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汽车智能座舱软件是什么
1、OSI网络模型
1.1 OSI模型

2、CAN总线初识
2.1概念解析


2.2CAN总线模型与OSI模型的关系
2.2.1 基于CAN总线构建的通信网络,也是依照开放系统互联规范按层次结构设计的。
2.2.2 考虑到作为工业测试底层网络,其信息传输量相对较少,信息传输的实时性要求较高,网络连接方式相对简单。因此,CAN总线网络底层只采用了OSI7层通信模型的最底下两层,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而再高层只有应用层。
2.2.3 CAN的数据链路层有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物理层定义信号怎样传输,完成电气连接,实现驱动器/接收器特性;MAC子层是实现CAN协议的核;LLC子层功能主要是报文滤波、超载通知和恢复管理。物理层和链路层的功能可由CAN接口器件来完成。应用层的功能是由微处理器完成。

2.3CAN总结协议分析初识

2.4CAN通讯过程初识

2.5智能座舱软件技术架构介绍
2.5.1技术架构
整个智能座舱架构参照3层模型狗层。
其中底层是硬件层,包含摄像头,麦克风阵列,内嵌式存储器(磁盘)EMMC,内存DDR等;
中间层是系统软件和功能软件层,系统软件层包含操作驾驶域系统驱动与就座舱域系统驱动;功能软件层是包含与智能驾驶公用部分的感知软件,智能座舱自身域的感知软件,功能安全分析层。
上层是服务层,包含启用摄像头人脸识别、自动语音识别、数据服务、场景网关、账号鉴权等。
右侧支撑层是支撑软件的快速开发工具,也称成长平台。



2.6智能座舱实现关键技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