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笔记

一、引言

有关“中国经济未来会怎样?” 这个主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本书,

对于张五常和钱颖一两位华人经济学家,如何具体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制度转型,你应当有了基本了解。那么,站在中国之外,从全球经济的大视角来看,中国经济究竟实现了哪些突破,还面临什么挑战?除了看华人经济学家的分析,我们也有必要听听国际经济学界的有关研究。

同时,中国过去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不能想当然地以为,中国经济的一切增长都是从1978年开始的。我们也需要了解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中国经济的情况。

基于外部视角和整体分析,我对比了很多著作,最终选择了这本经济学教科书,《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第2版)。这本教科书的中文版出版于2019年,之前在2006年还出过英文第1版,都广受欢迎。作者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巴里·诺顿教授,他长期专注于中国经济研究,编辑出版过很多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论文和专著。

0x1: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

这本教科书很厚,中文版62万字,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专门作序推荐,认为极有价值。仔细读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本书内容的完整性。全书共分为七篇、21章,脉络清晰、主体突出

首先,作者用一篇、6章的小篇幅,概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和1949年之前的经济遗产,并对1949年至今的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概述。

接着,作者用五篇、14章的较长篇幅,分别从增长与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城市经济、中国与世界经济、宏观经济与金融,这五个主要方面,对中国经济展开了全景式分析。这也是全书的主体部分。

最后,作者从环境与可持续增长的角度,展望了中国未来。作者提醒,在环境没有进一步恶化之前,中国有机会改进决策争取更好的发展。

因此吴敬琏先生说,这本著作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全面而不乏深刻见解的解读,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见解”。钱颖一教授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20篇述论的文集,每一篇可以单独阅读,合起来就是关于中国经济的完整概括。

所以,能有这样一本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完整教科书,无论对外国人还是对你我,都很重要。

二是作者立场的中立性

虽然作者明确表达了他对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立场,但在全书各章节的论述里,对中国曾经长期实行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以及中国不同于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等问题,他都没有采取简单标签化的论断,而是尽可能中立陈述历史事实。

特别是在讨论一些有争议的经济问题时,比如中国的投资、人口、财政等问题,作者努力基于扎实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尽可能向读者提供平衡多元的视角,避免过度偏激。

三是研究分析的建设性

对一位国外学者来说,从发达国家的视角,很容易对中国经济提出批评,甚至指手划脚,这是不少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经济问题时的通病。

在这本书里,对于中国经济体制的一些结构性症结,经济领域的种种顽症,诺顿教授也常常直言不讳。但他更关注的是,每个具体问题有没有合理的解决方法,解决方法是不是符合中国现实。

比如,在充分肯定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和成就之后,他也指出农村公共服务长期缺失,农民逐步外流破坏了农村的基础。但他同时也提醒,下一阶段城市化和商业力量,会在农村逐步渗透。

所以,基于这本教科书内容的完整性,立场的中立性和研究分析的建设性,我认为,它值得关注中国经济的所有人仔细读读。而且作者通过完整分析中国经济70多年来的演变,直接回答了“中国经济未来会怎样”这个重要问题。

诺顿教授认为,虽然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很多,但好消息是,中国有资源也有能力,去适应下一阶段的挑战,中国有可能取得成功。

正如我们之前谈到的,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有关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逐步成为国际经济学界的一个核心课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这种趋势也可以说有好有坏。

  • 好处是关注和研究的人多,说明中国重要,许多中国经济实践,有可能被梳理总结为新的模式或理论,无论对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有更好的参考价值。
  • 但坏处也在于,人多嘴杂,大家的视角不同,运用的数据和事实不一样,结论很可能完全冲突。这有可能会让你眼花缭乱,对你的定力是考验。

同时,中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确实有很多新的摸索,完全用已有的经济学理论去强行解释,你也会发现,可能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因此,如何既学会从外部视角看中国,又尽最大可能保持对中国经济现实和基本经济规律的认知定力,对于你和我,都是新的考验。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里·诺顿教授作为一个美国经济学家,能以最大的学术诚意和中立性,全面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就更值得我们尊重。

0x2:本书的几个核心关注视角

那从这本教科书里,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价值的启示呢?我认为,你可以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这本书:

  • 第一,历史的视角。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经济究竟经历了哪些重大变化,形成了什么样的发展基础,同时存在哪些重大挑战,为什么说从1978年开始,中国必须进行经济改革开放?这部分经济历史,已有不少历史结论,但很多人属于知之不详。从诺顿教授的外部视角,你会发现,他看到了这30年中国经济打下的部分基础,为之后改革开放所埋下的重要伏笔,这种梳理历史脉络的思路,值得学习。
  • 第二,全球的视角。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不是中国所独有?它实际上遵循着什么样的增长与发展模式?哪些有普遍性,哪些又有独特性,为什么被称为经济的“增长奇迹”?这其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他对经济“增长奇迹”的准确定义和对比分析。尤其是结合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等经济体,他看清了中国改革已经走过的路,也提示了即将要走的路。
  • 第三,辩证的视角。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为何会率先出现自下而上的改革突破?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有哪些关键因素推进了中国农业发展?同时又留下哪些重大隐患?这部分很重要,因为我们在此前的讨论中,重点说了农村改革的成就,但没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后来农村发展会碰到种种麻烦。
  • 第四,发展的视角。为什么中国的工业体系,可以在所有权并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和持续性增长?政府的产业政策与市场的竞争探索,又是如何相互适应并提升了中国产业的竞争力?这个问题涉及的发展争议,直到最近几年还在中国学界和决策领域发生。如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完整理解中国产业崛起的秘密,并看到那些重要而独特的产业竞争力,对我们非常重要。
  • 第五,未来的视角。作为深度参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为何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并避免其他新兴经济体普遍经历的麻烦?随着经济规模上升,中国能否在新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继续受益?这回到了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经济全球化主题。如果你还记得,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可能很难逆转,那么中国究竟如何在未来的全球化中恰当自处呢?中国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将如何变化?

所以,从这些多重视角,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相应的论点和论据。也正是考虑到作为教科书的完备性,诺顿教授在书中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事实、图表和注释。

 

二、中国改革从怎样的经济基础开始的?

如果从国家层面说中国改革的起点,你也许会从1978年年底算起,一切经济巨变似乎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如果你经历过那个时代,你还记得你的1978年吗?

对很多人来说,1978年是全新的开始。为了接受稍好一点的教育,从小山村,搬到十几里外交通更方便的小镇上,开始在镇上的小学读书。因为家境贫寒,他们挤住在借来的两间小平房里;做饭用门口的蜂窝煤炉;多数时候能吃饱,但三四月份粮食青黄不接时,也得吃红薯干;除了咸菜和蔬菜,一两个月能用肉票买点肉吃;虽然冻不着,也没啥像样衣物;娱乐就是能到镇上看场露天电影。

这些就是很多中国人经历过的真实生活场景。诺顿教授的本意,是要向他的目标读者,那些大部分没来过中国、不了解中国的外国学生,做中国经济基本的背景信息普及。

对于经常谈论改革开放的你我来说,多了解这些信息,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发展,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是继承了1978年之前的各种历史遗产才开始的。

0x1:建国前的传统中国经济是怎样的?

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大国,但在经济学家眼里,其实1949年之前的中国,并没有出现快速的现代经济增长时期。为此,诺顿教授首先考察了三个历史时期的传统中国经济。

第一个传统经济时期跨度很长,从1127年直到1911年

在这从南宋到清末将近80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政治上是封建王权时代,在经济上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90%以上的人居住在乡村,数百年不变。

虽然这一时期中国的农耕能力很强,比如农业技术的“传统三要素”:选种、施有机肥和水利灌溉,从南宋开始中国就明显领先。但这种相对高效的传统农业体系,有赖于密集的劳动力投入。因此土地的单位产量虽然可观,但人均劳动力的产出却有限。

你可能会说了,当时也有连接周边乡村的初级商业网络,商贸不是也很发达吗?但是纵观历史,你会发现,当时有强制性的社会流动障碍,使得成规模的商品市场无法出现。加上封建王权更迭起伏,财政危机时有发生,经济和环境持续恶化,根本无力应对西方国家的挑战。

第二个传统经济时期跨度很短,从1912年至1937年

辛亥革命给传统中国提供了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契机,纺织等现代产业开始发展,现代运输和通信也带来了新机会,其中上海租界和东北地区发展最快。

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开始有了基本的经济发展框架,教育、农业、技术都有所起步。但就在中国现代化刚刚露出苗头之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经济、特别是工业化探索就此暂停。

第三个传统经济时期跨度更短,从1937年至1949年

在这12年里,中国连续进行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从经济角度来看,仅有部分军事工业和战时纺织产业有所发展。

为了支付巨额战争费用,当时的国民政府不断加印钞票,导致全面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经济基础被严重毁坏。

根据经济史学家麦迪逊的测算,1700年时中国的人均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然后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迅速下降;到1913年,中国人均GDP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0%;到1949年,进一步下降到世界水平的20%左右。因此,要说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真是绝无虚言的历史事实。

0x2:新中国初期经济取得哪些突破?

那么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在这近30年时间里,一个全新的中国经济又是如何重建起来的,有哪些重大突破,又有哪些缺憾?

从基本经济制度上看,诺顿认为新中国最大的变化,是放弃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农本经济”,也就是小农经济,开始通过直接的政府控制,也就是计划经济,发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联合体

这是非常重要的外部观察视角。当时新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通过对经济资源的集中统筹和计划分配,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重要战略。为此,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出现了四个重要变化:

  • 一是全面实行苏联式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指令经济”。政府机构从中央到地方,负责分配各种经济资源。
  • 二是企业全面国有化,重点发展各基础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化工业。经过近30年努力,也初步形成了工业体系。但企业之间的资源和产品调配,基本服从于国家计划或上级投资决策,不以盈亏作为评价依据。
  • 三是农产品价格被压低,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长时间的巨大让利。我们看看这29年里,全国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1949年是209公斤;之后随着农业生产恢复,到1956年上升到307公斤;但到1961年,由于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加上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又退回到209公斤;直到1975年再次恢复到307公斤。
  • 四是经济持续增长但消费严重不足,首先,从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看,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里,中国GDP从679亿元,增长到3679亿元,看起来不算差。但在这期间,中国的经济起伏比较大,整体经济不算稳定。其次,从具体经济部门的核算来看,诺顿教授认为,这一时期重点发展工业,中国工业部门的核算价格体系偏高,而农产品核算价格体系偏低,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速,实际上被夸大了。

所以诺顿教授认为,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虽然超越了过去一穷二白的破败状况,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但总体仍然欠发达。无论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难以为继。

  • 首先是农业发展十分艰难。由于耕地面积多年未变,而当时全国实行的集体公社和生产队制度,又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挥,再加上人口数量明显增加,导致全国粮食生产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情况日益严重:在这20多年里,农业劳动力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到1978年,农业劳动力相对于1952年增加70%左右。但是由于全国耕地几乎没增加,农村的隐性失业很严重。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安徽小岗村为先导,全国各地农村从1978年底开始,陆续实施土地包产到户,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艰难起步。这一点我们之前已经详细探讨过。
  • 其次是工业明显失衡。由于市场、技术、管理和资源等各方面的短缺或错配,初步形成体系的中国工业,在这20多年里增长并不稳定。在诺顿教授看来,中国当时将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却忽视了更适合中国发展的劳动密集型消费工业。因此,随着大量稀缺的资源投入,中国在东北等地创立了重要的工业基地,但这些工业资产的使用效益比较低,到70年代末,改革也刻不容缓。
  • 第三,服务业普遍低迷。1952年,服务业占GDP的29%左右;到了1978年,服务业占比下降到24%,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已经失衡,商业萎缩比较严重。比如之前提到过的餐饮业,由于市场被约束,加上食品供应短缺,餐饮业被全面国有化,规模越做越小。1952年,全国平均每676人对应着一家餐馆;到了1978年,全国平均8189人,才对应一家餐馆。所以你或许可以进一步理解,那个时候,外出吃个饭有多难。

整体来看,从农业、工业到服务业,从国家经济到民众生活,都出现了普遍的产业失衡和发展阻碍,因此到了1978年,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

0x3:总结

  • 1949年之前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并没有出现快速的现代经济增长时期,都只能算是“传统中国经济”。
  • 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超越了一穷二白的破败状况,建立了初步的工业体系,但总体仍然欠发达。
  • 实施近30年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20世纪70年代末,无论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改革刻不容缓。

 

三、经济“增长奇迹”是中国独有的吗?

你肯定知道,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说法,开始广为流传。

不过,我们在之前分享钱颖一教授的《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时曾详细谈到,他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不特殊,碰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也不特殊。对此,诺顿教授也持同样观点,他的的研究方法简单明了,通过对比中国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历程,得出两点重要结论:

  • 一是城镇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核心驱动力。这一点在中国的具体表现和实施路径有独特性: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结合紧密;另一方面中国没有把农民直接转变为城市居民。关于这一点结论我们明天再细讲。
  • 二是1979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GDP的结构变化,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曾走过的道路并无本质差别。尤其是和日本、韩国等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相比,中国验证了更多的增长普遍性。

这两点都是非常有启发的研究思路,今天我们结合诺顿教授的阐述,着重看下什么是经济“增长奇迹”,中国的经济“增长奇迹”又是否具有独特性?

0x1:历史上出现过哪些经济“增长奇迹”?

虽然我们经常听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说法,但是在国际上,它并非专门用来描述中国经济。实际上,这个词最早是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的总结。之后,也用于描述韩国、泰国,以及中国台湾等东亚经济体的增长。

那到底什么是经济“增长奇迹”呢?根据诺顿教授的定义,它是指在15年以上的时间里,一个经济体的人均GDP,每年增长能保持在6%以上

请注意,这个定义很重要,因为它的核心指标是人均GDP增长,这就意味着它不仅和GDP总量增长有关,还和同时期人口的增长有关。

按照这个定义,诺顿教授认为,历史上其实只出现过三次这样的“增长奇迹”,更巧的是,它们都出现在东亚地区。接下来,我们逐一来看。

  • 第一次“增长奇迹”,发生在1955年至1973年的日本。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起飞,虽然日本人口在这一时期也有增长,但GDP增长更快。在这18年里,日本每年人均GDP增长达到8%,令全世界惊叹。
  • 第二次“增长奇迹”,发生在1982年至1996年。几个东亚经济体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比如韩国每年人均GDP增长7.4%,泰国增长7.8%,中国台湾地区增长7.1%,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从增长延续15年的时间上看,这次“增长奇迹”算是刚踩及格线。很多人曾经假设,如果没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干扰,这几个东亚经济体很可能创造更大的增长奇迹,世界经济格局也会进一步改写。
  • 第三次“增长奇迹”,就是1978年以来的中国大陆。不过,对于中国经济这40年来的增长速度,诺顿教授在书中指出了不同统计口径的数据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比研究困惑。正如昨天我们谈到,诺顿教授认为,1978年中国的经济统计里,存在高估工业品价值,低估农产品价值的情况。那么在过去这40年里,对中国GDP的增速测算,就需要重新评估。按照中国官方公布数据,1978年至2017年,中国的GDP总量从367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8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的年均增长接近9%;但根据世界银行换算成美元的可比价格,中国GDP从1495亿美元,增长到12.24万亿美元,人均GDP的年均增长在6%以上。

虽然对数据有不同看法,但诺顿教授也承认,无论如何测算,中国从1978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都是确定的。而且,不同于东亚经济体之前的两次“增长奇迹”,中国大陆具有明显特征:

  • 一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持续时间超长,从1978年以来,延续30多年。直到2014年以后,中国人均GDP增速才开始逐步下降到6%左右。
  •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涉及到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亿人,数倍于日韩等东亚经济体。

很显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存在更长时间、有更多人口受益

0x2: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是否具有独特性?

诺顿教授随后在书中也进一步分析指出,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并非始终保持平稳增长。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有三个高峰增长阶段,分别出现在1984年至1985年,1992年至1994年,以及2006年至2007年。在这三个阶段,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速都在12%以上。而且,每一次都是在中国经济政策放松之后。也就是说,每个高峰,都对应着一个由制度变迁引发的,加速结构调整的时期,同时这个高峰也是对前期政策压制的强烈反弹。我认为这个观察非常有价值。

我们以第一阶段,1984年至1985年的增长高峰为例,诺顿教授分析认为,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的。

  •  一方面是你比较熟悉的,经济增长明显受益于前几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取得的巨大发展成果。这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基建增长,以及乡镇企业的早期繁荣。
  • 另一方面你可能不太了解,1981年至1982年,中央曾明显削减投资,从而导致基建和工业增长低迷。这一削弱政策在1983年有所放松,一下子就刺激了中国基建和工业投资的大反弹。

按同样的思路,我们再看第二阶段,1992年至1994年的增长高峰。诺顿教授认为:这不仅是*南方谈话后,中国加速改革和放松市场的结果,也是1989年之后,政治经济紧缩期结束,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红利。

相应的,第三阶段2006年至2007年的增长高峰,就不仅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以及国企改革所带来的双重红利释放,这还与之前的国企重组和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双重经济放缓时期,逐步结束有关。

从诺顿教授对中国三个增长高峰的分析,你有没有发现他的研究思路?就是既从经济规律角度,寻找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性;也从现实政治经济和制度变迁角度,寻找中国增长的特殊性

好,刚才我们从时间和整体上,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除此之外,诺顿教授还花了不少篇幅,从GDP构成,看产业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比如中国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在诺顿教授看来,1978年以后,中国事实上经历了三个重要变化的时期:

  • 第一个时期,是1978年至1991年,他称为“复苏期”。在这个阶段,农业和服务业增长最快,整体结构变化比较温和。农业保持着领先地位,服务业从传统计划经济压抑中释放出来,开始高速增长。
  • 第二个时期,是1991年至2012年,他称为“快速工业化时期”。在这个关键阶段,全球市场联动,中国改革加速,工业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中国成为无可争议的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此时,农业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开始大幅下降。也就是说,中国在这关键的20年里,全面实现了工业化,告别了工农业并重的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同时,服务业占中国GDP的比重,也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基本上和工业同等重要。
  • 第三个时期,从2012年至今,他称为“后工业化时期”。到2016年,工业占中国GDP的比重稳定在40%左右,服务业占比略有上升,接近工业的比重,但还没有完全引领中国经济增长。

诺顿教授分析认为,中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已经完全市场导向,而中国服务业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市场化。比如在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管制和垄断也比较明显。所以在2017年写这本教科书时,他一方面看好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潜力,同时也强调这就需要特定行业逐步降低进入壁垒。

到这里,我们也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中国的经济虽然出现增长奇迹,也有其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的独特特征,但是这种增长奇迹并非中国独有

0x3:总结

  • 增长奇迹,首先被用来描述日本在1955年至1973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也用于描述韩国等东亚经济体和中国大陆的高速增长。
  •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并非始终平稳增长,而是有明显的高峰增长阶段。
  • 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来看,中国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已经完全市场导向,但服务业也还有部分领域没有市场化。 

 

四、农村改革成就背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978年底从小岗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当时它迅速得到决策层确认,并在全国推广。到1984年,全国普遍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中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此时,过去延续了几十年的农村集体生产方式,生产队和人民公社等农村集体组织,在全国已经不复存在。

结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发展情况,诺顿教授认为,农村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结构性缺陷也开始陆续显现,给乡村治理和农村发展,留下了很多不确定性。接下来,我们跟随诺顿教授的分析,一起来看。

0x1:改革后的农村治理模式有哪些类型?

你肯定知道,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受到很多管制约束。到了1978年之后,农村改革带来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但化整为零也带来新的治理挑战

从数量上看,1978年之前,中国共有330万个自然村落,容纳了近8亿农民在当地生产生活。之后随着农村改革推进,特别是乡镇企业、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这些自然村落不断合并。到2012年,合并成58.8万个行政村,形成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单元。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各行政村的发展和治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具体来看,大致有三种主要类型。

  • 第一类最多,也最辛苦。他们继续以农业生产为主,要么产主粮,要么产棉花、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主要还是靠农业生产获利
  • 第二类数量上也比较多,也很幸运。离大城市较近的乡村,比如北京西部的四季青乡、东部的东风乡,以及成都附近的龙泉驿等,随着城市扩张,他们的土地被整体征用,农民获得了补偿,转化为城市居民。
  • 第三类比较少,发展有好有坏。全村靠乡镇企业转型为产业村,比如一度名声在外的北京韩村河,天津大邱庄,河南南街村以及江苏华西村等。这些乡村逐步公司化,不再种植粮食,以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直接获得产业发展收益,村民们有相对平均的收入分配。

很显然,第二类模式融入城市化,不再有乡村治理;第三类模式有村里负责治理和公共服务。最难的是第一类模式,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农户的高度分散耕种,所带来的的治理结构的变化和智力的现实困难,也非常多。典型的就是公共服务比较差,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各级政府也适度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公共服务投资。比如兴办学校和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以及最基本的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但和农民们的实际需求相比,这些公共服务仍然不到位。

比如,当时农村的教育网络虽然全面覆盖,但由于总体投入不足,招不到足够的老师,加上部分地区挪用教育经费,老师工资时常被被拖欠。因为家境贫寒或家庭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农村孩童早早辍学打工。同时,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也存在缺钱、缺人、缺少培训的情况。

所以,诺顿教授分析认为,农村改革的最大麻烦,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长期缺失

0x2:改革后的农村如何重新进行土地规划?

在农村公共服务之外,诺顿教授也发现,在各地土地财政和招商引资的浪朝下,乡村土地使用的决定权,成为各方面的争夺焦点。这既给部分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造成很多分配不公和地区发展差异

前边我们讲过,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们虽然分田到户了,但土地使用的最终决定权,由村委会和上级部门决定。为了本村乡镇企业发展、城市扩张规划、基建投资和招商引资,可以有偿征用农民土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让更多土地,能被纳入当地基建和招商引资的范围,村委会、乡镇和各地县级行政机构,共同推动当地做了几件事:

  • 一是把自然村合并成更大的行政村,修建规划好的村民集中居住区域,真的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新农村生活,有些地方把这种称为新农村小区,但是也有很多村民并不习惯这种生活方式。
  • 二是重新把土地,通过转租转包,集中到擅长耕种的农民手上,鼓励他们种好粮食和经济作物。这种方式虽然没有改变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但调整了原来过于分散的耕种方式。这种集中耕种的方式出现,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老弱病残的亲属,土地被大量抛荒。他们只能低价甚至免费转租转包,以免分到户的土地因长期抛荒而被集体收回。
  • 三是把大量更改了用途的闲置土地或宅基地,重新打包,要么提供给国家做基建,要么有偿转给政府招商引资,又或者给房地产公司做开发。原来分到田地的农民,则是通过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入商业运营。

这些新探索,部分解决了农村土地从分散到集中的运营效率,在一些地区提高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部分村民向城镇转移。但由于农村土地的国有和集体产权性质未变,在土地规划时,利益纠纷也时常出现

0x3:乡镇企业发展为何让劳动力外移?

诺顿教授进一步认为,在刚刚我们讲到的农村治理模式和土地规划中,其实真正受益的,只有少部分率先发展乡镇企业的农村。

你可能不知道,乡镇企业并不都是1978年之后才出现的。早在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就鼓励公社社员组建施工队和开办工厂。但在随后的饥荒危机中,这些社办企业纷纷倒闭。

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了第二次尝试,主要是为农业提供生产品。但只为农业提供生产品,做不大中国的乡镇企业。因此在1979年之后,随着农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中央对农业和农村的管制开始放松。集体性质的乡镇企业受到政策鼓励,在有劳动力和市场条件的地区,以建筑、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消费品加工为主,新的乡镇企业不断涌现。

这就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乡镇企业因此迅速发展。1978年就吸纳了2800万农民,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猛增到1.35亿人。乡镇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也从1978年占GDP的6%左右,增加到1996年占GDP的26%之多。

但在这些华丽的数据背后,诺顿教授也发现,真正获得乡镇企业发展红利的,主要是江苏、浙江和山东等沿海省份。他们贡献了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的一半左右,很多内陆省份的劳动力,流动到这些沿海乡镇企业,做大了他们的产值,但这些劳动力家乡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大量沿海乡镇企业被私有化,加上市场开放程度、外商投资进入等因素,中国不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巨大发展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相对富裕,中西部地区农村相对贫穷,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大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难度

这也是为什么,从2013年以来,中央全面启动精准扶贫,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主要原因。目的就是解决落后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0x4:总结

  • 农村改革带来了巨大成就,但是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
  • 农村改革后重新进行的土地规划,部分解决了农村土地从分散到集中的运营效率,但也带来利益纷争。
  •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也吸引了大量中西部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由此拉大。

 

五、中国产业发展具备了怎样的竞争力?

你可能在新闻中听到过,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可以说不容撼动。和以往的初级加工制造业相比,目前我国在一些领域内也取得创新突破,产业结构升级也开始加快。

那么中国是如何实现产业规模化和持续增长的,在全球的产业竞争力又能否持续?我们一起看诺顿教授的分析。

0x1:中国如何实现产业规模化和持续增长?

在诺顿教授看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工业经济领域,是一个国内外私营企业发挥主导作用的市场经济体系。但这又不是一个标准的市场模式,因为国企和政府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我看来,诺顿教授这个重要判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容,是观察中国工业体系历史和未来的一个恰当视角。

  • 首先,外企和民企已成为中国工业领域的主导者。具体来看,它们主要占据了市场两端。比如在芯片、数控机床和飞机发动机等高精尖制造领域,是外企的天下,中国本土工业竞争力不足;而在服装鞋帽、家电机械以及五金电子等领域,中国民企在全球领先。
  • 其次,国企和各级政府,并非中国工业领域的旁观者,各级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高铁、汽车、造船和飞机生产等有关键技术门槛、并且对资本要求较高的领域,很多国企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 最后,这是一个独特的市场经济体系,既开放竞争,又约束管制,有全球普遍性,也有中国独特性。之所以会如此,诺顿教授认为,这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推进的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关。

其中最吸引他的,就是中国在没有大规模私有化的情况下,完成了多次工业革命和产业转型,形成了全新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既多元又充满竞争,既容纳充满活力的小型企业和混合型企业,也容纳高效率的外企和民企,还可以容纳面临治理挑战的国企,堪称全球样本

诺顿教授认为,推动中国工业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多样性的新进入者分阶段进入,也就是说逐步接纳新企业的进入,从而稳步创造一个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这一点令他印象深刻。

  • 第一批新进入者,是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他们水平不高,通过集资进入简单生产领域,但对传统工业改革起到了催化作用。
  • 第二批新进入者,以90年代的外商投资企业为代表。他们有较高的技术,还有全球市场经验和供应商网络,所以他们的优势保持了较长时间,2004年至2006年达到产出峰值,是中国学习的榜样。
  • 第三批新进入者,以联想、TCL、中兴等混合企业为代表,他们主要在IT、电信等高新科技领域做大做强,成为科技产业的先驱。但他们在核心元器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存在短板,创新压力不小。
  • 第四批新进入者,就是各类民企。他们涉及的产业领域最广,规模有大有小,技术有高有低。他们前赴后继,适者生存,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像万向集团、福耀玻璃和农夫山泉等企业,均是各自行业的领先者,在其他细分领域还有大量隐形冠军企业。

就这样,一个多元化和竞争性的产业格局,在中国形成了。那它是否具有可持续的全球竞争优势呢?我们接着来看。

0x2:中国在全球的产业竞争力能否可持续?

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未来,要面临的第一个担忧,就是成本问题。

比如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对中国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持明确的保留意见。他认为,这部法律的本意可能是想帮助收入不高的人群,但确实抬高了劳动力成本,会让中国丢失很多产业机会。

现实也确实在印证他的担忧。比如在2008年之后,像服装玩具电子等低附加值,但又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有一部分从中国迁往越南、缅甸、印度和斯里兰卡,因为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明显更低。

但诺顿教授也注意到,过去30多年里,中国已经形成了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也就是说,有些不完全靠劳动力成本起作用的行业,很难迁走

比如苹果公司,曾在2019年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但在装配生产时,他们需要订购一种小螺丝钉,却怎么也无法在美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最终不得不重新到中国订购。

得到App有一位很受欢迎的施展老师,在他写的《枢纽》这本书里,也讲过一个类似案例。三星把某些产品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了越南,但真正转移的只是组装环节,其上游环节,仍然高度依赖中国。

虽然如此,你可能还会问:那又怎么解释这两年,这么多中国制造企业,被芯片等核心元器件逼得发疯呢?这就涉及中国在产业领域真正需要加强和突破的关键领域,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诺顿教授在书中有很多分析讨论,答案是两点:

  • 一方面涉及技术创新
  • 一方面涉及公司治理

我们分别看看。

首先,技术创新的紧迫性,对中国产业的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这是基本共识。问题是怎么做?谁来做?其中政府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角色,政府的技术产业政策会推动创新,还是会引发摩擦?

对此,诺顿教授明确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认为,通过产业政策提供补贴和隐性担保,来吸引投资者和企业搞创新,很容易造成浪费,并扭曲行业发展。比如,前几年政策扶持的光伏产业,就有深刻教训。

他提醒,中国在创新方面也拥有优势,比如巨大的领先市场,庞大的制造业基地,以及中国人的创业和冒险精神,等等。

也就是说,中国还是应发挥个人、企业和市场的作用,通过提高教育水平,构建创业投资体系,加强全球合作,从而充分激励创新。中国不必、也不太可能关起门来搞创新,更不需要什么都自己创新

其次,关于国企和民企的公司治理,诺顿教授认为,从长期来看,也会直接影响中国产业的竞争力。这其实是非常中肯的意见。

之前,外界对国企的管理运营效率,有一些批评意见。诺顿教授认为,这些对国企的担忧和批评不无道理,比如所有权和经营权如何恰当协调,如何激励国企员工创新,如何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等等。

但千万不要以为,民企机制灵活,就没有国企那样的公司治理挑战。实际上,多数中国民企的成立时间不长,经历的市场考验有限,在如何建立成熟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上,民企普遍存在差距。

诺顿教授讲的,其实是比较现实的情况。近年来,中国民企爆发经营危机和金融风险,可以说比比皆是。有的偏离主业,在无关多元化方面走得太远;有的藐视常识,在管理结构上随心所欲;还有的路径依赖,试图把昨天偶然成功的模式,用于今天已经变化的环境。

总之,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竞争环境,如果中国不能在关键技术上有创新突破,或者无法在公司治理上有提升改进,随着中国商业成本进一步上升,要长期保持产业竞争优势,确实不太容易

0x3:总结

  • 中国工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这是一个多元化、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其中国内外私营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国企和政府也有重要作用。
  • 中国拥有丰富的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那些并不完全靠劳动力成本起作用的行业,很难从中国迁走。
  • 要保持中国在产业领域的长期竞争力,既需要突破技术创新,也需要加强公司治理,对国企和民企都是如此。

 

六、中国能否从吸引外资全面转向对外投资?

最近十几年来,你肯定不断看到或听到,中国居民和中国公司,在全球买买买的新闻。中国居民,花的是小钱,买车买包买奢侈品,这些跨境消费很热闹;中国企业,花的是大钱,买楼买地买项目,从产业公司股权,到世界五百强公司,十亿百亿的收购都不在话下。

数据显示,到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在第三地的融资再投资,加在一起达到1400亿美元,比中国当年引进的国外投资还多200亿美元。

那么,为什么中国从过去需要引进外资的资金流入国,迅速变成了在全球激进投资的资金输出国?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中国公司和中国投资,又应当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

0x1:中国为何从资金流入国转为资金输出国?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中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都是从发展对外贸易开始的。在诺顿教授看来,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有个重大成果,就是变成了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世界第一,2012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一。从贸易量占GDP的比重来看,中国也远高于美国、日本和印度。虽然最近十几年来,中国消费和投资持续上升,但贸易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提到贸易,就离不开它背后的投资,既有外资投入中国,也有中国投资海外。这种贸易和投资的双向互动,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陆续开始了。

首先起步的,就是外商直接投资。80年代从中国沿海地区开始,主要投资来自于港澳台地区,或者通过港澳台转入的外资。很快,深圳等经济特区和上海,成为吸引外资的重点地区。

到了1992年至1993年,外商投资迅猛。在诺顿教授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策变化。在1992年之前,外商投资受到很多限制;1992年之后,中国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房地产等很多行业都向外资开放,外资奔涌而来

这个投资洪流有多大呢?诺顿教授用了一系列指标来衡量。

  • 第一个指标,是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1991年之前,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都没有超过1%;但从1992年开始,这个比重先升到2%以上,再升至4%以上,直到1994年达到空前的6%;之后一直到2003年,这个比重都在3%以上。
  • 第二个指标,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各产业的集中度,其中70%以上集中在制造业。所以说,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不只是中国企业自己努力的结果,外商直接投资,也是重要而关键的推动力。典型的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之前我们曾谈到,从1984年北汽和美国合资建立北京吉普生产线开始,全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公司,都在中国有投资项目,先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再从中国向全球出口。
  • 第三个指标,除了给钱,外商直接投资也涉及相关技术共享或转让。这一点曾引发不少争议。在诺顿教授看来,直到21世纪初,中国工业最大的新技术来源,不是中国企业,而是外资企业。
  • 第四个指标,外商投资和外资企业利用资金和技术,引发新竞争。对于竞争力弱的中国同行来说,外资是“狼来了”。比如中国日化行业,就在20世纪90年代,面临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巨头的多重挤压,整个行业都被整合。中国胶卷行业,更是在美国柯达和日本富士的竞争挤压下,全行业被整合,本土胶卷企业几乎全军覆没。虽然竞争对消费者是好事,但这类竞争也引发了激烈争议。

2008年之后,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开始下降。具体原因有三点:

  • 一是金融危机对外商实力有影响
  • 二是中国对外商投资有新的限制
  • 三是中国民企竞争实力上升,反向挤压外资,比如家电行业

从2009年起,外商直接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回落到2%以下;从2014年起,这个比重回落到1%附近。虽然此时中国经济体量更大,外资的绝对值并不算小,但它对中国经济的整体重要性在下降,这表明外商投资在中国的黄金时代过去了。

0x2:中国如何逐步扩大对外投资?

我们接着再看中国对外投资,是如何从90年代开始,逐步蓄势上升的。具体来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规模不大,以国企为主。1990年,以国企为主的对外投资约9亿美元,主要是亚洲非洲的建设项目。之后15年,每年中国对外投资约几十亿美元,民企开始介入,主要是尝试性质。
  • 第二个阶段,投资额在2005年出现飞跃。当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其背后的推动力和标志性事件,就是2004年,联想集团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虽然这个收购价格,很快被其他规模更大的并购所超越,但中国企业主动适应更具挑战性的全球市场,积极进行复杂而微妙的跨文化、跨地域业务整合和组织融合,这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真正的开始。
  • 第三个阶段,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进入快车道,呈现出国企、民企并驾齐驱的态势。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00亿美元。在之后十年,对外投资的主角变成了民企,2018年达到1430亿美元的峰值,几乎追平了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
  • 第四个阶段:之后直到现在,总量虽然不小,但结构不断调整,中国碰到了对外投资和跨境收购的典型难题:由于对外部环境、投资目的地、具体项目了解不够,投资失败率明显增加。这其中,投资标的陷阱和投资决策风险,都值得高度关注。

0x3:如何根据对外投资经验调整投资策略?

用诺顿教授的观察来说,中国还是海外投资的一支新军。中国的海外投资不仅复杂,而且成本高昂,投资也经受了很多挫折,面临很多难题,需要好好总结。具体来看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就是花了不少冤枉钱。高成本投资不仅国企有,民企也有

比如,为寻求铁矿石等重要原料,以及液化燃气等能源供应,以部分有实力的国企为主,中国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些资源和能源项目投下巨资。结果2014年全球能源和资源价格暴跌,这些投资项目几乎全军覆没,个别坚持下来的项目,投资成本成倍增加。

这些投资教训,让后来者三思而后行。有些中国投资于是转向海外金融机构和技术公司。结果,投资金融机构的,碰到机构风险释放,投资账面缩水;投资技术公司的,面临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限制。

二是投资结构过多偏重于资源和能源

截至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然有38%集中于能源和电力行业,还有16%投资于矿石开采,10%投资于房地产,8%投资于运输,8%投资于金融。

整体看来,中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存在风险,且大部分是重资产,灵活性不足,并严重依赖经济周期,起伏巨大。

三是并购投资占80%以上,“绿地”投资明显不足

并购你比较熟悉,就是兼并收购现成的企业。但在估值合理性、资产真实性,以及并购整合的复杂性上,也有很多坑。

“绿地”投资,可能有的同学还不了解,它是指直接在海外投资新建项目,目前还没有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流。实际上,绿地投资最受投资目标国欢迎。因为这会直接增加当地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是把当地蛋糕做大。

四是大型民企对外投资风险暴露,被监管严厉约束

按理说,民企对外投资是企业自己的事,但以安邦、万达、复星和海航为代表,大型民企过快对外投资,导致负债率飞速上升,积累了金融风险。

事实表明,这些大型民企增长速度太快,缺乏在全球复杂环境里运营管理的经验和能力,投资效率不高,监管不得不出重手整治。

所以,从经济规模、资金积累以及企业发展需求来看,中国经济既要吸引外资,也要对外投资,不能只选其一。但如果对全球环境认知不足,投资决策考虑不慎,那就很容易引发投资风险,并恶化中国的全球贸易、商业和投资环境

0x4:总结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整体重要性在下降,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 目前中国在对外投资和跨境收购上,依然面临投资风险和各项难题,需要高度关注。
  • 从经济规模、资金积累以及企业发展需求来看,中国经济既要吸引外资,也要对外投资,不能只选其一。

 

七、思维脑图

 

posted @ 2021-12-09 07:48  郑瀚Andrew  阅读(10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