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二》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如何构想的

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是首先需要在理论上阐述清楚的问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若要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的。

0x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之前,曾存在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党宣言》中把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概括为三种形式,即

  • 反动的社会主义
  •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站在封建社会的立场上,从封建的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批判资本主,企图恢复旧的所有制关系和社会制度,开历史的倒车。

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上,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它试图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

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它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提出了一些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但是,由于这一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因而无法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其理论带有空想的性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性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认为,以往的社会主义同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不相容的,他们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不能科学地说明这种生产方式,因而也就掌握不了这种生产方式,只能简单地把它当做坏东西抛弃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发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运用这个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恩格斯说,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第一,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从人类公平、正义、理性原则出发来批判资本主义,并在此基础上构想未来的理想王国,而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和动力规律的深刻分析,发现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种种物质因素,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否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发现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特征。
  • 第二,为克服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来,把生产关系当做决定其余社会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并把它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指明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揭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就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社会主义已不是人们头脑中的主观想象了,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些矛盾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由此从空想转变成现实。
  • 第五,科学社会主义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认识未来社会,并不是为未来社会提供一个详细的建设方案,或提供一个完整的描述,这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又一重要区别。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设计和描绘未来社会的细节,他们的一些主张本身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认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强调:”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科学社会主义者反对教条式地预料为未来,提出和描述未来社会的细节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未来社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恩格斯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他们认为,超越社会历史条件去提出和解决未来社会的一些细节问题,将陷入幻想或空想。

可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0x2: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根据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阐述了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理论和主张。他们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并通过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推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包括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和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如下:

1)自由人的联合体和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他们全部的理论。他们在《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自由人的联合体做了这样的说明,即在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

对于自由人,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做了深刻论述。他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公共权力,并利用这个公共权力把社会的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从此按照预定计划进行的社会生产就成为可能了。生产的发展使不同社会阶级的继续存在成为时代的错误。随着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身的主人时,人才能成为自由人。由这些自由人组成的联合体,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社会形态,其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消灭私有制和旧分工的消亡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前提。因为只有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只有消灭旧分工,人才能成为自身的主人。仅仅有这些还不够,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还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社会生产的高度发展,”不仅可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因此,社会主义并不反对个人自由,相反,它的目标是为了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创造更加广泛和真实的基础。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目标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因此,它与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以私有制和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理论有着本质的不同。个人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社会利益至上一种虚构,因此,以私有制和自由竞争为基础的社会是最好的。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生产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社会发展的无政府状态是由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因而,消灭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立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恩格斯指出,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基本属性的这种反作用力,要求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调整,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例如设立工会、建立最低工资等。无论是信用无限膨胀的工业高涨时期,还是由大资本主义企业的破产造成的崩溃本身,都使大量生产资料不得不采取像我们在各种股份公司中所遇见的那种社会化形式。某些生产资料和交通手段一开始规模就很大,例如铁路,排斥任何其他的资本主义经营形势,形成了著名的托拉斯垄断组织,。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这种形式也嫌不够了。这时候,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式代表,即国家,也终究不得不承担起对生产的指导,也即国家接管。这种转化为国家财产的必然性首先表现在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方面。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却表明了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线索,就是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从而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产生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为了实现这一点,只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是社会化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是这里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要百分百地转换为公有制呢?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者社会上允许一定比例的生产资料保持私有制呢?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转为个人的财产。而这种生产资料的公有依然是社会所有。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使得任何人或集团都不能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支配他人的劳动,因而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出现,是人类所有制实现形式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劳动者成了社会的主人,从而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和真正的主人。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3)商品生产不复存在,社会生产的计划性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商品是彼此独立的私人劳动的产物,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因此,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不复存在。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在那里,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这种条件下,劳动作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存在,劳动产品也不表现为商品。

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社会讲按照社会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通过对生产进行有计划和有意识的社会调节,能够自觉保持社会生产的比例性,避免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和由此造成的浪费。 

4)在共产主义两个阶段中分别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马克思在1875年发表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根据生产力的不同性质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区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

  • 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是由这一阶段的客观条件决定的。一方面,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向社会提供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从社会取得的只能是自己的消费品;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发展的,而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而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因此,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即在个人消费品分配中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一原则就是通行的调节商品交换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想交换。马克思还指出,按劳分配中体现的平等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例如脑力拉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不平等。但这些弊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
  • 只有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消除这些弊端,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5)尽快发展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私有制已经不适应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只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因而各社会都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它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被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

我国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于理论认识上的偏差和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国都没有形成合理的所有制结构,特别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力求通过”穷过渡“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办法,大搞”升级“和”过渡“之风,削弱集体经济,尽可能地消灭个体经济,使所有制结构单一化,对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造成严重后果。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坚持生产力标准,选择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人认真总结了以往我国在所有制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逐步消除了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对生产力的羁绊,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该以公有制为主体,继续鼓励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做了这样的概述: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外贸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概念,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庆决定的:

  •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主义服务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从现代经济发展看,伴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出现了集中化和分散化并存的趋势,一方面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社会分工也在不断深化,不仅生产部门的分工在扩大,而且各种产品的生产甚至一种产品的各种零部件的生产都变为专业化生产。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关系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存的可能性和要求。因而,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还要发展符合生产力要求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并使之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上相互补充,以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生产社会化。 

我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在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下,它们都有自己适宜于发挥优势的领域和范围,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能够在功能上相互补充。此外,由于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别,因而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有利于促进技术的进步,也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竞争在所有制形式的选择上也发挥着优胜略汰的作用,具有优越性和活力的所有制形式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失去活力、没有优越性的所有制形式会被竞争所淘汰,典型的例子就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企改制,大量关停了低效的国企。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各种所有制都不是封闭的系统,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打破所有制的界限,相互融合发展。股份制为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企业组织形式。通过赋分制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和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所有制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应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但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恰恰都是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小生产状态,缺乏社会大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因而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

建国后,中国党人早就清醒的认识到,落后的中国问题很多,但最根本是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技术落后。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把制度上的变革和经济技术上的变革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和落后挨打的局面。

面对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1949年之后,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开始了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问题上”走自己的路“的伟大探索,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打破常规“的技术跨越式、时空压缩式发展等一些列重要思想。这些成果对于我们探索中国现代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有益的,尽管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理论和实践上还难以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逐渐摆脱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模式的束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的新局面,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方面,这一概述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纠正了改革前我们脱离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从本本出发抽象讨论社会主义优越性、固守某些僵化的理论观点的教条主义倾向,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科学的标准;另一方面,这一概括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是像我国这样的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挫折和失误,归根结底是由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基本国情认识不清造成的。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探索,提出了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这一科学判断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说明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表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而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中国党人在改革开放中彻底破除了这一教条,认识到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强调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体制,这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反市场的观点,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第四,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改革中既要改革经济运行机制,又要多方面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经济政治制度。中国改革的性质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新的革命,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
    • 改革的目标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改革的内容上,把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
    • 改革的方式上,强调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 改革的战略上,提出了兼顾改革、发展与稳定等正确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在判断改革成效的标准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注意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 第五,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收入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的分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引起生产条件分配的重大变化,相应地引起收入分配方式和分配结构的改变。生产条件的分配不仅有生产条件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而且有生产条件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这两种意义上的生产条件分配都影响收入分配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条件分配决定了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通行着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所有权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不能否定按劳分配和劳动标准,也不能否认所有权即产权标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而把劳动标准和所有权标准相结合,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特点,体现生产条件分配要求。从收入分配过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过程包括微观收入分配过程(也即初次分配过程)和宏观收入分配过程(也即再分配过程)。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宏观收入分配是通过政府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机制实现的。微观收入分配和宏观收入调节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 第六,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经济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有鉴于此,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了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的,从沿海到内陆,从商品贸易到服务贸易、金融开放,从单边的政策性开放到加入WTO的多边有规则的开放,领域不断拓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有秩序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开放过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提出了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理论,推动我国积极稳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 第七,新发展观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发展是为了人民,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中国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首先强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实质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科学发展理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 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 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远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它会随着我国实践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4、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阶段

0x1:市场经济为什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所谓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合资源的经济。市场则是指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而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与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第一,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利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成正比。为此,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来确立排他性产权,不仅使交易者能在市场上展开公平的现货交易,而且可以使其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必要条件
  • 第二,决策分散化。分散化的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做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也就是说,微观主体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此,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必须是硬的,即微观主体必须量入为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即劳动所有者获得工资收入,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收入,土地(房产)所有者获得租金收入
  • 第三,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契约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强迫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他们进行竞争所凭借的是各自的经济实力和比较利益。
  • 第四,价格协调微观决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等要素价格。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该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该物品,从而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尽管市场经济确实把行为人对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看成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动力,并主张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构建激励机制,但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惩罚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努力形成一个通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制。现在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明了”看不见的手“。他指出,尽管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自利的,但只要竞争是充分的,那么在竞争中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得竞争的后果是社会利益最大化。

充分的市场竞争之所以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具有分配功能、效率功能等功能

当然,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动达到利他的结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必须是完美的,即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在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是可以无代价获得的且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对称的,未来是具有确定性的,不存在外部性。这样,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任何经济人都不可能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就是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完美市场的条件是很难满足的,原因在于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确定的,不少行为的私人成本并不等于社会成本。当市场不完美时,经济人追求自利的动机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和市场效率的源泉,另一方面又会诱发损人利己的行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表明,个人常常在处理、加工和贮藏信息方面能力不足,也难以准确计算出对方的交易动机,从而使市场的不确定性直接转移到单个人身上。这样,经济人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动机,即通过不诚实或欺骗来达到更有利于自己的目的,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假冒伪劣等。当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怀着机会主义的动机就达成某项协议讨价还价时,个人的最优选择将不可能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囚徒困境便是这一博弈的极端形式。失信行为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失灵的市场无法使得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导致利他的结果。

0x2: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过程

我国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过去,我们把计划经济看成是公有制的产物,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私有制的产物,从而认为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然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引发人们对计划于市场的关系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与探索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

  •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因此,应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具体来说,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 第二阶段:1984-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种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在以下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从1984年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且改革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如降低指令性计划比例,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价格双轨制等。
  • 第三阶段:1987-1992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该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 第四阶段:1992-2013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就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 第五阶段:2013年以来,进一步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以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然而,即使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也是不存在的。当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信息的获取存在成本(即交易摩擦成本),未来具有不确定性,存在众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等的外部性等时,市场失灵现象将不可避免。这时,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目标,而需要依靠政府的计划手段来刺激总需求,如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由此可见,不管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都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手段。计划调节的主要优点是协调,包括不同产业部门的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协调等。但计划调节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导致对经济的过度干预,降低经济效率。市场调节则借助于利益关系和价格机制调节经济人的行为,一般来说微观效率比较高,但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市场失灵现象也常常发生。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恰恰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体制条件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核心表现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就不成为市场经济。例如,

  • 产权关系明晰的企业具有硬的预算约束,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自由、平等的市场竞争秩序
  •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
  • 市场的开放性
  • 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

从运行规则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当然,我国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必然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 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
    •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将其统一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 第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

 

6、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 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
    •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推进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
    • 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 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 以改革促管理
  •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 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硬的预算约束
    • 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 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 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通过税收特备是累进税制度把高收入的一部分转移到国库
    • 通过转移支付等途径为低收入者提供保障
    •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例如基本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等

 

posted @ 2021-06-29 21:01  郑瀚Andrew  阅读(3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