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老话”,是不可过于信任的;例如『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这只是一句话而已,并不代表真实世界也是如此。我们去找,贫穷的案例,你会发现大多数贫穷的家庭,他们的每一代几乎都是贫穷;如果人生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与影响,注定每一代都是生活在贫民窑之中。

反过来再去看:富不过三代,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富过三代的案例了,乃至于现在的成功机率更高了。为什么呢?去年我写过一段说说,里面提到一句话说:按照如今社会的主流价值,唯一证明你的方式,就是你能赚多少钱。只不过,赚多少钱仅仅算是表面现象。你能看出不同的深层次,也意味着你多了一方面的竞争优势。钱最好的优势就是连接资源。这句话透露出,富可以让我们享受更好的资源,所以人生成长相对来说会更好。昨天,我把这段话又在我的空间与朋友圈重新发了一遍,这段话在去年写出来之后,一直深得我心。

如今,产生出一个问题,穷人养育孩子算不算不负责任?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肯定会触犯一些人本有的价值观,打破他们不思的惯例行为;暂且脑洞大开去思索一下。

养育孩子算不算是一门技术性的能力呢?

算!

良好的教育,需要良好的引导。但是,我们现在多数的引以古代民情的观念,已经不在有用处。在大陆这边,我们会把孩子养大,当做有爱;可是,仅仅养大算是有爱么?穷人养孩子都是防老的,这不免让我们把养孩子当做一场交易。在理论上面去讲,穷人自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养育子女,孩子生下来就要承受整个家族的命运;整日期盼孩子能够一飞冲天,而自己呢?打麻将、秃废、向命运妥协,消沉的度过余生,孩子如果上学成绩不理想,被认定为不争气,还是打骂、侮辱、家暴。

 

想想看,一位本身就是学习大笨蛋、整天打麻将,却期盼孩子能够一鸣惊人,算不算不负责任?多数父母教育孩子的种种,他们自己都做不到,他们可以容忍自己做不到,但不允许孩子做不到,可能有人会说:这是父母不想让孩子走他们的老路。确实,多数父母会这么讲,但是他们还是操控孩子的行为,让他们的认为对的,强加在孩子身上。

在中国我们贫穷家庭会把富裕潜意识传递出『罪恶』的标签,但是经过我们去观察,才明白贫穷才是『罪恶』;经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多数的犯罪、强奸、抢劫,都是贫民窑的人做的。在《上帝之城》这部电影之中,我们会看到贫穷的环境让罪恶快速的蔓延,会看到小孩子从小就懂犯罪、他们没有良好的教育,他们渴望混乱、战争、强迫,吸毒、强奸、杀人都是耳濡目染的现象,恶俗环境可能会污染不了某个人,但是会让绝大多数人成为恶俗的子民。

有一数据表明,当避孕套出现之后,堕胎、犯罪明显下降;为什么呢?因为多数犯罪分子,都是犯罪分子的孩子;但是犯罪分子多数都是在性方面比较随意的,有了避孕套之后可以减少播种成功的机率。

在中国有种无爱生养伟大论,为什么是无爱生养伟大论呢?就是把孩子生下来养大就是爱。但是仔细想想,生养是动物的本能,与爱是无关的,与性欲有关;说白了,多数的父母与孩子谈不上爱,多数穷人的孩子都要肩负感恩这个卑劣的词语,怎么感恩的行为呢?只要孩子被生下来,被养大,就要感谢父母。甚至要感谢父母把他们当提款机和养老工具,感恩的词语在孝道魔怔的地方,就是控制人的工具。

去现实的观察,穷人的下一代,几乎无一例外都会成为社会廉价的劳动工具;大多数穷人都是祖祖辈辈成为廉价的劳动工具,我算了算,我家是农村的,在我以上三代都是穷人,貌似我爷爷的爷爷是一位富农,不出意外我的下一代也会成为廉价的劳动工具。



站在现在我的角度,我们要思考的是什么呢?是否禁止那些不具备资格生养孩子的父母生养孩子呢?从一个明白人的立场,我会不鼓励自己没有资格与能力的情况下有孩子,但是,社会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从社会立场是可以让那些不明白、愚味的人生养孩子的。这或许用到“各扫门前雪”的道理,来阐述了。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其实也是站在社会利益的立场,鼓励穷人二胎、多胎,来为社会做贡献,做牺牲。

怎么理解“穷”这个字眼呢?不说经济学与文学性质的概念,用一句话来讲:你的输入能力远远大于输出能力即是富,如不能既是穷。

富与穷不是在人与人财富对比出来的,而是我们的输出与输入对比出来的;如果每个人与每个人都进行财富的对比,再穷的人都可以利用盲点评点他为经济富人;社会给了我们一个概念:其实每个人都夹心人;什么是夹心人呢?永远有比你强与比你差的人。

经济的富与精神的富都是标准出来的,不是每个人与每个人对比出来的。

例如,我有100RMB ,小王有1000RMB,他比我钱多他就是富人我就是穷人,这个理论具备很大的盲点。你能说,中产阶级有3000万的人是穷人么?但是他与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相比就是穷人,这就是盲点;如果按照标准有3000万资产以上的人,已经进入经济自由的标准了,所以此方法去看富与穷才比较通明。

贫穷是一种难以改变的现状,当然贫穷实在要区分类的话,可以把它们简单的分类成为:物质匮乏与资讯匮乏。

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不管是财富精英与知识精英,很难会在贫民出现,有什么案例呢?去看看民国时候那些搅动风云的精英,不管是出国留学的、还是行军参政的有哪位是草根出身呢?历史上的白手起家全部都是神话小说,真正的白手起家是没有的、是隐藏不白手的那一面。

贫穷的出路一般有哪几方面呢?



一、犯罪。

不得不说,犯罪是贫穷的最容易接触的出路;但是多数的犯罪都是铤而走险,最后的结果为社会制造麻烦,生命往往很快为错误决定付出代价。

二、幻想。

贫穷者期望一夜暴富,他们会买彩票,其实彩票就是卖给穷人的;所以,他们还会涉及赌博、商业、期望有一日出人头地,但是机率从来只是机率,而不是天上随便掉馅饼。

三、上学。

千百年来所有的穷人都依靠上学想获得出路;尤其是中国,中国的科举就是为了做官而设置的,所以能够中举对于穷人而言是鱼跃龙门之望。

一次听到这样一门资讯,他说,在贫民窑之中,政府给补贴的时候,这些穷人都是去做短期玩耍;会把这些钱购买电视机、收音机、奢侈品,却不想想自己长期存入这笔钱以备将来的需求,也不会理财;这是穷思想的弊端。这个世界不乏存在像短期暴富的幻想人群,而稍有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人非常少见。

贫穷不仅仅是带来吃不好饭,它还阻碍眼界、思维、观点、与成长。

多年前一位朋友,与我一起做阅读学习,他受不惯这种日益阅读、收入不高的时刻;他觉得锻炼自己的能力是非常虚幻的词语,于是他决定去工厂上班,这种才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是的,他现在一个月能赚5000+RMB,而他的眼界还是与几年前一样,这种收入的限制,在今后的几年也不能带来增长了。

我记得当时我是在学徒,3个多月才赚了3000多,从哪里我对于阅读、营销、演讲提起来热爱,于是到现在也是这三方面影响着我。而他,现在也时刻感叹,当初要是与你一起做到现在就好了,每次他看到我们的成长,都会无言以对,默默看着。



其实多数人都在遭受市场中的惯例活着,什么惯例呢?小工人长大娶个女工人,再生个小工人,外出赚钱为小工人储存出车房的钱,等自己的孩子生出来个小小工人,就开始离开世界了。

由于数据统计,说穷人家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成绩是非常优秀的,等到中学与高中渐渐的被有良好家庭的孩子落于后方;为什么呢?

富人家的孩子即使父母不懂教育,但是也可以利用物质的优势进行价值链接,让懂的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穷人家的孩子是不行的,他们支付不起。

现在的孩子教育,报名一些学舞蹈、学钢琴、学油画的一些教育班是非常贵的,何况就算看书而言,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轻易的获得资讯。

钱的作用可以做很好的价值链接。

以前有一个HR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寒门再难出贵子》,其实寒门出贵子,本来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贫穷难以进行价值链接,所以贫穷也难以改变;贫穷是最易传递的固有。

以前的打土豪分田地,到现在看来,那些分到田地的人群,还是穷根。

那么贫穷要不要帮助?

这是很难的问题,如果去帮助,一定增加他们的不劳而获的心理;如果不帮助,就会增犯罪的机率。



 

posted on 2019-11-08 14:28  SoftBlue  阅读(25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