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阶段集训总结

集训总结

注:知识点大纲戳这里

感悟

「 将生活带给你的如柠檬的酸楚 酿成犹如柠檬汽水味般的甘甜 」

​ 前几天花了点时间看完了《整型溢出》,最深的感触就是:即使目前我们处于很被动的状态,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命运一搏。处于这个时机,我们或许是不幸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使我们更能够明白,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竞赛的经历也提高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无疑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或许未来我们的竞赛路途会走得比前辈们更加波折,但正如那句话所言:“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怨天尤人没有用,掉眼泪也没有用,抓紧时间,努力奋斗,才是良策。

学习方式上的困惑

​ 近段时间内的学习方式与以前大不相同,在家上网课,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经历。网课有利也有弊:其优点是,如果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也就是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会更容易一些;但其缺点更为突出,网课容量大大,讲得也快,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时间”这一词,对我们竞赛生来说,更为敏感。或许其他不参加竞赛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还可以放松一下,但对我而言,基本没有可以利用来娱乐的“课余时间”,因为本来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比较多,再加上有比较重的竞赛任务——一般来说,开年后,就会有许多次重要的比赛,所以我在时间分配的问题上显得不知所措,甚至有时陷入了茫然的境地。

时间分配,这对我是一个大难题。毕竟前面提到了,网课的容量比较大,上得比较快,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但上完课以后,晚上就要进行竞赛训练,可以利用的时间很少。

​ 可以利用的时间大致为:

时间 备注
早上 早上第一节课一般在8:30开始,我一般七点多起床,按照学校的计划,应该是7:30进行早自习,但是因为我是起床困难户,所以这一块时间很难利用起来。时长约50~60分钟。
课间 课间时间一般为30分钟,但老师一般要拖堂,也要提前进直播间进行签到,除去准备工作等需要的时间,可利用的时间大约一共15分钟
午饭 这段时间可以利用的大概有30~40分钟
其他不大重要的课 因为我选的是理化生,所以我选择性地没有去上政史地(时间不够用啊啊啊)以及其他的非高考科目,我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这样的时间每天加起来大约有1个小时30分钟
晚饭 和午饭差不多,可以利用的时间大概有20~30分钟。
晚上 这就是10点钟以后的事了。我一般12点准时睡觉。所以大概有1个小时30分钟

​ 这么一算下来,一天下来零零碎碎可以利用的时间为4~5个小时(包含实际还没利用起来的早上的1个小时)

​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我现在能利用的时间大概只有3~4个小时,可以看出来,时间非常地有限,高效利用时间非常地重要。

​ 但这的确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不仅学科需要时间去好好落实,考完试也需要时间去订正。起初我更偏重竞赛,这导致我学科没有落实,后来课程内容加大难度就显得有点吃力。后来我尝试地去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科学习上(毕竟现在有强基计划),但因为竞赛内容没怎么落实,在加上我之前就欠下的债——很多内容,组里的其他同学都会,我还不会,以及之前就没做完的题,所以连着几次垫底。我也很懊恼,我也很无奈,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办。我每天都好像很忙,但是实际运行的效率却很低。

​ 通过如上的对于时间的总结,(其实我有点小意外:因为算出来的结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少),我突然明白了一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例如对于早上的那一个小时,我要多克服自己的懒惰,把它好好地利用起来。另外,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一点建议。

关于竞赛上的问题

​ 对于这几天看别人博客上的神犇的学习经历与感悟,和我自己的一点感受,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刷的题太少了。其实我一直都不主张题海战术——感觉对我自己不太有效,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通过对比,(比如说洛谷),就可以看出我和很多巨佬的差距来。我洛谷上通过的题量尚未过百,而组里其他同学早就已经是几百+了。我觉得这并不是我不主张题海战术的原因,而是我并没有领会到做题对自己学习的帮助。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没有题量去巩固,总还是差了一点。所以现在我在努力地去做一些好题,精题,比如刘汝佳的《算法竞赛 入门经典》和李煜东的《算法竞赛进阶指南》上的例题(如果时间足够的话)。感觉现在才领悟到这一点似乎有点晚了,那只有更努力地去落实了。

​ 前面提到,文件夹中的jpg文件是我总结的知识大纲。总结的时候我也发现,对于很多基础知识的拓展性内容,我也没有学会,没有去落实。起初学习的时候只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但当老师/学长学姐讲课的时候拓展的一些内容,当时我觉得好像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有点难而且当前任务有点重),也是止于了解,并没有去深刻地理解,去拓展,然而差距就由此产生了。一点一点的怠惰与畏难心理,拉开了我和其他优秀同学的差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这个差距就已经很明显了。但后悔没有用,只有拼命追赶,才能弥补以前的缺漏。

关于NOI Online

​ 老实说,我感觉自己并没有考得很好。我基本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T1和T2上。最后T1打了一个贪心上去,最后发现是错的,T2有点苗头,但正当我以为我想出来的时候,又卡在了另一个点上,所以最后也只是交了一个暴力上去。T3没有怎么多想,所以只交了一个暴力搜索上去。

​ 考完以后有同学说T3很简单,推推公式就可以出来,而T1反而很难。我也后悔过自己为什么一股脑钻在T1上而没有去多想想T3。但我想着体现出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过于的“想当然”。我一开始以为这个应该是跟CSP(NOIP)差不多的难度,所以T1应该不会太难,而T2T3就要多想一想。而且看T1的数据范围,应该是和贪心什么的沾了点关系。所以当我发现自己不会做T1的时候,我觉得很惊讶,但我还是努力地去找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最终花了比较长的时间(1h),才打出来一个贪心,而且自己造了几组数据,也都过了(后来想想这种算法很容易被卡掉),然后就去打T2了。T2,之前做过一个也是关于冒泡排序的题,我想了很久,想出了一点思路,好像找到了一点规律,但是后来发现这种关系很不好把控,很难处理,所以也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T3因为时间不怎么够,我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去打T3,就只交了个暴力出去。因为我考试的时候把网关掉了,所以我交了卷才发现发了一个公告,所幸的是我好像并没有理解错题意。

此次NOI Online让我明白了我还有很多的不足,特别是思维和心态上面。题量不够,导致我做题的思维程度还不是很高,考场上时间是很珍贵的,能快速想到正解是很重要的(当然部分难题这点很难做到),而这种思维正需要题量来支撑。另外,心态很重要。一味地“想当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拿到试卷,通览全篇,冷静清醒地分析试题,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大纲上的内容(补充)

​ 主要知识点脉络已呈现出(当然这只是我大概会的,其他不会的我就没有写上去了...)。主要想补充的是最后一个部分——应试策略。

首先是一个我们常常会用到的的——STL。常见的数据结构有map、pair、priority_queue、vector、set、bitset(我还不大会)等等,常见的库函数有sort、lower_bound、upper_bound、unique等等。STL用好了有很多好处,比如说比较方便,你总不可能每次都手写排序吧,有些函数/数据结构的复杂度也非常优秀。但是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有些函数的常数比较大,例如set和queue。set确实很方便,因为(对我而言)手打平衡树实在是太麻烦了,用STL的queue也特别方便。但是我之前卡常卡了很久就是因为用了STL的queue,后来手打queue就过了(当然这也只是原因之一,那题卡常卡得很厉害)。但用久了STL会有一个很打的弊端,比如说不会自己手打一些很常见的算法了,也就是产生了依赖性,这种现象就会使我们在一些卡常题上非常地吃亏。我们要认清STL的利与弊,合理使用它。

再谈一谈骗分。有很多非完美算法,比如说退火或不正确的贪心,在一些题上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毕竟我们也不是什么题都会。我骗分最成功的一次就是,长郡选拔Day1,有两个题要求输出方案,我显然是不会的,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两个题的评分规则(这两个题的评分规则比较特殊),发现只要输出的方案合理,就能得分。于是我就用了一个计时函数,如果要超时了我就输出当前搜索的答案并返回,我想着这样我至少能拿满暴力的10分,如果运气好一点的话还可以多拿一点分。幸运的是我最后两题都拿到了70多分的高分^_^。还有打表,很多题是可以通过打表来看出答案的规律的。

对拍也很重要。毕竟考场上的一些自己手推出的结论自己不能保证正确性,这样我们就可以写一个对拍程序(暴力,能保证正确性)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毕竟打暴力还有分,但是如果一题全WA了就一分都没有啊,事后后悔也来不及。

最后谈一谈心态和做题顺序。考场上的心态很重要,要足够冷静,即使做不出来也不能毛躁(但似乎这一点对我来说有点难),理解题意,对于一些自己拿不准的题,先打个暴力或许是上策。做题顺序要由题目的难度来定,毕竟有了NOI Online的经验。出题人可能不按规则出牌(好像也没有规定T1必须比T2T3简单),但我们要冷静分析,正确应对,才能拿到自己应拿的分。

结尾

​ 最后,列一下自己的小目标

1.增加刷题量

2.学习更多扩展知识,练熟基本数据结构

3.在以后的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4.努力找到文化课与竞赛之间的平衡点,兼顾好二者(虽然很难,但我会努力做到的!)

罗曼罗兰说,「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着生活。」

生活给我的,是挑战,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生活给我的如柠檬的酸楚,激励着我用汗水,将它酿成犹如柠檬汽水味般的甘甜。

BY P.Y.Y

posted @ 2020-04-08 08:11  P-Y-Y  阅读(20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