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总结----Django学习基础(八)
Django是一个使用Python开发并具有高并发性、高可用性的Web应用框架,它基于BSD协议开源,在传统MVC软件架构模式的基础上,对数据传输和视图绑定的过程进行封装,并提供了MVT新型架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MVC和MVT的区别:
M:Model模型,包含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封装软件中处理的核心数据的部分;业务模型是结合实际业务流程,在业务流程中完成数据操作的部分。在传统开发模式中属于后端开发或者服务端程序开发。
V:View视图,在传统Web应用软件中主要是指和用户交互的界面,在界面中可以展示软件信息,并且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在传统开发模式中属于前端开发。
C:Controller控制器,是软件中界面和模型之间的桥梁。在传统开发模式下,控制器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将用户的不同请求分发给后端对应的业务处理模型,起到请求分发的作用;二是对用户传输给后端的数据进行逻辑正确性验证,确保传输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对后端的数据进行逻辑验证后,绑定对应的视图页面响应给客户端进行渲染展示。
T:Template模板,包含数据和模板语法。通过固定的模板语法,在网页视图中对数据进行渲染展示。
Django的安装:pip install Django
安装验证:Django安装完成之后,打开系统命令行窗口,执行如下命令验证安装结果:django-admin --version。能正常显示版本号即Django已被成功安装到系统开发环境中。
入门程序开发:
第一步:创建项目:执行命令:djang-admin startproject myproject1,执行命令后会自动在慕慕中创建Django标准项目文件结构:
|-- myproject1/ # 项目主目录 |-- myproject1/ # 项目的根目录:根管理项目 |-- __init__.py # 包声明模块 |-- settings.py # 项目配置模块 |-- urls.py # 配置路由模块 |-- wsgi.py # 基于WSGI协议的实现模块 |-- manage.py # 命令操作支持模块,Django项目的命令行操作都依赖该模块
第二步:数据库同步:
项目创建完成后,Django项目中已经包含了大量的业务处理流程,同时也就包含了相应的常规数据类,所以需要将Django内建的模块同步到数据库中,同时也需要用户自定义类型同步到数据库中并创建对应的数据表。传统的做法通过编写SQL语句进行处理,而Django对此进行了封装。通过简单的几条命令即可完成数据库同步。
在命令行窗口中,进入项目主目录,执行如下命令,同步所有类型并应用到数据库中:python manage.py migrate。执行命令完成后,在项目主目录下会自动生成一个db.sqlite3文件,他是Django内置的SQLite数据库生成的数据文件。
第三步:创建管理用户:
进入项目主目录,执行命令:python manage.py createsuperuser
第四步:访问测试
进入项目主目录,执行命令: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打开浏览器默认访问网址为:http://127.0.0.1:8000,在浏览器中再次输入地址:http://127.0.0.1:8000/admin/,访问Django内置的管理平台,系统会跳转到管理平台登录界面。在界面输入之前创建好的用户名密码既可登录。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