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系统大概的流程是这样子的:从数据中心接收到数据包(1万~3万(个)/秒,使用WCF)可以被不同的应用场景使用,每个应用场景的业务逻辑各不相同,而每个场景的接受数据包部分的代码是相通的,于是使用一个容器将所有的"场景的dll"通过反射加载,同时容器接受所有的数据包并把他们分发给"场景的dll",接收数据的功能,自然被抽象成了Interface。透彻一点讲就是一个插件系统,只不过这个插件有点儿大而已,达到整个系统都是个插件而已。这个容器我们暂时叫他“引擎”,而这个"场景的dll"我们暂且叫他“规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