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公产品的点
1、对于线下的面授课程来说,网站的显示方式和划分比较混乱,不同类型的课程没有过多的介绍,总之该明显的不太明显,
划分的不太好,到了移动端之后,一定要像得到一样,各个部分变得清晰明了
2、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所有的线下课程基本上都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下单页面,有的就只有一个课程的名字,除非咨询客服
【客服的回答速度,犹如龟速】,否则不知道课程到底教哪些东西,谁讲课,课堂形式是怎样的,人格跃迁是否能够达成
3、不要忘记使用人工智能的技术,这个随时想想可能性,看看百度提供的开放平台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或者是积极寻求外
部合作,比如接入小米音箱
4、就目前的中公系列的APP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工具化、碎片化的问题。跟我们在学校学习和报辅导班是一样的,就是
因为面对一个新的科目或者考试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要学习哪些东西,所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主线,跟着老师的课
程走,即便是自己学不好,但是也不会丢掉什么知识点,老师讲的肯定是全的,起码能够达到及格的人格跃迁。
有了这条主线之后,才是辅助类的工具,比如题库、专题直播、申论批改。也就是说需要在主线的基础之上,辅助以工具
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路径。
而现在市面上的APP的普遍问题是缺少这种主线,有的是本身就缺少这种系统的课程,有的则是用户视图上体现的特别薄弱
根本就体现不出这种主线的认知。因此,有理由退出的一个产品是告知用户我们的应用提供的是一套解决方案,用我们这一
个应用备考公务员就够了,你不用在市面上众多的碎片化应用里面这里听一耳朵,那里听一耳朵,结果哪个都没有坚持学完
最后时间全浪费了,你只要用我们的应用,跟着我们的解决方案走,保证你不会落下知识点,能够提供所有有关公考的全部
信息,只要认真学习,肯定能够顺利上岸
5、中公的纸质版资料而言,你看全部都是李永新出的,专业是专业,但是很容易有一种批量生产的感觉,什么东西一旦批量生产
就会感觉是临时拼凑出来的,而且负责拼凑的人可能就是普通的员工,不能保证质量和正确性;相反,对于那些所谓的小班
内部资料或者班级老师专门整理的资料而言,即便是没有包装的非常好的封面,也会非常的受欢迎,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
6、同样,对于中公的线上视频而言,主讲人就是一个穿着西装,站的笔挺的小青年,后面有一块大的显示屏,主讲人没有什么过
多的个人情感和个性,基本都是和蔼的,笑呵呵的念一些东西,这给人的印象就非常的差。大致是这样:这人穿成这样,没有
什么个人情感,非常标准正规,一看就是批量生产的,一看就是别人写好了稿子,让他来念的,这和老师亲自上课时不一样的,
为什么呢?就跟大学一样,其实你说大学中本科生学的东西不都是一样的吗,甚至有些科目的课本都是一样的,计算机专业讲
的那些东西不同学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好的大学的老师交出来的学生素质普遍偏高?因为老师好,即便是将相同的
课本内容,好的老师他是自己真的非常明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他的经验让你听的非常透彻,而且还能够教你一些其他的东
西,这些东西往往都是不经意之间说出来的,之所以不经意,是应为他有经验,自己真的是吃透了,有阅历。但是那些经验少
的老师,他最多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给你说明白,至于其他的东西和理解角度,他没有啥经验。这就是差距。因此,这种老师
将内容写好之后,交给一些“傀儡”去念,给人的感觉太死板,效果也非常差,印象也不好,课堂氛围也不行
7、申论批改,我感觉应该直接是在学员提交的内容上手写修改,或者语音反馈;对了语音这个事儿一定要想着,得到用语音重新
定义知识内容,这个语音形式非常的有效,而且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收听,非常有帮助,即便是一道题,如果同时有语音版,
一边看,一边听,这种效果也要好得多得多
8、在课程中,诸如黑板报、关键要点、导图,知识点树,语音版,这些示例实际上都需要有,这和做产品是一样一样的
9、实际上,你自己也非常的明白这件事儿,如果我们将每堂课程都做成一个产品的话,突出主讲老师的优秀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才能够像得到一样,大家都都说薛老师讲的真好,吴军老师讲的真好,进而推荐给其他同学,口碑相传,马上就火爆了;
而且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课程,一般都有一个截止授课日期,一旦学员招满,那么这个课程实际上就不能够再招其他学生了
那么如何在招生阶段就能够让学生尽快口口相传这个课是好的呢?截止报名之后,因为已经不能够再招收学生了,那么这个时
候好的口碑不能够带来新的学生了怎么办,难道要再开一个其他类型的班级吗?因为同一门课是由不同班次的,基础班、冲刺班
复读班开课时间也不一样,还有一些辅助工具类型的专题班等等,这些都能够吸纳通过口碑新来的学生;
因此,将分成挂靠到老师身上,激励老师讲的更好,而不是基本工资,吸纳的学员越多,获得的好评越多,升学率越高,那么你
的分成也就越高,这个真的非常的重要;这样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最快速的提升老师的水平,因为不管你怎么做,你始终不能
够只靠老一辈的前辈,必须能够有新的一批的老师能够起得来,所以这种激励机制是有必要的,而且像万题库里面也有关注某个
老师这样的功能
10、基于上面的第9点,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一件事儿就是怎么才能够最大努力的激发老师的潜能,你看得到上面,因为课程是可以
随时收听的,你不管什么时候买他的课程都行,所以老师能够不断地吸收学生;但是线上课程有时候需要有一个开课时间,因为
有直播,又或者需要有一个学生人数上限的限制,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一门课程在一段时间之内可吸纳的
学生数目是没有上线的,那么就能够充分调动这个课程的价值
11、还有就是得到的每个专栏都是每天一更,这非常有诱惑力,因为这会给用户一个预期,这些内容是新鲜的,不是标准化的,不是
粗制滥造的,那么我们的在线课程是否能够也有这种新鲜程度,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就和实际的老师授课一样,老师要每天
都备课,学生只有到了第二天,才能够知道第二天的上课内容,这个是非常正常的逻辑,也能够给学员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否则
都是标准化的东西,真的是没有什么意思
12、申论批改,老师实名制,还可以对老师的批改进行提问和评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