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七层模型与协议族

OSI/RM七层模型

  • 应用层: 体系结构的最顶层,是设计和建立计算机网络的最终目的
  • 表示层: 负责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操作,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 会话层: 来管理网络设备的会话连接
  • POP3: 邮局协议版本3,是一种用来从邮件服务器上读取邮件的协议 ,端口号为110
  • FTP: 文件传输协议 ,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实现文件的传输和共享 ,运行在TCP连接上,保证了文件传输的可靠性 ,端口为20/21,20为数据端口,21为控制端口
  •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端口号为80,一套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https端口号为443
  • Telnet: 远程终端协议, 用于远程登录到网络中的计算机,并以命令行的方式远程管理计算机,端口号为23
  •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用于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并且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端口号为25
  • DHCP: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 由服务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围,客户机登录服务器时就可以自动获得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端口号为67
  •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个用来在客户机与 服务器 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 文件传输服务 , 端口号 为69
  • SNMP: 网络管理协议 ,通过管理站对网络中的被管设备进行管理 ,端口号为161
  • DNS: 目录服务,提供了主机名到IP地址映射的查询服务 ,端口号为53
  • 传输层: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进程提供直接的通信服务
  • TCP: 传输层协议 , 是一个可以提供可靠的、支持全双工、连接导向的协议
  •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 网络层: 实现两个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透明传送,具体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网际互连等
  • 三层交换机: 具有部分路由器功能的交换机, 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网内部的数据交换,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为这目的服务的,能够做到一次路由,多次转发
  • 路由器:网络中进行网间连接的关键设备, 能够跨越不同的物理网络类型 , 在逻辑上将整个互连网络分割成逻辑上独立的网络单位,使网络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
  • ARP: 地址解析协议 ,根据 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 RARP: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 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
  • IP: 网络中的一个地址,每个地址代表者一个用户或者服务器 , IP地址 = 网络地址 + 主机地址
  • ICMP: 控制报文协议,是 TCP/IP协议簇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 、 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 主机是否可达、 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 IGMP: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 IP主机用它将主机的多点发送成员人数报告给临近的多点发送路由器
  • 数据链路层: 接受网络层的数据单元并封装成帧,并交付给物理层;接受物理层传来的帧并去掉帧头帧尾发送给网络层,实现链路之间数据帧的无差错接受与传送
  • 网桥: 一种对帧进行转发的技术,根据MAC分区块,可隔离碰撞
  • 交换机(多端口网桥): 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帧
  • 网卡: 一块被设计用来允许计算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硬件
  • PPTP: 点对点隧道协议 ,其将控制包与数据包分开,控制包采用TCP控制
  • L2TP:  虚拟隧道协议 , 用于启用虚拟专用网(VPN)操作
  • SLIP: 串行线路网际协议 , 常用于运行TCP/IP协议点对点连接之中
  • PPP: 点对点协议, 一种多协议成帧机制,它适合于调制解调器、HDLC位序列线路、SONET和其它的物理层上使用
  • 物理层: 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 中继器: 适用于完全相同的两个网络的互连,主要功能是通过对数据信号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 集线器(多端口中继器): 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TCP/IP协议族

posted @ 2022-08-18 12:03  MrDevil  阅读(1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