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用数据在41种蓝色中选择其中一种来进行视觉设计,你会怎么选择呢?
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工具,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用户和数据,这是好事,也有副作用。
当你的公司要你用数据来证明41种蓝色到底哪一种更好,或者为一个边栏宽度是3,4,或5而争执不休,纷纷表示要拿数据来证明的时候,你怎么办?

面对这种问题一般会分成两大派别:
- 一类是觉得这样做会将会获得很好很高超的成果质量,通过对比41种不同的蓝色,将会挑选出自认为最符合需求以及最能够表达意图的一种蓝色,这种选择将会是非常精准,且在视觉理念或者情感表达上是对用户十分敏感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类就会与之大大相反,
- 另一类将会对这种情况觉得有点小题大做,明明可以在这41种蓝色中选择一种看起来令人最舒服的配色来进行视觉的设计,却要如此大费周章的为这个问题浪费很多时间。
殊不知当我们在决定用那一种蓝色来进行设计时,我们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数据以及案例来支持所做的决策,下面是几种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
问卷调查。
可以设计问卷来询问用户或者使用相关产品的消费者对不同蓝的喜好以及感受来决定哪种蓝色最符合品牌形象或产品特点。 -
进行用户测试。
通过展示含有不同蓝色的产品或设计样本给用户,记录他们的反馈和选择。 -
页面停留时间。
设计各种颜色的界面来供用户进行观看,分析用户在看到不同蓝色设计时的页面停留时间,以了解哪种蓝色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品牌识别测试。
展示一系列含有不同蓝色的品牌标志,测试用户能够正确识别出公司品牌的比例。
例如:百事可乐的蓝,奥利奥饼干包装的蓝色……
![]()
-
情绪评分。
让用户为每种蓝色打分,以表达他们对每种蓝色的喜好程度或情感反应。 -
设计师与专业评审。
邀请设计师或行业专家对不同的蓝色进行评审,收集他们的专业意见和建议。 -
视觉对比度测试。
分析每种蓝色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对比度,以评估其在不同背景或情境下的可读性。
但是,总而言之,追求极致也可能带来一些挑战和负面效应,如过度投入导致身心疲惫、忽视其他重要事项、对失败的恐惧等。因此,在追求极致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衡和适度,确保个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学会接受并欣赏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而不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