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采用组合的形式,把一个算法任务委托给被组合的接口,根据运行时传入对象的不同,算法可以做到相互替换,同时这些变化可以独立于具体的使用者。

      例如,一般车上都会有喇叭,不同的车喇叭的声音不一样,将车抽象成一个接口如下:

1 public interface Vehicle{
2     void whistle();  //鸣笛
3 }

      我们都知道,自行车按铃是“铃铃铃”的声音,而小汽车则是“嘀嘀”声,它们都实现了Vehicle接口:

 1 public class Bike implements Vehicle{
 2     public void whistle(){
 3         System.out.println("铃铃铃。。。");
 4     }
 5 }
 6 
 7 public class  implements Vehicle{
 8     public void whistle(){
 9         System.out.println("嘀嘀。。。");
10     }
11 }

      现在,自行车和小汽车都能够正常的鸣笛了。然而,这种类结构有一个问题,假设小汽车的喇叭坏了,这个时候调用它的 whistle 方法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们需要换一个喇叭。然而由于 whistle 方法是与具体的车(Car)绑定在一起了,要换喇叭,只能连车一起换了,这显然不划算,所以需要将喇叭与车进行重新设计,让喇叭只是作为车里面的一个可以随时更换的配件。让喇叭作为一个接口独立出来,并且在车里放置一个喇叭对象,需要鸣笛的时候,将鸣笛的任务交给喇叭就可以了。

      首先,抽象出来一个喇叭接口:

1 public interface Horn{
2     void ring();    //喇叭会响
3 }

      每个车也都需要一个喇叭:

1 public interface Vehicle{
2     Horn horn;
3     void whistle();  //鸣笛
4 }

      然后,针对自行车和小汽车,分别设计各自的车铃:

 1 // 自行车铃
 2 public class Bicyclebell implements Horn{
 3     public void ring(){
 4         System.out.println("铃铃铃。。。");
 5     }
 6 }
 7 
 8 // 汽车车铃
 9 public class CarbellDiDi implements Horn{
10     public void ring(){
11         System.out.println("嘀嘀。。。");
12     }
13 }
14 
15 // 汽车车铃
16 public class CarbellBaBa implements Horn{
17     public void ring(){
18         System.out.println("叭叭。。。");
19     }
20 }

      接着在自行车和汽车上都放置一个车铃:

 1  public class Bike implements Vehicle{
 2       // 自行车需要自行车车铃
 3      public Bike(){
 4          this.horn = new Bicyclebell();
 5      }
 6  
 7       public void whistle(){
 8          horn.ring();
 9       }
10  
11      public void setHorn(Horn horn){
12          this.horn = horn;
13      }
14   }
15   
16   public class Car implements Vehicle{
17      // 汽车需要汽车铃
18      public Car(){
19          this.horn = new CarBellDiDi();
20      }
21  
22       public void whistle(){
23           horn.ring();
24      }
25  
26      public void setHorn(Horn horn){
27          this.horn = horn;
28      }
29   }

      接下来写一段程序测试一下我们的代码,看看是否能够达到预期:

 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2     Vehicle bike = new Bike();
 3     bike.whistle();   // 铃铃铃。。。
 4     
 5     Vehicle car = new Car();
 6     car.whistle();  // 嘀嘀。。。
 7     
 8     //给汽车换个喇叭
 9     car.setHorn(new CarbellBaBa());
10     car.whistle();  //叭叭。。。
11 }

      可以看到,自行车和汽车成功的鸣笛了,并且我们成功地给汽车换了个喇叭。当然,可以看到子类中的whistle方法代码逻辑都一样,有些重复,我们完全可以将Vehicle变成一个抽象类,然后在其whistle方法里调用horn的ring方法,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冗余的代码,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这种实现方式暂且略过。

      现在重新审视一下这个设计,不同的车铃对应着不同的策略,而车则是策略的使用者,通过组合的方式,实现了策略与使用者之间的解耦,并且通过setter方法可以动态的更改策略,这种做法便是运用了策略模式。

参考:<<Head First设计模式>>

 

posted @ 2019-09-15 16:34  纳兰小依  阅读(37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