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笔记

一、金融危机的干燥火种从何而来?

这本书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把金融危机当作一场火灾来描述。所以,三位救火者在十年后反思这场危机,首先要分析的,就是金融危机的干燥火种从何而来?

0x1:次贷危机的起源

三位作者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不是银行系统出现问题,而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行业不负责任的放款行为。

它重演了历次金融危机的固有模式:从狂热到恐慌,再到崩溃。不同的是,现代市场更复杂,金融恐慌更难预测。这场危机背后,还有一些深层次的潜在因素。

  • 首先就是借贷非常疯狂。

可以说,这场危机就是从疯狂的借贷开始的。从2001年到2007年,借款人不断大量贷款,贷款人不断大量放贷。

在金融市场繁荣时,看起来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理性的。不管多贷款还是多放贷,都有钱赚,还没有风险。但是,一旦有风吹草动,大家信心就会动摇,迅速表现为市场恐慌甚至崩溃。

  • 第二个就是杠杆率太高。

在这场危机开始之前,由于连续超规模放贷,也没有充足的抵押物,不管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的金融公司,实际上已经处于高杠杆率状态,风险极高。最麻烦的是,大部分杠杆贷款,是以流动性很高的短期债务形式存在的。

为什么说很麻烦呢?这涉及到传统存贷款模式的脆弱性。如果大家把钱存到银行,是随时可以取走的活期存款,而银行却把存款作为中长期贷款放出去,一旦储户集中到银行提取存款,银行手头可以使用的资金就不够,会引发挤兑。

除了银行,对其他基金公司、放贷机构也是一样。整个金融业,一直比较忌讳的,就是“短存长贷”。因此比较稳健的资金运营,就是做好各种资金和贷款之间的“期限转换”,通过合理分配资金的投放和贷款,既争取尽可能多的收益,也控制最大的风险。

那传统的银行怎么避免发生挤兑呢?美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多种限制银行经营风险的监管要求。

  • 比如银行自有资本金的充足率,要求在8%-10%之间,如果自有资金不足,就不能做更多存贷款业务
  • 再比如,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确保储户存款不会受损失。

但很不幸,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受利润的刺激,华尔街上很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利用政策漏洞,大量发放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

  • 这就涉及第三点,监管缺失。

按理说,当这些违背金融常识的异常放贷行为集中出现,如果金融监管机构足够敏感,及时作为,这类金融风险其实不难被监管,比如传统的商业银行,就很难这么办。

但遗憾的是,在2008年之前,华尔街通过种种金融创新,把这些高风险的次级贷款,层层包装为一种金融衍生品,掩盖了次级贷款中的金融风险。

这就是后来引发巨大争议的“影子银行”问题。在这个领域,相关监管立法严重不足,也就没有人贸然出面,打击这种热火朝天的金融创新。

于是,疯狂的借贷导致杠杆率越来越高,而本来应该阻止疯狂借贷的监管却缺失了,祸根就这样被埋下。

0x2:次级贷款如何泛滥

除了宏观整体的金融体系视角之外,从微观的层面看,尤其是普通家庭抵押贷款债务飙升,导致美国当时债务迅速增加。

作者分析认为,其中关键因素,就是围绕居民家庭的房地产贷款,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形成了次级贷款债务链条。这些次级贷款经过金融创新的层层转化,最终变成规模巨大的“有毒资产”。

什么是次级贷款呢?通常是指“次级抵押贷款”,也就是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收入水平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说白了,就是中低收入人群因为买房或消费而获得的,审核不那么严格的贷款。

为什么这样风险更高的贷款,会在2008年前的美国大量出现呢?这和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有关。2001年,美国经济出现明显衰退,于是美联储不断调低利率,希望刺激经济增长。

结果,美国经济有所复苏,但美国住房市场动静更大,在历史性超低利率刺激下,出现了新的繁荣。请注意,这并不是美国人突然变得更有钱了,而是美国的房地产信贷,出现了重大变化。

大量美国中低收入人群,获得了低首付贷款买房的机会,而且,房贷利率低,获批也很容易,这就产生了巨额的次级贷款。

其中最大的变化,是首付比例不断下降。最初首付20%,降到10%、5%,甚至后来的零首付。大量信用不足的人群,只需要每个月还相当于租房成本的贷款,就可以住上自己的房子。听起来,这不是挺好的吗?

但如此放任次级贷款的结果,就是美国居民家庭的债务快速上升。相关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7年,美国家庭的抵押贷款债务竟然飙升了63%,家庭债务上升速度,远快于家庭收入增长速度。

很多未来收入增长不稳定的中低收入家庭,一旦遭遇收入减少或者失业,他们就将不得不停止还款。

既然风险这么明显,那些随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应当着急了吧?但在2008年前,这些贷款机构反而继续发放次级贷款,这就有点反常识了,为什么呢?

0x3:贷款机构如何转移风险

原来这些贷款机构早就把风险转移出去了。他们有一个预期,那就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会继续繁荣。这些贷款机构在发放贷款时,把贷款人买的房子作为抵押物。因此,只要预期房价不会马上下跌,即使贷款人违约不还款了,贷款机构也可以卖掉被抵押的房子,还上全部贷款,风险基本是零。

贷款机构当时还采取了一个行动,他们在发放贷款后,立即把抵押贷款重新打包,设计成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当时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短期投资回报很好,深受市场欢迎。因此对贷款机构来说,发放越多的次级抵押贷款,就可以转化包装更多可交易的衍生产品。

如果问题只停留于此,后来的麻烦也不会那么大。眼看着这种衍生品交易火爆,后来又出现了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更受人们追捧。

就这样,从放宽贷款条件,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再到设计复杂的次级贷款支持证券,进而设计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看起来每个环节都把风险推到后面了,都可以赚钱,但是却把大量风险堆积到金融衍生品上。

如果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这个循环就可以良性运转。但事实表明,从2001年开始,连续多年的房地产繁荣,不仅吸引了美国中低收入人群不切实际地贷款买房,连从事抵押贷款的经纪人,以及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忍不住把自己的钱投入房地产。

此时,美国上下实际上陷入了一厢情愿的投机狂热中,市场理性不复存在,只需要一个火星,市场上的干柴就会被点燃。

果不其然,2007年7月9日,第一个火星就来了: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冻结三只持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金。

这个消息立刻引发市场不安,这表明次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正在贬值,银行开始囤积现金。

一些惊慌失措的投资者,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赎回持有次级贷款证券的基金投资,挤兑也开始出现。更多基金不得不冻结赎回,这又引发新的恐慌,这场巨大金融危机的第一束火焰,就此出现。

可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挤兑所引发、蔓延至整个体系的信心危机。挤兑是因为恐慌,而恐慌,来源于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上涨,但它终究是不可持续的。

0x4:总结

  • 1、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不是银行系统出现问题,而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行业不负责任的放款行为。在疯狂借贷,高杠杆率,还有监管缺失下,祸根就此埋下。
  • 2、在危机全面爆发前,美国债务迅速增加,尤其是普通家庭债务急剧增加,主要是买房导致的抵押贷款债务飙升。
  • 3、从放宽贷款条件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再到设计复杂的证券和金融衍生品,大量风险层层堆积,一点火星就能引发冲天火焰。

 

 

2、次贷火焰如何蔓延为金融火海?

结合三位作者的梳理,这场金融危机从第一束火焰出现,到火势蔓延,再到烧成一片火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从2007年8月到2008年10月。

那么在整个过程中,次贷火焰如何蔓延成金融火海?有哪些值得警惕的关键转折?为什么在关键时刻,美国的监管者无法阻止灾难扩大?

0x1:起火时期:次贷危机爆发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起火时期,是从2007年8月到2008年3月。

在这个阶段,次级贷款引发的风险开始爆发,但当时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灾难已经开始,美国政府也没有及时介入。

昨天我们谈到,2001年至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热度过高,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在华尔街倍受追捧,但系统性风险也逐渐显现。

2007年7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冻结三只持有美国部分金融衍生品的基金,暂不让投资者赎回。因为这家银行看到衍生品交易价格下跌,持有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基金价值也在大幅缩水,投资者在大量赎回。

巴黎银行这一重大举动,当时引起了部分投资者担忧,但是没有立即触发政府介入。作者解释说,这是因为如果一有危险苗头,政府就习惯性进行援助,不仅有道德风险,还有可能鼓励更多投机行为。

不过作者也指出,从历史经验看,早期政府介入的力度不足,比反应过度的代价更大,危害性也更大。

对此,研究大萧条的专家伯南克曾分析认为,一个怯懦的央行行长无所作为,只会让大萧条不断走向深渊。也就是说,监管最好要及时介入。

伯南克所说的,其实是欧美的中央银行,从19世纪末开始形成的一个共识:当金融危机出现时,中央银行要立即慷慨放贷,确保市场流动性,尤其是要放贷给经营稳健、能提供优质抵押品的机构;同时利率要高,确保贷款给真有需要的机构。

那为什么伯南克执掌下的美联储整体,盖特纳主导下的纽约联储银行,都没有在2007年8月出现危机苗头时,就大量放贷,去缓解市场流动性呢?

作者在书里有一个重要的解释,资本主义依赖于“创造性破坏”,金融市场也是这样。让金融危机持续一段时间,并不是坏事,这有利于清除金融体系内的杂草,提高金融体系的韧性。也就是,让子弹飞一会儿。

当时,他们三人没有在危机初期就出手,就是不想向外界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好像政府会支持任何陷入困境的大公司。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次级抵押贷款衍生品不再受追捧,华尔街开始出现一种“大肠杆菌效应”。就像有人吃肉感染了大肠杆菌,于是大家都不再吃肉,甚至不吃任何东西。当时,投资者也好,债权人也好,就是这样,全都回避所有类别的金融产品,无论这些产品是否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

可是金融市场就是这样,当恐慌开始传染,就会迅速发酵。这些金融风险的零星火苗,很快就烧起来了。而这个时候,有关监管的争议还在继续。

0x2:蔓延时期:投行贝尔斯登倒闭、房利美和房地美告急

然后就到了第二个阶段,蔓延时期,从2008年3月到2008年9月。最先出现的典型标志是投行贝尔斯登倒闭。

2008年3月,金融市场的恐慌,已经逼迫美国总统布什出面讲话,试图让民众重树信心。但保尔森当时仍然建议布什,不要透露会有紧急救助计划。因为有的机构不必救,也可能救不过来。

果然,2008年3月14日,有85年历史、资产规模达4000亿美元的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就宣布倒闭。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中倒下的第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一时震动世界。

但是在三位作者看来,贝尔斯登是自食其果。因为这家机构一直不把限制商业银行的规则约束当回事,长期高杠杆运营,公司有大问题的危险信号,早在2007年8月1日就出现了。

此时,必须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原则,开始起作用。美联储容忍贝尔斯登公司倒下,但不敢完全放任不管。

因此由美联储出面,说服华尔街巨头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总价2.3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同时,美联储提供300亿美元贷款,用来对贝尔斯登的后续运营,还有债务问题进行处置。

事实证明,美联储对贝尔斯登破产重组的干预,让市场暂时平静了下来。虽然当时这一举措备受争议,不过最终受益的是美国政府,贝尔斯登并未从中获益。

但还没等他们松口气,更大的麻烦就来了,也是这一时期的第二个标志性时间。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房利美,和美国政府赞助的企业房地美顶不住了,要知道,这可是两个政策性贷款机构。

截止到2008年7月,这两家机构持有,以及担保的抵押贷款债务,超过5万亿美元,它们的资产规模是贝尔斯登的好几倍。如果它们也倒闭,华尔街金融体系必然崩盘。

所以,出手救助它们,没得商量。不过,可以商量的是如何救:直接给贷款是一种方式;通过注资,由政府接管是另一种方式。

最终,保尔森提出的方案,是政府注资,然后接管,既缓解这两家机构的资金压力,同时进行业务重整,强制监管。

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很快就发现,这两家公司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同时内部存在做假账等问题。于是在得到国会授权后,美国财政部向这两家机构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同时进行强力整顿。虽然这令两家公司的声誉受损,但最终避免了倒闭的命运。

0x3:火海时期: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

前两个阶段看起来已经很严重了,但最困难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火海时期,次贷危机在2008年9月和10月全面爆发。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华尔街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市场变成一片火海,逼迫美国政府必须出重手救助。

在作者看来,从2007年8月算起,这场金融危机持续一年后,雷曼兄弟才破产倒闭;但在公众眼里,这场危机是从雷曼兄弟倒闭开始的。这是专业和非专业的认识偏差,也表明雷曼兄弟公司的系统重要性。

在全球投资银行界,雷曼兄弟公司一直是耀眼的存在。从1850年创立以来,这家投行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了158年,经历过华尔街的多次危机考验,在2008年它的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美元,是贝尔斯登的1.5倍。在美国人眼里,雷曼兄弟几乎是不可能出事的金融机构。

但就是在2008年这场危机里,雷曼兄弟因为深度介入房贷衍生品交易,冒险使用过高的杠杆率,债务累积超过6100亿美元,公司严重亏损,股价暴跌。

根据此前救助贝尔斯登的方式,伯南克等人出面,试图寻找可以收购雷曼兄弟公司的买家。但这一次,谈判进展并不顺利。

9月15日,走投无路的雷曼兄弟公司正式申请破产,这也是美国历史上企业规模最大的破产申请,这一事件的负面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它产生的冲击首先是在金融业。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巨头,花旗等商业银行,还有美国国际集团等保险巨头,纷纷陷入融资、交易困境。投资者大量赎回资金,挤兑现象也此起彼伏,华尔街股市累积下跌50%以上。

随后波及到产业界。最有信用的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它的商业票据也被迫延期,更多产业公司的融资被搁置,股价持续动荡。

最后,这场冲击波蔓延到全世界:凡是和美国金融市场有关的外国金融机构、产业公司,都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当时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中国人民银行、中投公司,也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避免更大损失。

可以说,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高峰事件,金融市场变成一片火海。面对严重危机,美国政府被迫出重手救助,伯南克、盖特纳和保尔森三人就此走向救火最前线。

0x4:总结

  • 1、2008年金融危机从第一束火焰出现,到火势蔓延,再到烧成一片火海,可分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从2007年8月到2008年10月。
  • 2、第一个阶段是2007年8月到2008年3月,次级贷款引发的风险爆发,但美国政府并未及时予以政策介入。
  • 3、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3月到2008年9月,金融恐慌开始重点爆发,投行贝尔斯登倒闭,房利美和房地美告急,政府开始介入。
  • 4、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9月和10月,标志性事件是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金融市场变成一片火海,美国政府被迫出重手救助。

 

3、救助危机经历了哪些复杂博弈?

0x1:不良资产救助计划

早在19世纪末,欧美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时,一般的救助模式是:中央银行多放贷款,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避免全面崩盘。

但在解决2008年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救火三人组并没有简单运用这一原则。因为这次危机和以往不同,它是市场在次级贷款还有相关衍生品上的大量投机,形成了巨额的不良资产。随着危机不断传导,很多大型机构将无法良性运转,甚至面临倒闭。于是,到底要不要放任它们倒闭,成了当时讨论的关键。

当时民众最大的批评是,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出了大问题,应当它们自己负责。但是,这种批评忘记了大型机构的倒闭,会带来连锁反应。

而且,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民众的心理恐慌,还有信心缺失。凡是跟抵押贷款有关的证券化产品,以及持有这类证券化产品的公司,投资者一概回避。

在总结了大投行贝尔斯登的救助例子,还有雷曼兄弟的例子后,救火三人组觉得,要想救助更多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必须得到更大的授权,采取更大的措施。

于是,在2008年春季和夏季,保尔森一边代表美国财政部提出不良资产救助计划,频繁在白宫和美国国会之间沟通;一边和伯南克、盖特纳处理两起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华盛顿互助银行和美联银行。

最终,美联储、美国财政部、美国国会,三方逐步达成共识,针对这场不良资产导致的危机,采取“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用多种方式救助危机。

2008年秋季,美国国会批准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救助金计划。对救火三人组来说,如何用这笔钱减少系统性金融风险呢?

  • 首先,他们向碰到困难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直接注资。这和美联储面向全市场释放流动性的做法不一样,政府通过注资,可以直接介入或接管出问题的金融机构。
  • 然后,美联储联合全球主要央行,采取了一项集体行动,大家协调降息0.5个百分点。虽然联合降息的效果没有立即显现,但全球各央行承诺放松货币,市场将不再对流动性恐慌。
  • 紧接着,救火三人组推动那些美国政府注资的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比如,凡是有严重不良资产问题的机构,CEO的薪酬必须进行严格限制。
  • 最后,美国财政部以优先股的方式进行注资,同时约定股息率在5%到9%左右。这表明,政府注资是为了缓解公司的资本压力,而不是真的长期介入金融机构的日常管理。只要这些机构的运营情况好转,私人资本可以随时重新取代政府资本。

通过这些约束条件,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得以推进。但很快他们就发现,7000亿美元的预算不够花,他们还需要6800亿美元进行救助。

这进一步引发了公众质疑,民众担心政府需要花的钱是无底洞。声称让高风险金融机构破产的人又多了起来。

经过仔细甄别,尤其是考察各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之后,保尔森邀请了9家重要金融机构的CEO到美国财政部开会,期望这些机构接受3%左右的财政部注资。

这是全面落实救助计划的关键,没有政府注资,就不会有政府担保。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要想活下去,实际上没有选择,只能接受财政部注资,也就是加入到不良资产救助计划中来。

结果消息一宣布,2008年10月13日,华尔街股市道琼斯指数上涨936点,创下当时最大单日涨幅;10月28日,道指再次上涨889点,涨幅10.88%,之前的股市暴跌止住了。

趁着这个机会,救火三人组继续推进救助行动,先后向近700家小型银行注资,这也让整个银行体系趋向稳定,减少了市场恐慌。在这场政府与民意的博弈中,政府的救助计划初见成效。

不过,救助计划的效果毕竟还需要时间显现。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依然乏力,全国有近200万人被裁员,个人欠款、企业欠款比比皆是。民众困难又加大了华尔街的问题,此时,两家超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出现生存困难。

2008年秋季,美国国际集团公布了巨额亏损,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实施不良资产救助计划。随后,美国政府决定向美国国际集团注资400亿美元,用来提升其信用评级和市场信心。

另一家遇到麻烦的金融巨头是花旗集团,它的资产规模可高达2万亿美元,是不是也要救助呢?

经过反复沟通,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动用200亿美元,购买了花旗优先股,股息高达8%,这就增加了花旗集团的资本。然后他们把花旗集团质量最差的3000多亿美元资产,与正常资产进行隔离,最后,为花旗集团90%的损失提供政府担保,用来避免整个系统崩溃。通过这些措施,外界对花旗集团的担忧也大大减少了。

0x2:摸清底细,推进压力测试

经过第一阶段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民众也看到了希望。紧接着,在2008年底、2009年初政府换届过程中,美国继续努力救助危机。

首先在2008年12月,即将离任的布什总统批准了一项计划,对出现问题的大型产业公司进行救助。出资人可以通过美国财政部,发放共计174亿美元的贷款。正是靠着这样的低价贷款,美国政府暂时接管了当时有严重债务问题的两大汽车公司:通用和克莱斯勒。

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总统,盖特纳也接替保尔森,成为新的美国财政部部长,伯南克仍然是美联储主席。这就确保了三人救助思路的连续性,奥巴马随后也向美国提交了新的发展计划。

但当时美国各金融机构的真实抗风险能力,恢复得如何了?要不要继续准备救助资金?大家其实还不知道。

于是,在2009年2月10日,新任财长盖特纳提出了著名的“压力测试”计划,也就是美联储和其他银行监管机构将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各大银行有足够资本,度过接下来的经济低迷时期。

但在当时,盖特纳只收获了一片嘘声,当天华尔街股市也以暴跌做出反应。不过幸运的是,奥巴马听懂了,盖特纳解决危机的新计划,是先摸清底细,于是坚决推进“压力测试”。

与此同时,伯南克在美联储大力推进新的货币政策。在利率下降空间有限的情况下,2009年3月,美联储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的激进货币刺激实验,通过投放1.75万亿美元,购买抵押贷款证券、美国国债,用来压低长期利率,抗击经济衰退。

三个月后,美联储公布了压力测试结果,那些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抗压能力,比公众预期的要好得多。在美联储确定的19家最大金融公司中,有9家拥有足够的资本来应对挑战,其他10家最多也只需要再补充750亿美元的额外资本,也可以免于麻烦。

通过这些救助计划,我们看到,经过市场震荡和政府救助,加上金融机构的自我优化,从2007年8月到2009年5月,在整整20个月的折磨之后,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没有再出现类似雷曼兄弟那样的倒闭事件了。

之后,加上连续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金融市场信心不断恢复,惊天动地的2008年金融危机结束了。美国政府机构,还有三人救火组,通过各种努力,制止了市场恐慌,并帮助大部分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避免了破产倒闭,这也说明救助行动是有效的。

时隔十年后,我们也看到,对那些涉及面广、利益牵涉复杂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仅靠市场自己是无法自救的,必须要依靠法定程序,启动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等关键资源,多样性地解决问题。

0x3:总结

  • 1、2008年秋季,美国国会批准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如何用好这笔钱,摆平金融系统存在的问题,平衡民众与政府的关系,成为救火三人组的巨大挑战。
  • 2、2009年初的政府换届过程中,美国做了三方面的努力,继续救助危机:一是对出现问题的大型产业公司进行救助;二是对金融机构展开“压力测试”;三是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制止了市场恐慌。
  • 3、复杂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仅靠市场无法自救,必须要履行法定程序,启动政治、经济和社会系统等关键资源协调解决。

 

 

4、灭火后反思了哪些金融风险教训?

0x1:结构性反思

从对金融危机的认知判断上看,我们要始终对它保持高度警觉。

在作者看来,金融危机永远无法完全避免,人的情感、行为不会一直保持理性,判断也不够精准,一定会有偏差。人类作为监管者,作为政策制定者,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误。而金融市场又严重依赖于每个人的情绪,而且,情绪还会传染。

这就让人们对金融风险的预测,变得极为困难。它有时符合理性逻辑,但更多时候受到意外因素左右,特别是受人的情绪左右。既然金融危机很难预测,防范应对也就不容易,我们更不能自以为是。

其次,从决策还有行动教训上来看,任何对金融市场的过度放纵,过多强调市场自由,可能都非常不利于风险防范。没有约束的金融市场走不远。所以,金融市场需要监管。

第三,从文化以及舆论方面来看,投机是金融稳定的天敌。在技术创新上,我们容忍冒险和探索,但在金融领域,却不能放纵投机。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相对于其他成熟市场经济体,比如德国、日本、法国、英国,在19世纪以后,金融危机往往是从华尔街开始。这和美国的经济实力上升有关,也和华尔街盛行投机文化密不可分。

投机最容易在监管不足的金融市场上野蛮生长,也必然在这样存在漏洞的市场上,演变为惊天灾难。

所以,对于华尔街、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来说,重新梳理并倡导可持续的商业价值观,从投机文化向投资文化转变,从短期主义向长期主义转变,对于减少金融危机至关重要。

而要实现这种积极转变,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意见领袖,还有各类媒体,都需要重新自我定位,审慎地发声传播。同时,对于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持续吸取教训。

所以,重新思考2008年金融危机,从认知判断、决策行动、文化舆论这三个方面,值得反思总结的教训非常多。它再次提醒我们,金融风险无小事,你不得不多关注。

0x2:规范次级抵押贷款体系

好,刚刚我们说的主要是金融行业的整体结构性反思。那么回到微观层面,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次级抵押贷款机构不负责任地大量放贷,又进行了大量杠杆交易,结果一发不可收拾。

从这个角度来看,和房地产有关的次级抵押贷款,本质上是违背金融常识的高风险产品,应当有更加严格的监管。那些刺激这类房地产贷款大量发放的力量,也值得警惕。

为什么全世界的房地产抵押贷款,都会要求有一定比例的首付,10%到50%不等?就是因为房地产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贷款机构不仅要考虑房价上涨带来的景气,更要考虑房价下跌带来的亏损。

于是,贷款首付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防止房价下跌给放贷机构造成损失。所以,对未来房价走势越不乐观,贷款首付比例就会越高;即使对未来房价走势比较乐观,房贷这种长周期的金融产品,首付比例也不能太低。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次级贷款机构在2001年至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景气时期,始终乐观预期房价会继续上涨,从而不断下调贷款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直至零首付。这实在是非常冒险。

另一个推动次级抵押贷款快速增长的力量,是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切实际地鼓励更多中低收者,通过次级抵押贷款买房。

结果就是,这些人并不具备购买商品住房的经济实力,一有风吹草动或失业,还不起房贷,就会破产甚至流落街头。

长期以来,美国居民的自有住房比率,徘徊在50%-60%之间,这是比较合理的,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不多。在这些发达国家,买不起房的居民,可以通过廉租房等方式解决居住问题。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老布什、克林顿到小布什,这几届美国政府,都以提高居民自有住房率作为重要施政目标。美国人的自有住房率慢慢上升。然后经过2001年以后,次级抵押贷款快速增长,到2005年,美国居民自有住房率竟然接近70%的历史新高。

这个数字在政治上很有面子,但却超过了中下层居民的真实购买能力。大量次级抵押贷款,事实上被不负责任地发放,贷款首付和利率都很低。最终还是一时繁荣、无法持续,在危机中打回原形。

虽然只要有房贷,房地产就算是有金融属性的产品。但是,如果过度追求住房自有率,类似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悲剧,也可能会重演,这也是我们必须警惕的风险。

0x3:严格监管金融衍生品

之前我们讲过,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后,立即把抵押贷款重新打包,设计成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上交易。这就把这些贷款的风险,通过金融衍生品转移出去了。

那么,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论是你,还是监管机构,对那些复杂的高风险金融产品,要保持高度警惕。

前边我们谈到,房利美、房地美等放贷公司,不是不知道次级抵押贷款存在更高风险,但他们仍然大量放贷,正是因为这些高风险次级贷款,可以经过包装,转换成可交易的衍生证券。

只要房地产市场繁荣还在,这类衍生证券的短期交易价格就看涨,投机者就敢介入其中,博取短期收益。而这类明显不看长期的投机炒作,通常会加上几倍或几十倍的杠杆资金,这会让短期收益几倍、几十倍地放大。所以,这类衍生证券在2003至2006年,非常受华尔街的投资者和投机者追捧。

但是,当这类证券被炒热,风险也增加后,基于这类证券,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也被设计出来。麻烦就更大了。一般投资者根本看不懂,但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对冲基金,很乐于在这种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加杠杆冲浪炒作,风险也迅速累积。

十年后再反思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三位作者显然意识到,对于金融衍生品,监管机构并没有尽到监管职责。

在金融自由的浪潮下,那几年无论是美联储还是美国证监会,实际上对于这些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是过度纵容的。

这次危机也再次表明,当麻烦足够大,监管机构、政府部门也只能出面花大钱收拾残局,并遭受纳税人的严厉批评。既然如此,能不能切实从监管思维,还有防御体系上切实予以加强呢?

0x4:总结

  • 1、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从认知判断上,要始终对金融危机保持高度警觉;从决策行动上,政府介入应当及时而充分;从文化舆论上,要摒弃投机文化。
  • 2、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导火索,可以引发两个深入反思,一个是要规范房地产抵押贷款体系,另一个是要严格监管金融衍生品。
  • 3、对于那些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复杂金融产品,还有过度的金融创新,不论是你,还是监管机构,都要保持高度警惕。 

 

5、未来如何防御系统性金融风险

正如三位作者所说,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下一场金融危机会是什么样子。在我看来,这说的就是金融风险的必然性,也是金融危机的难以预测性。

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考验,美国从政府到市场都认识到,金融领域有很多监管空白需要弥补。比如,对高杠杆融资炒作的限制不足,对过度金融创新的敏感不足,对金融风险向“影子银行”转移的监管不足,还有美联储的紧急安全防护网覆盖不足,等等。

因此,建立更加坚固的系统性风险防御体系,就成为2008年后美国政府、美联储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这一防御体系构建得如何?它还存在哪些应急处理机制或资源欠缺?我们一起来看。

0x1:建立系统性风险防御体系

结合作者在书中的阐述,美国主导下的系统性风险防御体系,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风险限制,目的是减少整个经济体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首先来看第一个,企业融资。

在危机之后,伯南克和盖特纳认为,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企业降低杠杆率。因此,企业必须要持有更高流动性的资产。比如贷款公司必须持有更多现金,还有其他流动资产,减少对短期融资的依赖,以免发生新的挤兑。

同时,要严格限制大公司的负债率。对公司的风险承担、融资规模,需要有更严格的约束;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公司,尤其要严防因为负债过高而触发金融风险。

再来看第二点,衍生交易。

  • 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证券纪经商,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必须大幅下降杠杆率
  • 另一方面,要求具体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必须在公共交易所公开交易,不能通过私下谈判进行交易,这就降低了过去因为风险信息不透明带来的隐患。
  • 同时,新通过的相关法案还提高了杠杆交易的保证金,用来抑制过度投机。2008年,华尔街每天证券贷款高达2.5万亿美元,到2015年,这个数字就降到1万亿美元。

通过这些限制性监管,曾经给贝尔斯登、花旗等机构带来麻烦的一些高风险融资工具,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被清除,至今尚未出现。也就是说,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其实是可以管住的。

最后,我们再来看银行体系。

改革的核心是避免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倒闭。为此美国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推动相关监管立法。

在国际上,美国推动并达成《巴塞尔协议Ⅲ》,核心条款就是要求银行的最低资本金,也就是注册资金,提高为原来的3倍,大型银行提高为原来的4倍,加上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明确要求,全面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

这一点美国坚决执行,中国也主动参照执行。因为防范大型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是大家的监管共识,绝不能含糊。

在美国国内,要求最大型的银行持有比小银行更多的资本,降低运营杠杆,增加缓冲能力。再比如,明确要求一家银行的债务总额,不能超过金融体系的10%,这其实就是限制银行规模过大。

根据这个法案,美国还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它把各监管机构的消费者保护部门,合并成一个更大的新部门。你要赎回投资或储蓄的资金,要进行股东诉讼索赔,这个保护局都可以给你撑腰。

通过这些改革,美国防御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体系得到加强,减少了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型金融机构也持有更多高质量资本。

0x2:加强美联储、财政部的处置授权

不过,在三位作者看来,推行这些规则和监管,虽然可以提高政府,以及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能力,但并不能防止所有金融危机。

要防止金融危机扩大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财政部的财政手段,都需要加强。因为美联储干预危机的能力是受限的。这也是为什么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保尔森要先游说国会,批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

三位作者提出,当严重的金融危机发生时,既然不能指望市场自动恢复正常,那么美联储和财政部,就必须分别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上拥有更强大、更灵活的处置授权。

对美联储来说,必须提高紧急贷款授权,这种授权不应当临时向国会申请,而是从一开始就授权美联储,从而可以灵活使用。

但在三位作者看来,美联储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权限,现在仍受到很多约束。比如,要向目标公司放贷时,除了抵押品,还要进行更多信息披露。虽然这有利于增加美联储的放贷透明度,但也可能因负面信息披露过多,引发市场恐慌。

同时,美国国会还明确要求财政部,禁止动用外汇稳定基金进行担保的权力,另外还限制行政部门和美联储一起承担信贷风险。

所以,从总体上看,美国在2008年危机后,建立了更强的防范恐慌发生的保障措施,但在应对金融恐慌的应急权力方面,美联储和财政部的授权仍然较弱。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一线的危机管理者,如果没有获得国会授权,就不能注入资金,不能为债务担保,也不能购买资产。

因此,如果不是在2008年危机之前,美联储有足够的降息空间,还可以采取量化宽松方式放松货币;如果当时美国联邦财政赤字不只占美国GDP的1%左右,那么2008年的危机处置不会那么顺利。

所以他们坚持建议说,趁现在危机平息,应当继续进行改革,填补防御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和授权空白,积极应对未来新的金融危机。

0x3:整合金融分业监管体系

在具体的防御体系、监管授权之外,三位作者最终的反思建议,指向金融分业监管体系,这一根据不同业务、机构主体进行监管的体系,在美国长时间运行的。那么,应当如何优化改进?

这就涉及过去100多年里,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多次反复。1929年大萧条之前,传统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是合在一起的。但这导致风险更高的投资银行出问题时,稳健运营的商业银行也会被拖累。

因此根据美国的《1933年银行法》,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要分开由不同的机构监管,监管遵循的规则也不一样。但2008年危机表明,金融分业监管会形成监管真空。

努力减少各金融监管机构的问题,就很有必要进一步改进金融监管体系。比如之前提到的,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就依法进行了合并重组。但更多金融分业监管,如何更好整合,显然是个巨大的工程。

同时,美国复杂的政治经济生态,也对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以及应急授权形成阻碍。因此三位作者呼吁:考虑到美国金融体系,还有美元的重要性,对美联储、财政部的应急处置授权,能否更大一些呢?这个问题尚待讨论。

0x4:总结

  • 1、美国主导下的系统性风险防御体系,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风险限制:一是企业融资,二是衍生交易,三是银行体系。
  • 2、要防止金融危机扩大化,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都必须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手段上获得更大授权。
  • 3、要避免金融分业监管产生的问题,努力减少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重叠和地盘之争,就很有必要。

 

6、思维脑图 

 

posted @ 2022-02-05 08:25  郑瀚Andrew  阅读(5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