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7】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现役大学生如是说道)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

引子:
是的,这个问题已经不能用老生常谈来描述了,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烂大街的问题,甚至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幼稚到了极点,不屑于研究和回答这样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或者类似的提问)也成为了一部分营销号、鸡汤书里占用大量篇幅、口舌、笔墨来渲染、修饰、讲解的一个问题,但是往往可以注意到,它们(指这些文化传播泛滥的媒体)并没有对这样一个问题做出任何有条理、有逻辑并且站得住脚的解释或分析或见解,无论是客观也好,主观也罢。
我作为一个接受过系统教育的现役大学生,想来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资格和权利来回答这个问题。
正文开始:
学习是一个单词,这个词有两个词性,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动词的学习是指学习这种动作,状态。而名词的学习则是指学习这种行为。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所以,这里讨论的是动词词性的学习。
为啥要学习?有果必有因,那么,学习这样一种行为,动机何在?
祭出一个初中数学的答题规范:分类讨论——
伟光正的回答:①让自己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③为人类光辉璀璨的文化明珠添砖加瓦
【解释】:①掌握科学知识成为一块合格的祖国的栋梁之材;②成为一个合格的建设者,才能为伟大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③为国家做出贡献,就是为世界,为人类文明增色
接地气的回答:1.赚钱,赚大钱,赚更多更多的钱!2.让自己过得舒坦;3.养家糊口;4.提高自己的社会阶层,让自己站在制高点上成为呼风唤雨的人上人
【解释】:1.钱是万能的!2.有了钱,才可以让自己吃好喝好,买得起苹果,开的起宝马,住得起汤臣一品;3.有钱了自己想生几个孩子想找几个情人都是手到擒来之事;4.学习能使自己升官发财
我个人的回答:一、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获得金钱,基本的存活);二、满足再高一层的物质需要(通过金钱满足物质,即是肉体的需要);三、满足最高一层的精神需要(物质满足之后的升华,也可以说是文化娱乐的需要)
【解释】一、最基本的生存底线;二、底线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高水平的硬件;三、凑齐了硬件,该软件了
上面的分类讨论,基于三种不同的角度,我列出了我个人所能想到的回答。
好了,我们讨论的是动作的学习,那么,问题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这里可以把“我们”这个复数人称代词引申为“个人”即:一个个体的人类为什么需要学习。
学习作为一种习得行为,几乎可以贯穿作为高等哺乳动物的我们人类的一生。所以说学无止境也可以这么来解释。这里又出现一个我新定义的一个问题:为啥说学习可以贯穿人类的一生?
如此,举例说明:一个人类幼崽,出生之后需要做什么呢?两件事:①走路、②说话。走路是人类的基本能力之一,要移动位置;说话则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最基本的能力之二,交流,沟通。是的,出生伊始,人类就开始学习了。
学走路,学说话。走路,有各种辅助设备,小车,还有长辈手拉手一步一步的教学走路,让步行成为下意识的举动,抬腿,迈开脚。学说话,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下,长辈带着你一点一点说,念,一个汉字,一个单词,一点一点模仿,把各种动作复制到自己脑海中,记忆固定下来,从而形成意识,让说话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直接就可以脱口而出。
会走路,会说话之后,随着生长发育,人类幼崽的大脑进一步增强性能,智商上升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识字了。对应的,进入幼儿园。
接着,一般就会按照幼儿园(可能有些孩子会上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职业高中)-大学(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样的顺序接受教育。
我们所学习到的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学术知识随着我们成长的路途和接受教育的程度,逐渐完善,丰富,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如果说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所学习接受到的知识主要是以生活常识、社会常识和必备技能为主的话,那么我们从小学高年级以后,沿着初中高中大学的路径所学习的知识就大多数是以应试和就业为主要目的的下学术性知识了。
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到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写作历史地理政治这些学科的机会并不多(不是没有,很少用到不代表它就没用)。我们更多需要掌握的东西是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所必备的人情世故,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地域。
对于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当我们掌握了为了应试和就业所必备的学术性知识之后,我们学习行为的性质就会改变,目的从学术性转移到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情世故上,因为我们的学术性知识已经为我们带来足够用的学历和工作了。当然,如果我们需要提升学历或者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的时候,学术性知识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那么,这就可以回答我新定义的那个问题:为啥说学习可以贯穿人类的一生?
总结一下,社会永远是在进步、发展、变革着的,为了让自己跟得上并且适应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路。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很多事,也是一种学习的行为,虽然你意识不到。小到穿衣吃饭,大到高考和面试,任何一种学习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直到掌握为止的。
举例说明一:我们学习数学,一般是老师先引入定义和方法,接着讲解分析例题,我们根据例题的解题方式和思路,不断模仿,重复练习,最终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来应对同样的题型和考点。
举例说明二:当传统的老式按键手机被智能手机所渐渐取代的时候,所有手机用户基本上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成本来接受智能手机这样一款通讯工具,这就是学习行为。适应新事物的发展,就是学习。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
答:作为具有创造力的高智商社会性动物,学习对于人类而言不仅是在现代社会立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更是保障生存条件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唯一途径,因为学习势必会给个体带来知识,而知识则可以创造价值,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自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金钱的报酬,以及更高的社会地位。
出错在所难免,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这个问题已经不能用老生常谈来描述了,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烂大街的问题,甚至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幼稚到了极点,不屑于研究和回答这样一个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或者类似的提问)也成为了一部分营销号、鸡汤书里占用大量篇幅、口舌、笔墨来渲染、修饰、讲解的一个问题,但是往往可以注意到,它们(指这些文化传播泛滥的媒体)并没有对这样一个问题做出任何有条理、有逻辑并且站得住脚的解释或分析或见解,无论是客观也好,主观也罢。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