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理论
一、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二、软件测试结构:
- C/S(Client/Server)结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C/S模式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络的应用系统,不依赖企业外网环境
- B/S(Browser/Server)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是目前互联网中应用最广发的系统结构,例如基于Web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
三、软件测试原则:
- 所有的测试都要追溯到用户的需求
- 测试应尽早地介入
- 测试无法穷尽
- 避免开发者自测
- 群集现象:帕累托法则(二八定律)表明:80%的错误集中在20%的程序模块中
- 杀虫剂悖论
- 不存在缺陷的谬论: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软件不存在缺陷
- 测试活动依赖于测试环境
四、软件测试分类:
- 按测试阶段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正式验收测试、α测试即内测、β测试即公测)
- 按测试技术分: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 按测试对象是否运行分:动态测试、静态测试(文档检查、代码走查、界面测试)
- 按测试手段分: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
- 按测试包含的内容分: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负载测试、恢复测试
- 其他测试:冒烟测试(在测试一个版本前先进行各个功能的测试,不通过则打回重做)、回归测试(解决了bug后测试这个bug是否解决以及和这个bug相关的功能是否被波及,如登录时可以手机号登录但不能用邮箱登录,开发解决了这个bug,测试人员除了要测试邮箱登录是否可以了,还要测试一遍是否可以用手机号登录)、探索性测试(随机点)
五、软件测试模型:
- V模型:适用于项目比较小、周期比较短的项目,模型逐渐被淘汰
- W模型:由2个V组成,分别代表开发和测试过程,表明开发和测试的并行关系。V&V理论,即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ilidation)
- H模型:将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分离开
- X模型:
- 敏捷测试:
六、软件测试的工作流程:

七、缺陷种类:遗漏、错误、冗余、不满意
八、测试用例: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测试方法、测试策略和技术。
软件测试的核心,也是软件测试质量稳定的根本保障。测试用例需要遵守5C原则(Correct准确,Clear清晰,Concise简洁,Complete完整,Consistent一致)
九、软件测试风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