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需求的挖掘_天之映画
本文版权归个人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PengLee/p/4768418.html
目录
- 需求的根本是产品本身
- 产品需要版本的迭代
- 足够的讨论,足够的时间
上周进行了1.1版本的需求分析和设计,这个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注意,下面列出几点有关需求挖掘
细节上的问题,做一个总结和分析,我们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就用浅显易懂的方式
需求的根本是产品本身
当需要升级一个版本的时候,怎样开始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团队采用的方法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将产品组、
UI设计组、部分节目组人员(由于我们的产品的内容生产是节目组,同时节目组也是产品的一个用户群)
汇集到一起,这个人数大概在7~8人左右。之后大家一起,一张一张的认真的查看和分析上一个版本的PSD
效果图。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提出新的思路和需求
这其中就涉及到,需要对一些功能进行删除、改进,需要增加一些新的功能,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对整个模
块进行删除和更改,哪些需要突出,哪些需要隐藏等等。由于是版本的升级,一定要鼓励大家将自己的产
品和其他的成熟产品作对比,甚至细到功能点的深度寻异,发现不同、别人有的我们没有、别人的同类功
能非常完善,而我们的是否缺失了一些环节;同时鼓励大家思维发散,提出各种可能性和建议
之后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判别上述新的需求是可行的,是必须的,是否进行功能上的修改,第一个原
则就是:从自己的产品本身出发,从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出发、从产品当前的用户数量和现状出发 去分析
问题。这样你才能够确定产品本身是否需要这些东西,该做还是不做,如果做的话,要做到什么程度,这
是作为产品经理需要控制和把握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的产品中有即时通讯这个功能,之后大家聚焦于有优秀示例的QQ,QQ的即时聊天的
相关功能已经非常的完善,体验也很好。于是大家就会发现,可以加入置顶、删除、清空、标为已读、标
为未读等等功能,香凝当时就明确的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我们的视野过于聚焦,聚焦于某个功能点,这
样确实能够将一个功能点完善的无懈可击,但是在深入聚焦之前,我们需要从产品的定位出发,分析这个
部分在产品中的重要程度,分析我们当前的用户数,分析我们产品当前的状态,确定了方向之后,再做功
能上的深入聚焦,做到极致才有意义。
大家都说做产品需要做到极致,没有问题,如果我们单独的聚焦于某一个功能点的话,将某个功能点从产
品中脱离出来,这样将一个功能功能点做到极致一点问题都没有,功能越完善越好,越多越好,满足的场
景越多越好,越简单越好;但是功能是产品的组成部分,产品是前提,只有在产品本身的限定中,做极致
的改善,才有实际的意义。一句话:做都可以做,需不需要是问题
产品需要版本的迭代
实际上在产品刚刚开始筹划的时候,大家就希望能够向行业内的标杆产品看齐,甚至有的部分有照搬的嫌
疑。这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成熟产品和初创产品存在着实际场景上的差别,不论是理念上还
是从功能上。
一个成熟的产品,有大量的用户,有众多的内容生产者;而一个初创产品的内容生产方很少,用户量很少。
这就直接导致实际场景存在重大的差别,这直接决定了我们产品的行进路线,照搬照抄成熟产品看似优秀
的理念和功能,有时候对自己的产品就是毁灭性的。
说白了,这就是产品一步一步的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版本迭代的实际需要。任何的产品都是从初创期过来的,
不可能一步就达到行业内成熟产品的水平,而这也正是能够找到打破行业规则,创造创新产品的切入点。
在进行产品需求分析的时候,大家习惯性的放入太多的功能,总是有一种打造完美产品的思想,没有错,
但是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根据实际的情况,一步一步的调整,一个版本一个版本的更新
比如说,我们的产品和新浪微博一样,有动态广场的概念。只有你关注的人的动态才会出现在你的动态广
场中,这种关注的机制,给了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用户能够自由的增加关注和删除关注,从而动态
圈不会成为垃圾广场和广告广场。但是我们的产品用户还非常的少,而且用户的朋友同时使用我们产品机
会也小,而且前期又没有大咖入住我们的平台;虽然同样采用关注的方式,但是上面的问题直接决定了用
户动态广场很有可能长期处于一种空的状态,成为垃圾广场和广告广场的可能性机会没有。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就需要改进关注这种形式,增加动态的推荐,甚至所有的用户的动态都放到广场上,
是一个开放性的,之后随着用户的增多,再慢慢的突出关注的重要性。意思就是这样

足够的讨论,足够的时间
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呢?当然不同的团队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随着工作的推进又会有不同见解。现在我
们团队的推进方式是:
1、首先像上面介绍的,集中讨论、细致讨论
2、中间一边进行设计和文档的编写,一边大家进行非正式的讨论和改进
3、期间保证设计和文档随着变动随时更改
4、最后还有留出10天左右的时间,再把大家集合起来,像刚开始那样在进行一次逐页的分析和讨论,进行最
后的更正和修改

5、最后这一步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因为最后非常有可能进行大尺度的更改,甚至理念上都会发生变化,
因为这是在大家深入产品之后提出的意见,所以,一旦更改,设计和文档就要更改,需要时间
6、如果时间不允许将全部的更改完成,排出优先级,为采用的更改放入下一个版本进行迭代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