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2020.10.03

国庆家,与朋友们聚了一下,后边一起去电影院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

全片分为了五段,关键字:农村医保、教育、新时代产物(直播、短视频)、环境改造、农村建设。

这不影片是《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由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一部表述国家样貌、文化、精神的一类影片,这是主题思想。

说真的,宗教信仰这种东西,在我的认知里边,就是一张白纸,偶尔可以看到一些轮廓,总之,这种思想层次的东西似乎在农村不太适用,也可能也与我们的国情有关,从小就被教育要爱国,我们也知道要爱国,但是为什么要爱国,我们还是比较迷茫,这个果的因需要一个自己心里认可的答案,1946年新中国成立,旧制度废除,重新洗牌,就注定需要时间去沉淀,我们中国对于宗教信仰这一块应该处于放养状态,就像《后浪》说的“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这就导致人们的思想非常容易被带偏,信仰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处理起来将会非常麻烦。我们现在的社会,变化非常大,我们在处于这种变化中,感知可能不会很强,可能大多数人觉得不就这样吗?这部《我和我的家乡》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部片子让我们感觉到国家真的强大起来了,让我们对中国有个感知较强的认知,在党的带领下我们真的表的富强起来。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认可,要有这样的一个自信。

教育这个片段,情节非常煽情,那时候的农村学校、课堂,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虽说没片子这么艰苦,但是条件也emmm,一言难尽,但是正是因为有书读,我才有这样一个接触新事物的一个机会,那句“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真的,知识不够,真就得没见过“猪”跑了,现在我见过猪跑了,正在想办法吃上“猪肉”。

新时代产物(直播、短视频):大部分情节都非常熟悉,手工耿的影子,直播,小视频,电商,我觉的这些应该是给我们老一辈科普用的,让他们比较清除的认识到这些都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关系,对于我们年轻一辈来说,都习以为常。

农村建设,自家村子里修的水泥路、路灯、垃圾收集点,这些都是改变。

我们中国的教育应该继承的是苏式教育(填鸭式教学?),在学校那会,有羡慕过美式教育,觉得他们学习就像玩似的,后边知道他们的教育弊端,有个词叫“反智教育”,就是说国家不需要太多有独立思想的人,需要你按照我安排的思想去走,这样资本要求的环境就比较稳定,以前看的美国片,就发现里边的人怎么跟傻子似的,可能这也是导演想要给大家表达的意思,现在我们国家好像对这方面真的放的很宽了,珍惜吧。

 

posted @ 2020-10-04 22:38  舞梦青云  阅读(66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