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的”近敌“

一、佛学的”四无量心“

近敌。这个词来自佛学,英文是“near enemy”。

古代思想家对人类情感的思考和体验比现代普通人要精致和深刻得多。在“近敌”这个概念面前,你会发现那些整天只会呼喊“给和平一个机会”、“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手都是粗俗的人。有了“近敌”这个眼光,你也许能学会做一点更高级的思辨。

佛学中有个概念叫“四梵住”,代表四种修行者应有的美德。如果你发愿要学佛,你就要终生做到这四个美德,或者说心境。四梵住也叫四无量心、四无量观,大约意思是要把这四种心境无限扩大。

这四个美德是

我理解它们共同的意思是要以平等和无我的精神去对待世间的众生。这是非常高的要求,不但不容易做到,而且很容易走偏。美德的“远敌”是各种坏的情绪,你很容易识别。而美德的“近敌”,则是各种跟美德非常相似的情绪,容易让你混淆。必须学会识别近敌,你才能掌握真正的美德。

到底什么是“慈、悲、喜、舍”呢?各家有各家的解释,但是我觉得英文世界的解释好像比中文世界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一点。我们以前讲过《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我们知道现在英文世界有很多人对佛学的钻研还是比较有功夫的,而且因为他们去除了佛经中的超自然成分,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

 

二、慈(metta,Lovingkindness)

意思是对他人有一颗关爱之心,希望别人好。

慈大约相当于现代人说的“爱”,但是特指那种“大爱”,也就是孔子说的“泛爱众而亲仁”的那种爱。

慈的远敌(far enemy),也可以说是反义词,是恨。作为一个修行者你不能仇恨别人,更不能仇恨社会,这没啥可说的。

慈的近敌,是贪。意思是特别的爱、有条件的爱、自私的爱。

  • 老师对学生的爱,和你对你女朋友的爱,存在某种区别。
  • 你对你女朋友的爱,和你对冰激凌的爱,似乎也存在某种区别。

“近敌”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找到其中的区别。

如果你爱一个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对你有好处,那不叫慈,应该叫贪。贪是有条件的,慈是无条件的。

  • 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慈,当然也有的人是贪,他们把学生的成绩和自己的名誉和绩效挂上钩
  • 我们对冰激凌的爱属于贪
  • 你对你女朋友的爱大约二者成分都有

佛陀教育我们要慈不要贪。

  • 如果一个老师帮助学生是为了什么特别的好处,他应该反思自己到底是慈还是贪。
  • 如果你对一个人好是为了从他身上得到未来的回报,你应该反思自己动机的纯粹性

 

三、悲(karuna,Compassion)

意思是对别人的苦难的同情。

悲的远敌是残忍。残忍的人看到别人受苦不但不同情,反而还引以为乐,这种人离美德太远了。

悲的近敌,是可怜(pity)。可怜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有的人看到比如说一个非洲国家的黑人孩子在受苦,说你看非洲多乱啊!幸好我不是非洲人!这就是可怜。同情是把自己和他人联系在一起,可怜却是把他人和自己给间隔开:你很可怜,但是不关我的事。

悲的另一个近敌是绝望(despair)。绝望是对别人的痛苦已经感同身受到了让自己产生不良情绪的程度。医生对病人应该讲悲,但是你还得保持冷静、还能解决问题才行,你不能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啥也干不了了。

 

四、喜(mudita,Sympathetic joy, Appreciation)

意思是看到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

喜的远敌是嫉妒。你快乐所以我就不快乐,我就不允许你快乐,这显然是一种不良情绪。在佛学看来,嫉妒是把自己和别人分隔开来了:如果你把那个获得好运的人看做自己的亲友,你大概就不会嫉妒他。

而喜的近敌,恰恰是只为自己人感到快乐。中国队赢球了举国欢庆,这体现了爱国主义:你看我并不是只在乎我自己升职加薪和我家小孩的考试成绩,我还在乎国家!

可是日本队在世界杯上赢球,难道我们就不应该为之高兴吗?难道日本队的进步不也代表了亚洲足球的进步吗?那推而广之,难道比利时队赢球不也是足球这门技艺的发挥吗?不管谁赢球,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世界杯的成功举办而欢呼呢?人说“学佛乃大丈夫事”,大人物得有点这样的气度。

 

五、舍(upekkha,Equanimity)

意思是是平和。

舍是非常高级的修养,意味着你对世间万物有一个平等的接纳态度,我理解这是上帝的视角。你看到两国交兵不会特别支持其中一方。两人争斗,哪怕其中一人是坏人,你也不会特别痛恨他,你会怜悯他。你不再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美与丑在你眼中是平等的。

舍的远敌是焦虑和贪婪。如果你强烈地喜欢或者害怕某些东西,那当然就不是舍。

舍的近敌,则是冷漠。如果你学佛学到了对世间事物漠不关心的地步,认为一切都是梦幻泡影,所以这个世界爱咋咋地,我根本不在乎,那也不对。其实你这个冷漠的背后还是害怕,你是不敢直面世界。

真正的舍,是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舍不是既不管好人也不管坏人,是既帮助好人也挽救坏人。

 

六、识别生活中的种种”近敌“

你看美德和近敌之间,是不是只有微妙的差别。但“近敌”这个概念不一定只能用在美德上,生活中有各种相近、但是事实上非常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一旦不注意就会跑偏。

比如做个互联网产品,你应该追求的目标是“对用户有用”,而“对用户有用”的近敌,是“让用户上瘾”。

再比如考核,你应该追求的是“取得好的业绩”,而取得好业绩的近敌,是“刷分”。

《生活黑客》的作者里吉尔显然非常喜欢近敌这个概念,在书中列举了各种近敌关系,

  • 没有优先级的效率是效能的近敌
  • 财富是满足感的近敌
  • 数量上的极少是极简主义的近敌
  • 自我量化是自我知识的近敌
  • 引诱是关系的近敌
  • 工具化的哲学是智慧的近敌

类似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很多,

  • 过分的乐观是希望的近敌
  • 自得感是价值的近敌
  • 没有自由发挥的严格是自控的近敌
  • 不敢与他人靠近是感情独立的近敌
  • 杂乱无章乃至于拖延是创造力的近敌
  • 越过人与人的界限是友善的近敌
  • 过分的理性主义是智慧的近敌……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想要做个真正的好人,那是真不容易啊。

 

posted @ 2022-01-29 07:42  郑瀚Andrew  阅读(32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