不多了。

由此可见,有些时候有些工作,并不一定是自己一个人硬扛就能面对和处理的,该让大家一起来的时候,就是要一起来。未必要等自己解读清楚了再去给组员做解析和分工讨论。

魏荣峰:

使用的工具是一个在线制作平台——ProcessOn,相对于我之前使用的Visual Paradigm要方便,Visual Paradigm的操作过于灵敏,很难精准把控各个部件的位置,ProcessOn则比较方便,并且可以免费导出jpg、pdf等格式的图,相对于那些桌面应用等来说更是省去了安装的环节。一开始觉得做一个项目要搞这么多流程,挺麻烦的,后来做进去才发现,其实非常有必要,特别是UML图、思维导图的制作,还有ER图,这些都为我们的项目很好地指明了方向,构建了初步的项目模型。照着这目标蓝图,希望我们的项目能够进展顺利!

李婉桦:

我做的是uml图中的活动图,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博客、百度文库等学习资料了解了uml图的用途,学会了使用ProcessOn做uml图,对于整个项目中心模块、基本功能有了更深的了解。

何玉琦:

通过使用ProcessOn做用例图,对整个项目有了进一步的总体熟悉,学会了ProcessOn工具的使用(这个工具是真的好用)。通过做ppt,进一步理清了需求分析报告的思路,并且找到了很多ppt模板,以备后续使用。

卓越:

原型设计虽然听起来简单,但是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对我这个小白而言充满了挑战性。在从墨刀到axure的工具转换过程中也经历了比较长的适应期,依然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等待未来的一段时间继续研究。希望之后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叶昊明:

我主要负责的部分是需求报告部分内容的撰写以及修改。在撰写过程中,与一同合作的伙伴积极商讨,努力撰写需求报告引言、非功能需求分析及验收标准部分,并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修改。后续也进行了对部分UML图的分析与补充文字说明,在此过程中也是充分体会到了与伙伴一同合作的愉悦。

张鸿霖:

我负责的是需求报告的撰写,修订,整合,下发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其他组员也都给予了帮助,安排下去的任务也很快的完成,因此此次工作整体上挺轻松的。

高成旭:

选题报告和需求分析报告两次作业中,并没分到太多任务,也就做了个问卷调查和LOGO图,感想就是问卷调查挺容易弄的,LOGO图的话一开始打算从零开始设计,然后发现做的不太行,然后选择用已有的素材缝合调整一下,感觉还可以。组员把uml图做完之后,选了其中一些图自己再做一遍,感觉亿图比较好用,操作简单。

林桂坤:

在本次需求分析报告中,我的任务是进行报告排版和查找声纹识别算法,为接下来算法实现做准备,报告排版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比较难的是声纹识别算法,在csdn上面查找了一线相关的算法博客,对声纹识别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实现,所以我从csdn上面下载了声纹识别算法的代码,接下来准备分析具体的代码实现。

林佳志:

在本次需求分析报告中,我的任务是编写需求分析报告的第二章和参与uml图的注释编写,都是比较划水的工作,为自己能力的不足感到惭愧,希望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尽力而为,协助好其他同学的工作,做好自己的任务。

PSP表格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预估耗时(分钟) 实际耗时(分钟)
Planning(计划) 240 240
Estimate(估计时间) 240 240
Development(开发) 300 300
Analysis(需求分析(包括学习新技术)) 30 30
Design Spec(生成设计文档) 240 240
Design Review(设计复审) 30 30
Coding Standard(代码规范 ) 0 0
Design(具体设计) 0 0
Coding(具体编码) 0 0
Code Review(代码复审) 0 0
Test(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0 0
Reporting(报告) 120 140
Test Report(测试报告) 110 125
Size Measurement(计算工作量) 10 15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0 0
Total(合计) 660 680
posted @ 2020-10-29 18:34  Thewillman  阅读(1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