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时的5个误区

  留学申请文书写作时易忽视的误区

  忌过份吹嘘自己

  其实我们中国申请者的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总是在申请中把所有的经历和成就都想强调,这是因为他们觉得“有奖就是有才有能力”。多多少少学生都从自己小学得过什么奖开始写,中学大学达到了什么成果。但却容易给人一种浮夸的印象,所以没必要过份吹嘘自己,机械式的罗列那么一大堆的奖项数据。

  忽视对文书篇幅的控制

  写申请文书的时候,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想说的事太多了,根据大学规定的篇幅限制就写不下,还有的朋友认为自己很平常很普通,根本就没什么可说的。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是极端的。即使学校对申请材料在字数方面上没有限制,长数千字的文章只会使人头脑发昏。文章的重点应该是事件对你和你对此的看法产生的影响,而不是那些事件本身,理解这点后,你对字数限制的那种紧迫感就会大为削减。

  第二种情形更为普通一些,很多留学生第一次写申请信的时候觉得完全就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以解决该问题,需要做两步:问问自己想通过文章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找到适当的起始点,再延长开来渐渐地把这个形象树立起来。

  强调留学申请文书的主题,而不是学生个人

  申请文书中不要介绍一个赫然的故事。学生本人是申请中的关键点和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有趣的故事。大学申请文书是一个让你分享对你有重要意义个人情况的机会。招生委员想知道你在学时获得了什么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影响,而不是你做了什么。

  千篇一律没特色

  有些童鞋虽然个人的实力很强,可就是不太会用文字来表现自己,以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太过千篇一律,看上去和旁人的没什么区别,以至于让学校无法了解你的个性和优势。因此,在书写文书时,最好有点创新。

  太“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

  一定需要关注你的表达方式。有的申请者(包括他们本国申请者)认为只要能显得与众不同就能吸引校方的注意,因此挖空心思地使用一些很不得体的语句。曾经有一位法学院的申请者在申请信中第一句话就说“The first thing I need to do is to kill all lawyers”,这种“与众不同”的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总的来说,一套真实出色的留学文书能够使校方阅读者感动,使其产生一种同感。我们所追求的这种“同感”实际上是指读者对全文合理性和逻辑性的一种认可,就好象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那种“领会”的感觉。但是大家不得不同意,英语为非母语的作者要做到这点非常困。

  一篇文章如果无法让阅读者发生“领会”的感觉,至多只能算是作者想法的载体,是死的,而真正的好文章是活的,因为其既是想法又是情感的载体。而且对那些英语为母语的作者而言,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posted @ 2021-01-15 14:15  MeelounEssay  阅读(4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