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笔记

1、关于有闲阶级从事的高级职业

之所以要讨论职业的高低,是因为这本书所说的“有闲阶级”,并非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人,而是那些脱离日常生产工作,从事带有荣誉性事务或者统治管理工作的人。

这些“有闲阶级”从事的职业,就是作者所说的“高级职业”。

那么,哪些职业是高级职业?关于这个问题,你可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比如,

  • 是不是赚钱越多的职业就越高级,像是企业家和投资家?
  • 是不是受人追捧的职业就越高级,比如演艺明星?

但在本书作者看来,这是很大的误解。因为高级职业的划分,在历史上是有标准的,往往和权力有关,和钱有关,和有没有空闲有关,最重要的,是和荣誉有关。而一切荣誉,最终也还要有财富的支持,要通过高级职业者的炫耀性消费予以显现。

0x1:“有闲阶级”从事的高级职业有哪些种类?

你可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种对民众社会地位的分类法,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的是用心思或者脑力、智慧劳动的人,治理人;用体力劳动的人,被别人治理。因此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高级。

这个分类,和人类学的实证研究基本一致。因为世界上各个族群,对“上等阶层”和高级职业,是有基本共识的:他们不干苦力劳动,不从事耕种和渔猎,也不在手工业或其他物质制造行业。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认为的高级职业,其实是一种体面的、获得广泛尊重的脑力工作。

那作者说的“有闲阶级”从事的高级职业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作者看来,任何用体力劳动或者脑力劳动谋生的工作,都不是高级职业。

“有闲阶级”只从事带有一定“荣誉”的职业,这才是真正的“高级职业”。这听起来和今天我们的认知不完全一样,但却是真实的人类简史。

要区分是否为高级职业,核心有两点。

  • 第一,不在于你干不干活,而在于你干的是生产性职业,还是非生产性职业。
  • 第二,是解决生活必需的劳动,还是解决安全或精神需求的职业。

具体来看,作者认为,在人类历史上,高级职业最初有四种:

  • 从事战争
  • 祭祀
  • 政治
  • 运动的人

后来随着知识积累和文明进步,又分化出一种新的高级职业:学术。

按照作者的逻辑,

  • 从事战争和政治的人,是解决安全需要的职业。他们保家卫国,拥有无上的权力,是一国事务的掌控者,所以是高级职业从业者
  • 从事祭祀和学术的人,是解决精神需求的人。这个不难理解。

但是为什么说运动也是高级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一提到运动,我们会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刻板印象。

作者分析认为,这可能和人类社会、特别是欧洲文明的起源有关。

因为在一个掠夺性的狩猎者群体中,战争和狩猎,一定是身体健硕的男性的职责。他们负责保卫族群安全,力量和勇敢,因此就成为这些族群最受人尊敬的存在。相应的,和战争、武力相关的职业,从古至今都是重要且富有荣誉感的。

用这个逻辑,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体育运动,从古希腊到如今的欧美国家,始终是受欢迎、受尊重的高级职业。

0x2:作者描述的“高级职业”在现代社会有哪些变化?

那么,作者描述的有闲阶级从事的五种高级职业,到了现代社会,是否发生变化了呢?

我们以军事相关的职业为例,看看它是如何成为高级职业的,以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的社会地位又有哪些不同?

从个人生存权看,战争往往涉及身体伤残或生命消逝,所以给予他们至高荣誉很有必要。

比如在巴黎有一个地标建筑,气势恢宏,这就是拿破仑时期建立的荣军院。英美等国还普遍设置了退伍军人事务部,日常对军人有各种优待,军人的职业要求不断被抬高。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19和20世纪的几次大型战争中,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美英等国的参战士兵,有不少都来自富裕或贵族家庭。

在中国历史上,军事从业者同样也是高级职业者。历史上曾有“三教九流”的说法,其中武士和军人,排在“上九流”第六位,前面五位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和文人;军事从业者的地位,高于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但他们的高级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

20世纪初,军阀混战,“当兵吃粮”不过是贫穷子弟的一种谋生之路,很难说有多么高的荣誉感或者多么高级。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军人再度成为新中国令人羡慕的高级职业,社会各阶层的年轻人,都以能当兵为荣。

不过,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工商业全面繁荣,有更多年轻人期望加入外企、金融机构或者互联网公司,参军当兵的吸引力,可能慢慢变得不如从前了。

除了军事相关职业的起伏变化,随着时代发展,政治、祭祀、学术和运动相关职业,也发生了不少变迁,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话,你也可以去书中仔细阅读。

0x3:演艺事业为什么没有成为公认的高级职业?

既然这五种高级职业包含运动相关的职业,那提到运动,可能有的同学会问了,都说文体不分家,演艺名利双收,为什么演艺不算高级职业呢?

从历史考察来看:他们是有闲阶级的附属人员,只服务于高级职业。

先看中国历史。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到清代雍正年间,以音乐歌舞等专业活动为业的人,社会地位远低于士农工商,属于贱民,通常被称为“乐户”,另立“乐籍”进行约束管理。

这些乐户,主要来源于罪犯的家属。在民间所说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里,歌舞乐户,在中九流和下九流之间。

和他们相关的另一群人,就是戏曲演出者,被称为“优伶”,同样是身份低微的职业。虽然雍正朝废除了“贱籍”制度,乐户和优伶可以改行,但中国社会对音乐歌舞和戏剧表演的真正接受,是20世纪初。随着京剧、话剧、西洋乐的流行,从事戏剧表演的人才慢慢融入世俗社会。

那么,欧美国家对演艺职业会不会高看一眼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从历史上看,欧美的上层阶级喜欢音乐歌舞,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500多年时间里,无论是画家、雕塑家还是音乐家,主要都靠教会、王室、贵族和富裕阶层供养。

像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音乐家,都曾有作品献给主教、国王或某公爵,这都是他们当时依附于权贵的一种无奈体现。

但是,音乐歌舞也属于人的精神享受,也不是和谋生直接相关的日常工作;那演艺为什么没有成为公认的高级职业呢?

中国历史学家的解释是,他们靠表演取悦观众。尤其是在古代,女艺人抛头露面,给钱就演,任人点评赏玩,体面人家的女子不能从事。而且,艺人扮演的角色总换,也乱了辈分纲常。

这些理由你可能会觉得牵强,现在也有很大变化,但它确实是已经存在多年的真实逻辑。同样的,这一点在商人身上也比较明显。

比如,历史上商人地位一直不高,无论有多少钱,相比当官的读书人和种地的农民,商人都只能排在上九流的末端。所以他们喜欢花钱捐个出身,哪怕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也要捐个二品顶戴来提升社会地位。

所以,从历史进程来看,那些脱离了日常生产性活动的高级职业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闲阶级”。他们在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和刺激下,进行着占有物品的“金钱竞赛”。这是炫耀性消费的历史起点,也成了现代社会的职业高低的区分标准

0x4:总结

  1. 各个族群对高级职业有基本共识:他们都不干具体谋生的活儿,只从事带有荣誉的职业。
  2. 堪称高级的职业最初有四种:从事战争、祭祀、政治和运动的人,后来随着知识积累和文明进步,又分化出一种:学术。
  3. 演艺明星名利双收、生活光鲜,深受各国年轻人崇拜,但从历史考察来看,在中国和欧美,这都不算是高级职业。

 

2、为什么我们要鼓励女性多花钱? 

前边我们讲到,作者曾经在100多年前就预言,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将会逐渐演变成全社会的共性需求,这一点现在也逐步被验证。

那么,究竟什么是“炫耀性消费”呢?作者认为,主要是指富裕的上层阶级,也就是作者说的那个年代的“有闲阶级”,通过对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物品,进行浪费性、奢侈性和铺张消费,以此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相关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0x1:女性如何成为“代理性有闲”阶层?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男权社会一直居于核心地位,这些富裕的“有闲阶级”的男性花钱如流水是理所当然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些男性周围的女性如何花钱,才是决定男性有没有面子,够不够炫耀性消费的关键所在。

作者首先提醒说,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自父系氏族社会至今,女性的角色主要体现为一种从属性。

在野蛮时代,部落打仗和外出打猎都是男人的事,看起来重要且富有荣誉感;而为这些勇敢的战士准备吃喝,生儿育女,则是女性的事。

同时,在漫长的野蛮时代和封建王权时代,女性长期具有某种男性财产的属性。她们可以被转让,可以被侵占。这是历史的悲哀。

这些扭曲的历史痕迹,在今天看来可能很难理解,特别是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

但即使在中国,也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完全从封建时代的社会约束中脱离出来后,女性地位才有了实质性上升,但男女平等在全球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提醒说,在历史上,这些“有闲阶级”女性的各种福利获得,并非完全来自高阶权势男人们的宠爱,而是男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的炫耀性需要。

作者还发明了一个有趣的名词,叫“代理性有闲”。意思是说,只管花钱的女性,虽然并不直接拥有男性的财产,也不从事任何生产性劳动,但她们都有一项重大的日常任务,那就是替男人把钱花好,并展示各种花钱的结果,比如光鲜的衣着,昂贵的首饰等等。

作者说,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她们本质上是高等的有闲阶级的附属或派生品,是为了有闲阶级的荣誉,而执行一种“代理性有闲”的职责。

具体来看,执行“代理性有闲”任务的女主人和家庭成员,最明显的炫耀性消费,会体现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其中,特别是女性的服饰,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文明里,都成为炫耀性消费的重中之重。

比如,中国封建皇帝的后宫嫔妃们,就有严格而繁琐的衣饰规范。在清朝《大清会典》图卷和《大清通礼》卷中,从皇太后、皇后到皇贵妃,其正式服装都大有讲究,甚至具体到她们耳朵上打几个孔,戴什么样的耳饰,都有详细的规定。

而这些宫中最尊贵女性的服饰,穿起来既不舒适,也不方便,其主要目的是清晰标注权力等级,显示华贵,炫耀财富。类似情况,也出现在17世纪光荣革命之前的英国,以及18世纪大革命之前的法国宫廷和贵族之中。很多民族复杂的女性服饰,也有炫耀性含义。

0x2:“代理性消费”如何从有闲阶级向社会蔓延?

但是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女性地位明显上升,曾经严重约束甚至伤害女性健康的很多传统,已经被打破。比如残害中国女性上千年的缠足陋习,伤害欧美女性数百年的束胸和勒腰恶习。

但新时代女性在“代理性消费”方面,却仍然延续着某种强大的历史惯性,只不过换成了新时代所推崇的各种新的炫耀性消费。这一方面可能是男女平等并未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是女性自我价值认同的体现。

只要你看看各种以女性为对象的奢侈品,在全球有多畅销就明白了。当然,现代富裕阶层的男性在奢侈品上的消费也是如此,我们在这里只是跟随作者的视角,从女性这一典型群体作为一个切口来看待,有关男性的部分下一讲我们会详细展开。

作者认为,随着工业化带来的物质极大丰富,以及基于市场需求的服务创新不断,“炫耀性消费”已不再只是传统的“有闲阶级”专利,而是迅速向中产阶层延伸,形成了万亿计的大产业。

比如,

  • 作为结婚信物的婚戒,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会如何选择?她们会看等级和价格,如果选同一个品牌,那一定会区分婚戒钻石的大小,从而区分社会阶层,并显示新郎的财富实力。因为钻戒的大小,是关乎男人面子的大事。这很庸俗,却是全球通用规则。
  • 即使是用同一款新上市的智能手机,不同阶层的女性可以通过材质和价格不同的手机壳,实现“炫耀性消费”。有的手机壳价格是手机的数倍,甚至在手机上镶钻石,来展示财富地位。

当然,时代也在进步。除了吃穿用住行,作为帮助“有闲阶级”进行“代理性消费”的新时代女性,也在不断升级她们花钱的方式,比如通过慈善公益介入公共性事务,也有利于展示男人的权势和财富。

  • 一是通过各种捐赠,支持教育、医疗、贫困、环保等公益项目。比如2000年,由盖茨夫妇捐资成立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20多年来,在全球扶贫、疾病研究等领域,捐赠额超过500亿美元。这个基金会,让盖茨名垂青史,也让盖茨前夫人超越同代女性。
  • 二是创办公共性项目,尤其是在艺术和教育领域花大钱。你可能知道,纽约有一家藏品丰富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我曾多次去这家博物馆。它位于曼哈顿最核心的第53、54街,在最繁华的第五、第六大道之间,梵高、毕加索的传世精品让人流连忘返。这个博物馆的创办者,就是小洛克菲勒的妻子,艾比·洛克菲勒。1929年,洛克菲勒家族花钱支持她办了博物馆。后来小洛克菲勒去世,他儿子小小洛克菲勒,继续花钱支持这个“妈妈的博物馆”。因此,在美国老一代富豪中,关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影响力和荣誉感如何体现,你看他花巨资支持小洛克菲勒夫人创办MoMA,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这不仅需要巨大财力,还要有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

当然,作者在1899年出版这本书时,显然无法预测美国富豪的夫人们,将如何进行全新的“代理性消费”。但小洛克菲勒夫人和盖茨前夫人,用家族的财富造福社会,也为家族增添了无上荣誉。

0x3:“炫耀性消费”如何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

不过,“有闲阶级”女性在“炫耀性消费”中造成的浪费问题,一直引发诸多批评甚至仇视。

很多人把奢侈消费称为浪费,因为它大大超过其实际效用需求,似乎无益于人类生活或人类幸福,并有可能对人类社会有限资源的形成掠夺和挤占。

但是作者认为,在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里,物品或服务的具体效用是次要的。物品和服务需要的原材料的珍稀程度,所花费的人工之多和时间之长,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对财富的敬畏,可以满足有闲阶级的某种偏爱,因此这种浪费也就值得了。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也不认同。

他还说,有些炫耀性消费一开始可能是浪费性的,但随着更多人有能力和有意愿跟随消费,那些曾经的奢侈消费,慢慢就变成了生活必需品。这是时代的进步,不能简单说就是浪费,比如地毯、礼帽和首饰,最初都和大多数人无关,但随着这些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它们早就不是奢侈品了,相关生产和销售创造了更大价值。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很有见地的看法。因为全球消费产业的进步,以及当代消费社会的来临,离不开“有闲阶级”女性的炫耀性消费,正是在她们不断花钱的引导下,生产和服务才不断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以她们的好奇和品位,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也事实上造福了我们的生活。

0x4:总结

  1. 女性在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从属于男性,因此“有闲阶级”的女性在衣食住行方面奢侈消费,主要是男人们为了满足自己“明显有闲”和“明显消费”的炫耀性需要。
  2. 新时代女性在“代理性消费”方面,仍然延续着某种强大的历史惯性,只不过换成了新时代所推崇的各种新的炫耀性消费。
  3. 新时代女性不断升级的花钱方式,也推动着相关产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3、为何说男人应该运动?

与运动有关的职业,在欧美一直被视为高级而荣耀的。这种传统也塑造了今天欧美的全民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产业的繁荣。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0x1:运动的历史文化基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这大约与欧洲文明起源于狩猎和暴力掠夺,从古至今尚武文化一直延续有关。

比如古希腊奥运会的起源,带有明显军事烙印。当时,好战尚武的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休战条约,原本为准备兵源而进行的军事训练和体能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好的运动会。

人类学的研究已经证明,无论狩猎还是部族冲突,都需要身体强健的勇士来获取猎物或保卫部族。进入更开化的和平时期之后,这种尚武精神就演变成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

比如足球这项运动,追求速度、控球精准度等等,这跟古代的围猎、两军对阵都如出一辙。

所以运动基因、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历史文化基因,就是战争

那么,同样是充满战乱和王朝更迭的中国封建时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类似奥运会这样的竞技体育呢?

这大约与中华文明较早就进化到顺应自然规律的农耕文明,中央王权在明清以来日益严厉的控制,以及崇尚礼法的社会秩序有关。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国的尚武精神,可以说源远流长。中国也是世界上军事思想、操练与格斗技巧最丰富的一个历史文明大国,在民间更有深厚而多元的绿林侠义、武术、搏击。所以不能说中国男人并不好勇斗狠。

比如唐朝,李氏家族在太原起兵,战马上冲杀而得天下。后来唐代搞各种边疆征战,因此尚武精神在唐朝内外都占据主流价值观。

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唐代帝王和大臣喜爱很多体育运动,把体育视为一种高级的消遣和爱好。比如击鞠(马球)、蹴鞠(足球)、拔河、摔跤、射猎、举重、击剑、游泳、围棋等。

其中马球最受宫廷贵族喜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唐代宫廷之所以推崇这种已经罕见的复杂运动,实际上与当时极为重要的军事训练有关:马球赛设双球门,分两队飞马挥杖,对抗激烈,正是北方边境战事场景的模拟演练。学者们分析,马球运动从唐代延续至明代才逐渐失传,大约因为明代对马匹管理趋于严格,帝王和士大夫们也不再好这一口。

再看宋代,宫廷和民间竞技体育也挺兴盛。尤其是蹴鞠,从皇室、官吏到百姓都喜欢,几乎成了国球。《水浒传》里记述小混混高俅,就是因为蹴鞠踢得好,深得宋徽宗宠信,后来飞黄腾达掌管王朝兵马。

但军事操练、南拳北腿和运动健身,从元朝开始,不再是汉民族男人们的时尚活动,就是因为元朝对此开始控制。

0x2:运动比赛如何促进消费升级?

再来看欧洲,中世纪以来,从欧洲文明的演进历史中可以看到,各国连绵起伏的战事冲突,以及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全球探险和殖民掠夺,都是延续了欧洲的尚武精神,体育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认为,以统治阶层为代表,加上欧洲“有闲阶级”的推动,荣誉观念、竞赛倾向以及足够的财力支持,都有效地鼓励了各种比赛、运动在欧洲的持续发展,也刺激了消费的升级。

特别是需要昂贵成本支撑和专业人士打理的贵族运动,比如赛马,在欧洲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成为“有闲阶级”最喜欢从事并炫耀的高级活动,为此他们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于是,专门从事各项运动,特别是成本昂贵的贵族运动的人,就享有很高的社会荣誉。

即使是不直接参与竞技体育比赛的“有闲阶级”,也乐于花大量时间和金钱,有系统地进行锻炼,这也是一种消费升级。

当然还有一个深层原因,是在欧洲漫长的封建时代,贵族子弟要随时准备提刀上马,亲赴战场参与残酷的打斗。没有强健的体魄,他们守不住自己的领地,甚至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对这些“有闲阶级”男子来说,他们并不需要为生计而忙于日常体力劳动,所以平常强身健体,参与竞技体育,配合军事训练,就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他们不差钱、不差时间的标志。

而为了兼顾运动健身与军事训练的趣味性,最古老、也最费时间和金钱的打猎活动,在“有闲阶级”男人们之间极为流行。

这不仅需要有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巧,更需要有优质的刀枪,上等的骏马、猎狗,以及足够大的专用狩猎场。这一切背后,都需要足够有闲和足够有钱来支撑,适合作为“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

几乎所有延续尚武精神的体育活动,最终只有演变成某种形式的比赛,才会真正吸引“有闲阶级”男子们趋之若鹜

对此,作者在书中总结说:“无目的的体育运动被视为是乏味的、讨厌的,让人无法忍受。”于是各种户外活动、竞技体育就成为“有闲阶级”最喜欢的带有娱乐性质的群体活动。这也为后来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打下了群众基础

甚至在贵族阶层云集的顶级学府,为了培养社会精英,也会有意识地组织带有对抗性质的竞技体育比赛项目。

比如在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之间,延续数百年的赛艇运动,就极具仪式感、荣誉性,同时也极为强调个人体能、技巧,也强调依靠团队协作、互助和意志训练。今年你们赢了,明年我们再来,上次在你们大学的河道里,下次请到我们校园的河道来。总之,它既是竞技也是一种高级的“凡尔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欧美国家,民众对竞技体育赛事的参与度极高。

0x3:中国未来的运动产业消费会升级还是降级?

不过,作者也注意到东方,比如中国男人对体育的态度有所不同。

这一点,我也深有感触。1993年,我刚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不久,一位同事写了篇报道,说的是那两年夏天,中日两国青少年在内蒙古草原一个探险夏令营的表现反差,日本孩子坚韧顽强,体力耐力和团队协作,都超过中国孩子。记者忧心忡忡地追问:谁让中国新一代如此脆弱?

那时没有互联网,但这个报道很快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关注: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家庭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女孩当公主养,男孩当女孩养,新一代孩子吃不了苦,体力和意志力都堪忧。

其实,不应该苛求孩子们,因为不少中国人对体力劳动和运动健身长期漠视。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中国人对运动健身和竞技体育缺乏普遍热爱。那么中国男人能否在新时代改变惯性思维,爱上运动健身,实现消费升级呢?我认为肯定会的。

因为竞技团体运动项目对体能、技巧和协作要求都非常高,最有利于提升参与者的体格,训练他们的男子汉气概,并促使他们在性格上变得进取、坚韧并始终充满斗志。

同时,这也是外界观察一个社会或经济体的不同视角,判断其是否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一个参考。比如主要社会成员,特别是男性精英,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积极?是乐于参与运动与对抗,还是普遍安于生活的享乐?如果没有体育精神作支撑,会不会变得更加算计和狡诈等等。

所以,运动虽然起源于尚武精神的和平竞赛,融合了“有闲阶级”在时间、体力、财力、荣誉、团体等方面的炫耀性因素,但它代表着消费升级,成为精英阶级男性最好的体能、技巧与意志训练,也有利于带动整个社会更趋向积极进取和争强好胜

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尤其对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当下中国而言,运动是非常值得倡导的群体性活动,对于中国男性尤其如此。

0x4:总结

  1. 在人类早期,身体强健的勇士获取猎物或保卫部族,都是荣耀的事。这种尚武精神之后演变成更有趣味,但不乏对抗性的竞技体育。
  2. 在欧洲“有闲阶级”主流价值观推动下,他们的荣誉观念、竞赛倾向和财力支持,鼓励了各种比赛、运动的发展,也刺激了消费升级。
  3. 运动成为男性体能、技巧与意志训练的最佳途径,也有利于带动运动产业的消费升级。

 

4、你的爱好如何暴露你的品味

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会有日常生活和消费以外的个人爱好,它和柴米油盐无关,和谋生手段也无关,而是更关乎生活的意义和情趣。

  • 这些爱好可能不需要花钱,比如在小区里和邻居大爷下一盘棋
  • 有些爱好也可能极其烧钱,比如收藏某些制作精良的名贵机械表

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不同阶层的人,拥有的财富多少不同,爱好自然也会有区别。对实现了财富自由的“有闲阶级”来说,他们的爱好,又是如何暴露他们的品位,并影响其他阶层的偏好呢?

0x1:有闲阶级为何会产生独特的审美偏好?

在此之前我想先说说另一本很多人都熟悉的书,名字叫《格调》,主要讲述美国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实际上,它的英文书名是《Class》,意思是:阶级或者阶层。

作者保罗·福塞尔,是一位文化批评家,他仔细梳理了美国社会阶层之间八个巨大的生活差异,从衣着谈吐到吃喝行住,无不被打上阶层烙印。所以他以调侃的语气说,你完全可以假装出上层的生活样子。

从历史上看,任何社会的阶层差异,都会非常具体地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而主流阶层的爱好偏差,最终会成为社会消费的风向标,影响其他阶层的选择,甚至引发消费升级和产业繁荣

在作者看来,有闲阶级时时处处体现不一样的审美偏好,核心是如何承载更多财富,体现消费实力与荣誉感,而不是从实用性出发和表现大众公认之美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他们是如何选择宠物的。比如

  • 鸡鸭牛羊,不是有闲阶级所爱,因为都太实用了
  • 稀有鸟类、纯种狗以及精良骏马,就具有炫耀财富的荣誉价值,也有观赏美感。所以很多上层人士对于珍稀鸟类的区分能力,远高于他们在超市区分猪牛羊肉的能力。

再比如,

  • 猫的荣誉性略差,因为它还有抓老鼠的实用性,所以有闲阶级不重视养猫,除非养不抓老鼠的稀有宠物猫。
  • 狗就不一样了,它更忠诚,各种纯种狗往往需要花费巨资。其中纯种猎狗尤为尊贵。因为打猎是件荣誉性非常突出的活动,也是延续祖先尚武精神,并炫耀财富的大好时机。直到今天,英国上层阶级每年还会组织猎狐,各家族的纯种猎狗此时会大出风头。

那么,有闲阶级的男人们对纯种猎狗的独特偏好,又会如何影响有闲阶级对宠物狗的选择偏好呢?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花钱的多与少。

  • 比如,在全球都很知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宠物狗,两条威尔士柯基犬。这种深受英国皇室和贵族欢迎的小型宠物犬,历史悠久且大有来头,因此在很多国家的有闲阶级中非常流行。
  • 再比如,深受中国宫廷贵妇喜爱的京巴犬,其血统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代,民间私养京巴,甚至会被判刑,这也保证了京巴犬的纯正血统。加上它的长相、性情和贵气,就成了受中上层喜爱的宠物狗。

除了宠物狗的选择,还有骏马。

能在家里养马、养纯种马并练习马术的,必须是特别有钱、有闲,还有庄园的顶级阶层。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骏马昂贵且极不实用,一般富有家族也只能望而却步。而特别有钱的中东富豪,会养各种血统纯正的骏马,因为在炫耀财富方面,骏马要比超级跑车、豪华游艇或私人飞机好用得多。

有意思的是,纯种马的世界也有三六九等。我们认为汗血宝马最为珍贵高级,但在有闲阶级看来,一匹骏马具有的英国气息越多,才越值得夸耀。

从经济原因看,这与英国曾经是欧洲文明大国有关。但作者揭露说,英国拙劣的骑马姿势和窘促的马步流传至今,其实是一种旧时代遗风。因为那时英国道路很糟,到处是泥坑,骑马的绅士根本做不到自由驰骋,结果就形成了适应糟糕道路的独特骑乘姿势。

可笑的是,19世纪末,英美国家的道路状况大为改善,但坚持所谓高雅做派的有闲阶级,仍然会刻意模仿不太舒适的英式骑法。

除了宠物的选择,有闲阶级的独特爱好还体现在花园设计上。

如果你去欧美旅行,应当看过:无论巴黎市区的宫殿广场,还是英国城乡的大小花园,以及美国东西部的公园、住宅,最常见的就是浅草平铺的庭院,大多数修剪得平整美观,仿佛绿色天然地毯。当地朋友会告诉你,如果太忙来不及修剪自家的草坪,必须花钱请园丁帮忙,否则会被小区物业处以重罚。

那么,为什么整齐简洁的草坪,会在欧美国家受到普遍青睐呢?

作者分析认为,这可能和欧美人的祖先过去长期以畜牧为生,居住在湿润地带有关。他们的历史文化基因里,对于青青草原或牧场的情感记忆深厚。

所以欧美国家有闲阶级在各项爱好方面的审美偏好,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炫耀性消费需求,其次也跟他们的畜牧文明有关

0x2;有闲阶级怎样展现独特的爱好品位?

那么真正有钱有品位的“有闲阶级”,会怎么炫耀他们的独特爱好呢?主要有两点:

  • 一方面要刻意表现奢华
  • 另一方面又要假装简单朴素

如果你去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在宫殿门口的高台上抬眼望去,一大片远及地平线的几何造型草坪,一定会给你不一样的震撼感。

很显然,同样一片土地,种菜过于实惠,绝非有钱的“有闲阶级”所为;而要维护一片优质草坪,从草种的选择、温度、湿度和肥料的使用,以及修剪打理需要动用的人工、设施,花费都很大,一般家庭根本做不到,有钱有闲的上层阶级,反而可以借此炫耀财力雄厚。

比如,同样建一个私家小花园,粗看没什么特别。但真正有钱有闲的高阶人群,一定会花大价钱,把本地的原生花木,换成可以在这里养活,但来自遥远异域的珍稀品种,也就是花大钱弄成小型植物园。

我曾在英国乡村旅行,有时看到老旧的小城堡,说不上多漂亮。但上前一问,看似村里大爷大妈的夫妇俩,会用不一样的口音告诉你,这是代代相传几百年的家族城堡,周围上千英亩土地,也是他家的。走进城堡宽敞的老宴会厅,你还会看到家族历代主人画像,以及他们收藏的不同时期的名家精品,有的画动辄价值超过百万英镑。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起源于苏格兰,流行于欧美和亚洲的高尔夫球场。

且不说征地、设计、修建的各种成本,单单是球场里的果岭草皮和林间草坪的选择、铺种、维护,一个高尔夫球场每年就要花费数百万元。

打高尔夫球,之所以被称为贵族运动,正在于其占地之大,建造之精,成本之高。相对于跑步的随意性,打高尔夫球只能是少数有闲阶级的专属。

0x3:有闲阶级的爱好如何推动全社会的消费升级?

说到这里,有闲阶级基于财力和炫耀需求而培养的各种爱好,令人眼界大开。不可否认,这些有闲阶级的爱好,最终对全社会的消费带来影响,直接关系到消费的升级和降级。

比如中国,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吃饭用餐巾纸的习惯。那时,只在极少数高级酒店有餐巾纸,大家日常吃饭,多数人吃完一抹嘴,讲究点的女士才会用手帕擦一擦。

但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新餐厅和新酒店开业,餐巾纸逐步成了标配,不再是少数人的高级消费。经过这20多年快速发展,包括餐巾纸在内,中国生活用纸行业的年产值达到千亿规模,每年还出口数亿美元的国产纸巾产品。

在这本《有闲阶级论》中,作者花了较多篇幅,梳理不同种族的高阶人群,究竟如何形成长期延续的很多爱好,并如何慢慢影响中产阶层,形成可以被普遍接受的“爱好准则”。

所以,虽然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的阶层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社会阶层差异不会完全消失,但社会顶层及中上层人群的生活习惯、品位爱好,对整个社会价值偏好,始终有导向作用。

0x4:总结

  • 欧美国家有闲阶级在爱好上的独特审美偏好,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炫耀性消费需求,也和他们的畜牧文明有关。
  • 真正有钱有品位的“有闲阶级”,会如何炫耀他们的独特爱好呢?一方面要刻意表现奢华,另一方面又要假装简单朴素。
  • 社会阶层差异,会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主流阶层的爱好偏差,会成为社会消费的风向标,引发消费升级和产业繁荣。

 

5、你的教育如何体现你的追求?

提到教育,可能我们马上会想到教育强国——美国,中国每年也有大批学生赴美留学。所以,在读这本《有闲阶级论》时,我常常会对比,19世纪末的美国教育体系变化,对今天我们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消费有哪些可借鉴之处?

0x1:美国教育如何从精英阶层向普通民众普及?

当时,美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产业与金融、市场与消费全面上升,各行各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猛增。

于是,那些原来在大学里看似无用但占据主流地位的人文学科,逐步被注重实际应用的学科替代。因为实用学科有助于提高工业效率,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大有益处。这种变化,在美国大学体系里产生了争议,也不符合有闲阶级对所谓的“无用之学”的期待。

幸运的是,美国当时处于经济扩张时期,而且没有太多历史包袱,所以在19世纪末的美国大学教育体系里,经过多方博弈,实用学科和无用学科知识实现了兼容并包。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首先,美国建立了足够多的公立大学,以及数量众多的社区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以培训实用型人才为主,充分满足了中下阶层的教育需求,扩大了教育对象,同时也满足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比如,在书中有这样的统计数据:1900年,美国每万人平均有大学生31.4人,现在看起来这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这个比例非常高!因为在同一时期,每万人里大学生的数量,德国是8.3人,法国是7.6人,英国仅有6人,而中国那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大学体系。仅这一项数据就表明,美国在20世纪初期是教育行业的引领者,它花费大量金钱和资源,率先把大学教育体系做大了,并且从精英向平民普及,也率先获得了最需要的现代人才,尤其是实用型人才。
  • 其次,美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私立大学体系。这既包括相对偏重人文历史的综合型顶尖大学,比如在美国独立之前就开始建设的哈佛、耶鲁等学校;也包括偏重科学基础研究的顶尖名校,比如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还有像威廉姆斯、威斯利这样小而美的文理学院。私立大学体系主要面向有闲阶级的孩子,也有少数出身普通但聪明上进的优秀平民子弟。私立大学做的是小众精英教育,以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深厚人文历史素养,并能胸怀天下、承担责任的领导型人才。

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美国人后来的统计:在承担专业技术责任的骨干型人才,大多来自注意效率和实用的理工学科;但最终在政府、军队、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承担团队整合责任的领导型人才,大多来自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人文学科。

从结果倒推,美国19世纪末的大学教育结构性扩张,是成功的。如今,美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为42%,仅次于加拿大、以色列和日本,高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同时,作为全球大学教育体系最完善、顶尖大学最多的国家,美国每年吸引上百万留学生,创造上千亿美元的留学教育产值。

0x2:为何有闲阶级对非实用型的历史人文学科青睐有加?

经过这一时期的结构性扩张,美国大学在数量、质量、结构上都不再是问题,有财力的“有闲阶级”,再度开始以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推进人文学科持续繁荣。

从人类历史演进看,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语言、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发展,确实大部分是在有闲阶级的支持下发展的。

为什么一些看起来“明显无用”的历史和人文学科,反而会受到有闲阶级的青睐?答案是:这些知识和学科“更加高级”、“更加高尚”、“更加有价值”,符合有闲阶级对审美价值和荣誉价值的独特需求

这也不难理解,既然有闲阶级的财力,足以支撑他们不用为谋生而工作,在接受大学教育时,他们当然也就不必学习那些重在提高技能和效率的实用型学科。

他们还发现,抛开具体技术层面的工艺改进或效率创新,人类社会确实需要从历史发展角度,不断总结并发现人和社会的规律。这些探索,不像理工学科那样有确定的答案和公式,可以通过实验或实践进行验证。有闲阶级青睐的这些务虚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反而需要更长时间。

相对而言,也只有这些衣食无愁,有闲有钱,想在人文领域有所积累,也有所炫耀的有闲阶级,才更有可能去学习那些“无用之学”。

比如在传统大学教育体系里,处于某种特权地位的“古典学”,就是典型的“有闲阶级”喜欢的专业。“古典学”有时也叫“古代研究”或“古典文明研究”,主要是在语言学、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考古学等领域研究古代地中海世界,尤其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学和哲学。

像这样的学科,作者认为显然不能要求出身贫寒、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学生去孜孜以求。它更适合生活无忧的,有闲阶级的孩子们去认真探索,进而形成文化成果,供全社会共享。

这些有闲阶级的后代,也可以借此继续保持其家族,不同于普通人的财力、智力、知识和视野上的优势,并有机会形成更好的大局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未来社会中承担更大责任。

所以作者感慨,对于有闲阶级中好学上进的年青一代,获得荣誉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研究古典学这样的专业。因为越是拟古和浪漫,越在写作和谈话时讲究修辞,就越能让有闲阶级感觉体面。

比如,有人曾对比几位美国总统的文字和演讲表达水平,同样说一件事,缅怀一位英雄,出身哈佛的前总统,用词考究文雅,表达流畅动人,简直是托福满分写作;但另一名读沃顿商学院的前总统,用词简单明快,表达如同大白话,只能算勉强及格的托福写作。

为什么大家更容易看懂听懂后者所说的话,却偏偏推崇前者的讲究修辞呢?借用《有闲阶级论》书里的分析,这是中产阶层和知识阶层念念不忘的,对精英教育、人文素养和无用之学的仰慕。

0x3:现代社会的教育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不论是有闲阶级还是普通民众,无一不在关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教育更是改变国家和个人未来的关键。但不同阶层在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下,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值得投入更多资金和资源,则是见仁见智的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四川南部一个县城上中学。当时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倾向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最终选择了国际政治作为本科专业,一晃就是30多年。

虽然我没有遵从师长教诲,认真学好数理化,但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教育常态化的受益者。如今,我们“70后”也面临着下一代的教育选择,我们希望孩子们成为拥有什么知识的人呢?

最近几年,一些大学专业填报情况变化引人注目:之前,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比较实用的理工科,或经济、贸易、法律、会计等有明确职业指向的“有用之学”;但“90后”“95后”,特别是“00后”,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哲学、文学、历史、艺术、人类学、心理学等看似无用的学科。

这不仅是中国特色,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进行着相同的选择。

不过,底层民众的通俗化诉求,正在通过网络数字化平台,真实而激烈地冲击着某些历史惯性和认知局限。在未来的复杂博弈中,不同阶层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偏好一定不会完全趋同,未来教育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组合,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0x4:总结

  1. 19世纪末美国各行各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猛增,引发大学教育体系结构性变化,但实用型学科和看似无用的历史、人文学科最终实现了兼容并包。
  2. 历史和人文学科“更加高级”、“更加高尚”、“更加有价值”,因此符合有闲阶级对审美价值和荣誉价值的独特需求。
  3. 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历史人文学科,未来教育将呈现更加多样化的组合,这并非坏事。

 

 

6、思维脑图

所谓“有闲阶级”,其实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上层阶级。这里的“有闲”,并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有闲暇时间”,而是指脱离了劳役性工作。上层阶级可能看上去很忙,但他们从事的活动都是非劳役性质的,仅限于政治、战争、宗教信仰、运动竞技等领域。

人类社会中的有闲阶级,是和掠夺性文化、以及私有制一同出现的。

私有制导致了个人之间的金钱攀比,每个人都想在与其他人的财力比拼中,获得较高的等级排名。当这种风气蔓延开来,一个人能否获得社会尊重的唯一决定性依据,就是占有财富的多少。有闲阶级为了证明自身地位的尊崇,就将炫耀性休闲和炫耀性消费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层阶级这种将金钱与高贵划等号的做法,进一步形塑了全社会的生活标准、审美趣味和文化风尚,让它们统统变成金钱的附庸。

 

posted @ 2021-08-09 09:27  郑瀚Andrew  阅读(63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