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七》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含义是什么?

“增长(growth)”与“发展(development)”这两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 经济增长一般指更多的产出,它通常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来表示
  • 经济发展,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人均GNP或GDP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第一,人均GNP或GDP没有充分反映国内总产值的分配情况。
  • 第二,一国总产出的增长速度尽管可能很快,但如果人口增长率相当于或高于产出增长率,那么人口的增长就会成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变量。
  • 第三,由于官方汇率高估,统计资料不全,一些所谓“非市场”的产品和劳务没有计算在内,人均GNP或GDP可能缺乏国际可比性。
  • 第四,人均GNP或GDP不能及时反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或从使用这些产品和劳务中得到的福利情况。它也没有反映环境污染、都市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 第五,人均GNP或GDP不能充分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教育识字率、预期寿命、人均卡路里供给、人均营养水平、人均能源消费、人均钢铁消费、耐用消费品的人均消耗等。

美国经济学家吉利斯等主张经济发展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 第一,人均GNP水平的提高
  • 第二,经济结构的变化,如工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人口所占百分比的上升
  • 第三,这个国家的人民必须自己动手加入这个经济发展过程,成为使经济结构发生上述重大变化的主要参与者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则认为经济发展至少必须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 第一,增加能够得到的诸如食物、住房、卫生和保护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并扩大对生活必需品的分配
  • 第二,提高生活水平,除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外,还应提供更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并对文化和人道主义给予更大的重视
  • 第三,通过把人们从奴役和依附中解放出来,来扩大个人和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2、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协调基础设施产业与直接加工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发展经济学家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形成了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两个不同的学派。

平衡增长战略,即“大推进”战略是由纳克斯和罗森斯坦最早提出的。这种战略是建立在所谓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的基础之上的,

在这一恶性循环下,单靠某一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发展是无法奏效的。因为该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会因人均收入太低而缺乏市场,不可能长期发展下去。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实施“大推进”战略,即通过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使各种工业同时有所发展,互为需求,各个部门的投资都有利可图。 

平衡增长战略的实施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 一是需求方面的平衡增长,因为工业的发展取决于消费者(以及投资者)的需求模式或消费模式,而需要和生产函数均具有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是指不同的投资决策相互关联,相互提供需求,从而可减小投资风险(找不到市场的风险)。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低需求弹性造成了市场需求规模的狭小,因此相互关联的投资就必须有一个最低限度,才能利用不同投资之间提供的互补性需求。政府部门在一定的弹性需求下选择各部门的增长比例,使新创造的收入恰好能吸收新生产出来的产品。
  • 二是供给方面的平衡增长,即同时增长以防止供给短缺的出现。例如,在抽检一个钢铁厂时,计划人员就应同时筹建煤矿、铁矿等生产设施,除非这些投入品都可以从进口获得。从整体化的角度看,还需要保持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平衡。由于各部门相互提供投入,所以,同时增长还可以使得缺乏辅助性要素所引起的资本浪费现象减少。

发展中国家实施平衡增长战略首先会遇到资金有限、外汇短缺、人才不足的硬条件约束。 

艾伯特赫希曼针对这一弊病提出了非平衡增长战略。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试图短期内在传统的落后经济中强加上一个巨大的现代化部门是不现实的。非平衡增长战略的实质是,将经济发展过程(以工业化为核心)看作不同部门先后不同的成长,并相互联系着彼此施加压力和推力的结构演化过程。

赫希曼认为,发展都是以领导部门的成长带动其他部门的成长,由一个企业或一个工厂的成长引发另一个企业或另一个工厂的成长的方式进行,因而平衡只是不平衡的结果。

非平衡增长理论的中心概念是联系,在确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充分重视不同工业部门发展的关联作用。这种联系分为前向和后向两种联系方式,

  • 那些从其他工业部门获得投入品的工业具有“后向联系”作用。例如,汽车制造业使用机械工业产品和金属制品,而这些厂家又要使用大量钢材,因此,建造一家汽车制造厂将产生出对机械和钢材的需求,这种需求会刺激投资者建立这些工厂。
  • 有些工业的产品成为其他工业部门的投入品,这样的工业具有“前向联系”作用。计划人员可以从建造钢铁厂起步,当投资者看到有国产钢铁供应时,就会兴建那些使用高性价比钢材的工厂

无论是前向联系还是后向联系,都会产生压力,促使人们兴建新的工业企业。而这些新企业又转而产生压力,促使人们去发展别的新的工业企业,依次类推,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应用有限的资金去“撒胡椒面”,而应将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那些具有强大推进作用(前向或后向联系强)的主要工业,以推动经济发展。

在选择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时,一定要根据我国的国情,而不能照搬平衡或非平衡增长战略,尽管这两种战略都具有一定的道理。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在总量非均衡的条件下,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基础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第三产业、农业发展落后。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视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现阶段,应针对过去经济非平衡发展和资金、外汇、人才短缺的现实,采取非平衡发展战略,即把有限的资源投入限制国民经济协调增长的“瓶颈”产业,如基础产业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非平衡增长战略的实施,可以大体校正产业结构的严重偏差,使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并积累大量的资金。这时,便可以大体校正产业结构的严重偏差,使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并积累大量资金。这时,便可以实现发展战略的转换,即从非平衡增长战略转变为平衡增长战略,以减少增长代价,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策略就是应用了非平衡增长战略。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有“两头重”的特征,其中,基础设施属于下游行业,对上游的钢材、水泥等工业有强需求拉动效应。同时,国家对能源、材料等上游产业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扶持,这对中下游的工农业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3、以通货膨胀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代价

在发展中国家,对于通货膨胀能否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在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历来有不同的观点。持肯定意见的理由主要是:

  • 第一,当课税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税负对收入的弹性并不总是大于1时,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共支出筹集资金,便把通货膨胀作为一种主要的“税”。在货币收入一定的假设条件下,通货膨胀能够增加课税收入。
  • 第二,通货膨胀可提高工业的盈余能力,从而可以刺激投资。
  • 第三,如果通货膨胀能在国内增加更多的收入,政府就不会被迫依赖外国资本。
  • 第四,以通货膨胀形式增加资金供应,可能会提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成本,这些机构可能引导公众去从事金融资产投资而不是从事实物资产投资,因而可为经济增长调出实际资源。

由于对货币余额征收通货膨胀税比通过征收常规税更便于增加政府收入,而且通货膨胀税为累进税(掌握货币余额越多的人缴纳越多的“税”),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把通货膨胀看做是财政扩张的一种理想手段。

  

4、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赖制度创新?

0x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条件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体制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一般地说,选择了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实际上就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定了目标函数和运行框架。而经济体制一定确定,就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方式,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提供体制条件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经济体制,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微观基础上的,前者不能脱离后者而孤立地发挥作用。微观基础则是由一定的产权规则所制约的企业经营机制及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动所采取的特有反应方式所决定的。

现实的微观基础既决定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又受到特定条件下的增长方式与体制模式的制约。微观基础一旦确定,就通过产权规则和微观主体的行为机制规定着经济增长的特殊方式及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选择了一种强调数量增长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特征:

  • 第一,它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发展模式
  • 第二,它是一种借助于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实施的发展模式
  • 第三,它是一种经济结构倾斜型发展模式
  • 第四,它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 第五,它是一种封闭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计划经济体制做所以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关键在于它们都以传统的所有制模式作为坚实的微观基础。

建立在以微观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必然排斥市场机制,资源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配置,而计划经济体制又可使政府有效地贯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0x2: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体制模式的转换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转向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额使用效率来实现,即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也就是说,过去人们通常把资本累计视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源泉,现在人们则越来越明白,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而且取决于技术个新速度。

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使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

显然,离开体制的因素是很难说得清的,因为体制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而且体制本身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信息是不完全的,且信息的获得是需要支付费用的,生产的调整过程取决于信息费用。一般来说,市场越不发达,信息传播技术越原始,调整过程越长,调账费用越高。因此,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信息费用会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行结果,影响经济绩效及增长轨迹。

同时,由于产权未被充分界定及产权的界定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个体收益未必等于社会收益,如存在外部性、“搭便车”等问题。当存在低效率的产权结构时,随着知识与技术存量的增加,个人的获利能力会既缺乏又不完善,其结果是技术进步变得缓慢,自然资源存量的收益呈递减趋势,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在不同的国家里,由于体制条件的差异,即使投入相同的生产要素,国民收入的增加也有很大的不同,这也表明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评价和度量的,而技术创新又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体制创新

体制因素之所以可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即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的这种功能又与体制可影响人类的选择行为有关

  • 第一,体制实际上为每一个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人设置了一整套正式的(如宪法、成文法、自愿性契约等)和非正式的(如习惯)行为规则,这就为每一个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行为人规定了约束条件。体制创新正是通过改变交易规则来为经济增长创造新的条件。
  • 第二,体制创新可通过塑造出新的激励方式或动力机制,激发行为人参与交易活动和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 第三,当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有助于克服经济活动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或“搭便车”行为时,它就能以较低的代价换取较快的经济增长。
  • 第四,体制因素还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5、制度创新推进经济增长的原理是什么?

所谓制度(institution)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皆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制度可被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一是宪法程度。宪法秩序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它为集体选择确立了原则,从而是制定规则的规则。
  • 二是制度安排。这是在宪法秩序下约束特定行为模式和关系、界定交换条件的一系列具体的操作规则,它包括成文法、习惯法和自愿性契约。
  • 三是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对现实契约关系的正义或公平的判断相连的,对于赋予宪法秩序和制度安排的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 

当把制度作为决定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通常来说,制度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影响经济增长的。

  • 第一、产权。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与一定的产权结构直接相关。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为实现外部效应的更高程度的“内部化”提供行动的动力。产权不清晰通过交易成本的增加限制经济增长,因为交易实际上是产权的交换,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行为人不能通过交换使自己的利益有所增进,其生产或交换的动力很弱或没有,于是,或者交易活动不能发生,或者交易规模缩小。
  • 第二、国家。 有效率的交易需要明确地界定产权,但界定产权本身也是要花费成本的。由于国家拥有“暴力潜能”,由国家来界定和保护产权可降低交易费用。国家通过向社会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来达到以下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从而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二是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
  • 第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由相互关联、包罗万象的世界观组成。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被一种“世界观”引导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交易费用节约机制;其二,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与个人所观察到的世界对公平所持的道德、伦理评价相互交织在一起。

  

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进步,它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 第一,持续性原则
  • 第二,公平性原则 
  • 第三,共通性原则 

 

7、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第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 第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 第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8、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或将呈现以下九大趋势性的变化:

  • 第一,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 第二,从投资序曲看,经历了30多年的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 第三,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总需求逐渐下降,我国低成本优势也发生了转化
  • 第四,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现在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严重过剩,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作用更加突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
  • 第五,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人口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 第六,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输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 第七,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必须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 第八,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看,伴随着经济增速下调,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必须标本兼治、对症下药,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的体制机制
  • 第九,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看,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必须全面把握总供求关系,科学进行宏观调控

 

9、如何理解经济新常态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与构建?

0x1:旧动能衰减是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 市场化进一步改革的红利逐渐递减
  • 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牛难以维持和提升
  • 工业化过程已达到历史和国际的高位,传统工业化的路子越走越窄
  •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 储蓄率逐步降低

0x2: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培育

 

posted @ 2021-07-05 19:49  郑瀚Andrew  阅读(58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