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34Grade23ComputerScience/ |
| ----------------- |---------------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gdgy/Class34Grade23ComputerScience/homework/13478 |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熟悉博客园和github,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
一、基本介绍
大家好,我是计科三班的梁子恒,来自广东中山。
- 个人性格与兴趣爱好:本人有点慢热,虽然看起来有点不太好接近,但实际上还是很友善(*´∀`)~♥滴!喜欢看电影,脱口秀,情景喜剧!喜欢看F1,更喜欢开卡丁车,有机会来较量较量吧!
二、学习经历
- 编程能力:熟悉c/c++,python,java,会使用HTML、CSS、JavaScript进行前端开发。
- 项目经历:独立完成苍穹外卖,黑马点评两个项目。
三、阅读教材后的五个问题
- “软件工程” 定义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核心目标是什么?
- “软件生命周期” 包含哪几个主要阶段?
3.在需求分析阶段,推荐使用的核心工具或方法之一是什么?
4.“模块独立性” 是衡量软件设计质量的重要标准,其主要通过哪两个指标来衡量? - “软件测试” 按测试阶段可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哪一类更侧重用户视角的测试?
四、渴望得到的收获
-
建立软件工程的核心知识框架:清晰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定义、核心原则(如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藏等),以及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的核心任务与目标,形成对“软件工程”这一学科的整体认知,避免仅停留在“写代码”的单一视角。
-
掌握各阶段的基础方法与工具:理解需求分析阶段如何用用例图、数据流图等工具梳理用户需求;明确软件设计阶段(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常用方法(如结构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初步了解软件测试的核心逻辑(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的适用场景),能将这些方法与工具对应到实际开发流程中。
-
培养“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思维:跳出“单一功能实现”的局限,学会从“质量、效率、可维护性”等工程化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如何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代码耦合度、如何通过测试提前规避潜在风险、如何考虑软件交付后的维护成本,逐步建立符合行业规范的开发逻辑。
-
理解软件工程的实际应用价值:搞清楚教材中理论(如模块独立性、软件文档规范)与实际项目的关联——例如为什么大型项目需要严格的需求文档、为什么团队开发中“模块划分”会影响协作效率,从而明白这些理论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解决实际开发中“混乱、低效、难维护”等问题的关键。
-
为后续深入学习或实践打基础:通过教材对软件工程全貌的讲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细分方向(如需求工程、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同时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开发框架、参与实际项目打下理论基础,避免在实践中因缺乏基础认知而走弯路。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