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基础

1. 函数的定义

def 函数名(等同于变量名)():
    '''对函数的描述信息'''
    code
  • 函数的定义的特性:函数定义过程,只检测语法,不执行代码。当调用函数,会执行代码

2. 定义函数的三种方式

  • 空函数

    def hanshu():
        pass
    
  • 无参函数

    def hanshu():
        x = 10
        y = 10
        print(x>y) #函数中有代码块
    
  • 有参函数

    def hanshu(x,y):
        print(x>y) #函数中有代码块
    

3. 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调用就是 使用函数

def hanshu():
    x = 10
    y = 10
    print(x>y) #函数中有代码块
hanshu()   #函数名加()   调用函数
print(hanshu)   #直接打印函数名 :打印结果为函数的内存地址

4. 函数的返回值

只要定义了函数,调用函数就有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默认是 None

我们用return来返回函数的返回值 。返回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

def hanshu(x):
    x = x+10
    return x
y = hanshu(1)
print(y+10) # 打印结果为 21

return 的特性:

  • return 返回的是一个值,如果没有返回值,就默认返回None
  • return会终止函数,不会运行return下面的代码,假设有多个return,当运行了满足条件的return那就不会运行其他return
  • return可以返回多个值,返回值以元组的形式接收

5. 函数的参数

1.形参(用来接收实参,具有描述意义)

定义函数时产生,在函数名的括号内。

(1)位置形参(和形参没区别)

从左到右依次接收实参

(2)默认形参(形参有一个默认值就是默认形参)

  • 当没有给默认形参传值,就使用默认值,如果给它传值,就使用传进来的值

  • 默认形参只能放在位置形参的后面

2. 实参(用来给形参传值,可以为任意数据类型)

在调用函数时的函数名的括号内

(1)位置实参(和实参没区别)

从左到右依次给形参传值,形参有多少,实参就得有多少

(2)关键字实参(就是和定义变量一样,变量名是一个形参名)

  • 按照形参名传值
  • 关键字实参必须放在位置形参后面

3. 可变长参数(可以无限长)

下面的可变长形参中   *   后面是一个类似变量名的东西,可以随便写

(1)可变长形参

def hanshu(*lis): #  *lis  把所有传过来的所有实参按元组的形式存储, 如果 *lis 的前面存在其他形参,那么 *lis 接收的就是剩下的实参
    a,b,c,d,*_ = lis  # 以解压缩的方法取出想要的值
    print(a,b,c,d)

(2)可变长实参

def hanshu(*lis):
    print(max(lis))
lt = [1,2,3,4,5,6]
res = hanshu(*lt)  #   * 相当于解压缩,也就是把lt内的元素一个一个取出来传给形参
posted @ 2019-09-19 15:20  BigSun丶  阅读(139)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