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 —— 耦合回路
文章内容来源于【中国大学MOOC 华中科技大学通信(高频)电子线路精品公开课】,此篇文章仅作为笔记分享。
目录
前言
对于单谐振回路而言,它的缺点是:
1、选频特性不够理想,离理想的矩形选频特性相差较远。
2、阻抗变换也不灵活、不方便。
红色的选频特性曲线是耦合谐振回路的选频曲线:1、它的选择性比较多。
2、离理想的矩形比单谐振回路的更要接近。
耦合谐振回路
以串联型的互感耦合的耦合回路为例进行学习。

由于有互感M的存在,使得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相互影响,为了准确研究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之间的关系,需要完成去耦的工作。如何去耦呢?
可以参照此篇文章【去耦技术的简单分析】。|
去耦之后,就可以得到两个独立的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以下就是讲述通过反射阻抗来完成去耦的功能)
耦合回路的反射阻抗

- V1代表着是初级回路的信号源。
- 第一个等式右边第二项就代表着次级回路的电流,通过互感来影响初级回路的电压。
- 次级回路没有信号源,故等号左边为0。
- 第二个等式右边第二项就代表着初级回路的电流,通过互感来影响次级回路的电压。
- 联立上面两个等式,就可以得到初级回路的电流I1和次级回路的电流I2。
- 分母部分,包括了本回路的自阻抗和另一个回路的自阻抗通过互感M反映到本回路上来的影响。
初级等效回路

- 我们把从另一个回路通过互感M反映到本回路上来的影响也写作阻抗,叫做反射阻抗,也包括反射的电阻和反射的电抗。
- 画出来后的初级等效回路,包括初级回路的自阻抗,和反射阻抗。
次级等效回路

包括了自带的Z22和反射阻抗Zf2。
次级等效回路的信号源

反射阻抗的物理意义

初级反射阻抗
将初级反射阻抗分解为了电阻和电抗。

- 对于反射电阻Rf1而言,是由次级的R22反射过来,它们的符号相同,均为正。无论电阻在次级还是初级,都是正的,是因为电阻都是代表着能量的损耗。
- 对于反射电抗而言,出现了一个负号,代表着次级反射过来的电抗性质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耦合回路中次级反射到初级电抗的性质会改变呢?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1、电生磁,然后再磁生电就是180的相位差,就是一个负号(待考察)。
2、
电阻和反射电阻的特性

- 当初级回路和次级回路同时谐振的时候,谐振意味着电抗为零。由于仅仅是原来的初级回路和原来的次级回路,不是等效回路,因此设置X11 = X22 = 0。
- 根据X22 = 0,就可以求出反射电抗Xf1为零,同时可以得到反射电阻Rf1的值。
- 由于反射电抗为零,所以反射阻抗就是纯阻,并且反射电阻Rf1与次级回路电阻R22成反比。

次级反射阻抗


初级和次级反射阻抗的结论

小结

反射阻抗不是实体的阻抗,损耗电阻R和Rp也只会在等效电路中出现,也不存在实体的电阻。
耦合回路的谐振

- 谐振:电抗为零
- 通过去耦后得到两个独立的等效回路,由于有两类的电路(初级、次级),所以对于谐振的定义,也分为两类。
- 初级回路谐振,意味着原来的电路中电抗为零,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
- 初级等效回路谐振,那就是等效回路中所有的电抗之和为零,X11和Xf1。

分类

部分谐振

复谐振

初级等效回路的谐振,并不意味着初级回路的谐振。
全谐振
耦合回路包括两个回路,只有一个回路谐振,那么就是部分谐振;如果两个回路都谐振,那么就是全谐振。

- 由于初级的自电抗X11等于零,通过反射电抗,反射到次级Xf2则也等于零。
- 次级自电抗等于零,次级等效回路的反射电抗Xf2也等于零,则可以知道次级等效回路谐振。
- 由于次级等效回路谐振,以及次级自电抗等于零,通过反射电抗到初级,初级的反射电抗Xf1等于零,加上次级回路自电抗等于零,可以得到初级等效回路也谐振。
- 总结:根据全谐振的定义可以推得,初级等效回路和次级等效回路都谐振。
初级、次级回路谐振 -> 初级、次级等效回路谐振。

在全谐振的基础之上,初级等效回路满足匹配的条件,次级等效回路也满足匹配的条件。
小结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膝盖中箭卫兵,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kyrim-sssuuu/p/18774976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https://orcid.org/0000-0001-5102-7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