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衫

孤独而又厉害的创业者...

   ::  ::  :: 联系 ::  :: 管理

这是一篇给技术人员阅读资料文献。

 

聚合支付犹如水分子汇聚起来的云层。是市场驱使下形成的一种现象。

 

背景


 

  • 随着境外交流的密切,跨境支付的场景越来越具体化,游客,境外商家境内收单,移居华人等,都让支付渠道变得越来越具体化。
  • 目前主流支付渠道,根据交易额,交易频率,大致统计:支付宝(45%),微信(45%),银联(10%)
  • 海外聚合支付的交易,从数据统计上看,特点是:单笔交易金额高,频率低。

 

基本软件组成结构


 

聚合支付的基本系统结构,下面是分模块阐述(不是优先级,技术细节不展开讨论):

  • 商家应用:钱包,收款码,POS机,代理商系统,营销,APP等
  • 内部应用:运营平台(报表,统计,监控),清算,风控,用户管理(费率等)
  • 支付网关:对接支付渠道,不同产品提供网关支持(下单,退款,查单等)
  • 风控中心:规则控制
  • 会计对账:纠错,清分,对账,分润,计费
 
举个实际支付例子,和国内的支付场景在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差距:
 
 
由于,90%+的华人境外国内支付方式,主要使用微信支付宝
所以,这一篇,主要是讲述,支付宝和微信中,两个不同的公司的理念。
 
 

理念


 

支付宝:是以银行的系统化体系要求自己的。他本身,其实就是一个不被承认的“银行”。
微信:支付体系只是本身的一个服务。本身专注于社交

 支付宝

支付宝和淘宝,从法律上讲,没有任何关系的。支付宝目前,是一家15年+的支付公司。
由于国内环境的复杂性,他没有走向paypal,或者stripe,paypal的道路,只做支付。
为了更好的生存,它把自己变成一个庞然大物,把自己变成一家非常夸张的“银行”。
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银行有的业务,支付宝哪些没有?贷款?存款?利息?转账?信用透支?
甚至额外多出来的,生活服务:火车票,电影票,充值话费等。还有一直在愈挫愈勇的社交尝试。
非要说的话,“贷款买房”还是不行的。但是在这几年的国内,其实有好多商户,从支付宝低息贷款。
用于商户运作的业务,由此甚至催生了一批公司。

 微信

微信其实是一个移动社交APP。不管你承认与否。微信的战略上一直是这样子的。
它为了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交的巨头。
做公众号内容载体,做游戏,做账号体系,支付,电商,社区,生活服务,全部都融合进来,只要常用的功能。
到前年出的小程序,小游戏。都是为了社交做基础服务。
支付,本质上,只是微信的服务功能。
一直在做的贷款,也承包给第三方,所有认为风险的,都承包出去。例如,第三方资料审核。
 
 

支付体系细节


 

支付退款逻辑。按照我们理解的逻辑。
 
支付退款流程:
支付1000CNY,实时去购汇200AUD(汇率假设是5)
 
对于支付宝:按照即时汇率进行换汇,后面标记出来的订单也是20AUD。但是会标注出来CNY多少钱。
 
对于微信:按照即时汇率立刻给你换汇,但是标记出来的订单,就是金额CNY100。当你退款的时候,再实时购汇回来。 
也就是说,如果在早上,1000CNY购买一件商品的时候,如果下午不要了。
由于汇率波动了,你只能退回997,或者退回了1000。但是结算的金额里,多了3CNY。
也就是,从支付,到退款,都是实时再购汇回去。涉及到的换汇模块风险,退款反洗钱这一块,转接给银行。
 
这个逻辑我想了好一会儿,才搞明白。背后映射出来的是这两个支付渠道的理念。
也就是支付真的是微信的一个服务而已,微信是希望把风险转接到银行那边,做好社交服务本身。
而支付宝是把自己当作了“银行”,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
 
这个理念,也会影响到这两家公司的投入,市场运营等一系列战略策略。中间的投入,还有差异,不是一下子就能同质化的。
各位在支付行业中深入的同学,应该能感受到更明显一些。
 

最后


 

一个在海外支付行业深入行走了3年的同学。
如果有第三方支付的问题,可以找我咨询讨论。
posted on 2019-04-08 12:31  yanshanLove  阅读(2727)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