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自定义人生》

《剥洋葱法---拆解大目标为小目标》

 

目标设定好,列好计划之后,怎么才能让自己坚持行动?

如何从最微小的事情开始,一身勤工是哪个的行动起来,坚持下去。

 

一、什么是微习惯

  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好习惯。微习惯的特点,就是极其简单容易完成,完成之后有成就感,可以不断自我激励坚持做下去。

  微习惯,这个概念来自于《微习惯》这本书,作者斯蒂芬.盖斯不是什么社会名流,也不是教授学者,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

宅男,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拥有不完美的生活现状,喜欢玩乐和享受,逃避努力,贪图安逸。

  可是他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梦想拥有八块腹肌的傲人身材,但是又没办法坚持锻炼。

  直到有一天,他从“对立面思考”中获得启发:如果正面着手完成一件事很淡,就从它的反面寻找突破口。

  于是他问自己:健身锻炼的反面是什么?答案当然不是不做任何锻炼,而是微量锻炼,比如一个俯卧撑。

  说干就干,斯蒂芬拉开架势,做了一个俯卧撑。做完以后他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这么简单,既然姿势已经摆好了,为什么不多做几个?

  于是斯蒂芬又做了几个俯卧撑。感觉到肌肉撕裂的疼痛,他想:不如试试引体向上。就这样,他从一个俯卧撑起步,一下子完成了20分钟的锻炼。

  他继续每天做一个俯卧撑,2年后,斯蒂芬拥有了当初梦寐以求的身材,也是从那时候起,斯蒂芬发现微习惯真的改变了自己。

  他用这种方式,每天看1页书,每天写50个字,两年后,他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读过的书是以前的10倍。

  就连《微习惯》这本书,也是他通过微习惯策略,坚持每天写作,最终完成。

 

二、微意识

  其实微习惯的养成策略很容易理解,就是让你的大脑把简单的事情,通过你的每天重复变成一种习惯记忆。微习惯长期进行下去,就变成

了一种下意识、不自觉的行为,就像你每天早晚刷牙洗脸一样,一天不做就觉得少点什么。

  这就是微习惯的第一个构成因素:微意识

  之前你找到的大目标,通过剥洋葱法,被不断拆分成一个接一个可以触及的小目标。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就从你的小目标中寻找

最小的事情,非常简单没有压力地开始行动,慢慢培养起自己的微意识。

  先不用管你每天到底做了多少,先去通过极其微小的行为上的改变,培养出你的这种感受:我习惯了我的生活中必须有它。

  比如说你想锻炼身体,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跑步1000米的计划,第一天勉强跑下来,第二天怎么也不想动,那就给自己找一个微习惯,每天

只跑100米,如果还是不行,就让自己每天换上跑鞋出去走一走,只要你真的踏出门,你的运动计划就开始了。

  像这样,先通过微习惯获取第一感受,也就是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然后再自己的目标领域,不断的给自己加码。

  因为微习惯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不会失败,所以微习惯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自信水平,将你带入一个行动-成功-继续行动-继续成功的良

性循环之中。

 

三、微目标和微步骤

  怎么找到自己的微目标,培养自己的微习惯呢?

  微习惯最大的有点就是简单、不费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

  我们常常会羡慕那些自律的人,比如坚持十几年早起的人,坚持每天跑步的人,坚持每天读书的人,坚持每天为家人做早餐的人,

好像他们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比大多数人更自律,更搞笑。

  然后再反过来看看自己,曾经为了让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买了很多书,也做了详细的计划,还加入的阅读打卡的群,但是读了

没有一个星期就因为各种工作、应酬耽搁下来,书也放在一边攒灰了。

  曾经为了健身,买了一堆器材和装备,报了昂贵的私教班,但却因为下班之后疲惫不堪,或者周末朋友聚会一次一次耽搁,迟迟

没有开始运动。

  真实的原因是,你在给自己定目标列计划的时候,还是有些难度的。不是要费很大的力气,就是要花很长的时间,就像有的同学

说,每天练字半小时,每天读10页书一样,你可能连找纸笔、找字帖都要花费些时间。而且,一旦计划被打乱,或者小目标没有达成

就会出现挫败感,难以继续下去。

  如果我们可以为自己寻找一个微笑、简单的小事,每天坚持,是不是就更容易做了呢?

  试想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都真诚亲切地问候同事“早安”,每天把办公桌擦拭一遍,这种小举动坚持下来,同事们看在眼里,他

们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和自律,很多你认为难以解决的职场人际问题,可能就会因为这些微小的事情轻松化解。

  如果你每天诚恳赞美或感谢爱人一次,坚持下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说“你今天的衣服搭配的很好。”、“今天的菜烧得很

好吃。”、“这张照片拍得非常好!”,哪怕是没有什么可以赞美的,那至少真诚的说一句感谢。你会发现,爱人会因为你的赞美和感谢

更开心,你们相处会更融洽,也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情感困境,都不是突然发生的,不是对方突然不爱你,而是日积月累的疲惫和伤心。从一句赞美、一

句感谢开始,让爱人感受到你的关注,两个人的心自然会更贴近彼此,哪些疏离感和陌生感也会消失。

  简单来理解,微习惯对于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言,就是一种行动上的缓冲和过度。

 

四、微习惯的正向反馈

  想必你也发现了,微习惯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最大的魅力就是它对我们来说有积极的激励作用。虽然事情很简单,但是完成了很有成就感。

  回想一下,我们平时想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总想着一步到位,达成目标的过程其实非常痛苦,所以很难日复一日的坚持。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女孩,他以前是一个喜欢超前消费的女孩子,虽然收入不错,但是每个月信用卡的消费就过万,工作三四年都

没有存款,当男朋友提出想要和她结婚买房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经济状况其实很差,于是她打算学习理财。

  了解她的现状之后,我没有立刻推荐课程或者指定方案给她,我给了她一个小建议,让她从当天开始随手记账,就用手机花一笔

记一笔,不管是几块钱的公交地铁还是大件的购物,全都记下来,也不用分析,只要每天记录就可以。

  两个星期以后她跑来告诉我,每天记账几乎不会忘记了,而且她发现自从记账之后,她的每日消费减少了很多。

  其实,记账就是实现她“理财”大目标的第一步-----了解自己的真实经济状况。

  记账也是她理财过程中的第一个微习惯,后来她把每日记账变成了写“钱日记”,而且按月分析自己的消费状况。后来,我给他推

荐了全面的理财课程,两年的时间,她已经和男朋友一起付了房子的首付,准备结婚。

  如果一开始给这位同学定的目标是减少消费,或者每个月存多少钱,购买什么类型的基金,她可能很难做到,毕竟是她从来没有

意识取做的事情。相反的,每天记账这种简单没压力的小事,养成的微习惯,不做的话就觉得少了什么,让她真正有了“理财思维”,

其实她只要每天记一下张,心里就会出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是在理财。

  后面的分析消费结构、省钱都是她的意外收获。所以她更愿意学习如何优化自己的消费结构,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

  大部分情况下,你设置的微目标都会超额完成,成就感油然而生。比如你给自己的微目标是每天跑100米,当你开始跑步就会发

现,100米太轻松了,觉得自己状态不错,不仅能完成目标,还可以继续。

  这种超额完成的情况,会再次增强你的自信心和获得感,让你期待这明天继续,下次继续。

  微习惯这种小到不能再小的目标,不会让我们产生抵触情绪;在痛苦到来之前,我们已经完成;完成本身,就是奖励,就是【正向的反馈】。

 

posted on 2020-11-20 15:16  架构艺术  阅读(93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