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的应用开发:Cherry Studio的探索与实践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模型与应用之间的交互协议变得愈发重要。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作为一种新兴的协议,为模型与应用之间的高效协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而Cherry Studio作为一款支持多模型服务的桌面客户端,正是基于MCP协议进行开发与应用的典范。本文将深入探讨MCP的概念、Cherry Studio的特点,并通过实际的开发步骤,带领大家了解如何在Cherry Studio中应用MCP进行开发。
MCP概念解析
MCP,即Model Context Protocol,是一种旨在让模型更好地理解上下文信息的协议。它允许模型在处理任务时,能够根据上下文动态调整其行为和输出,从而提供更精准、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结果。MCP的核心在于通过定义一系列的规则和数据结构,使得模型能够与应用之间进行高效的通信和协作。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 Prompts(提示词):用于指导模型如何理解和处理任务的提示信息,是模型与用户交互的重要桥梁。
- Tools(工具):模型可以调用的工具,用于执行特定的操作或获取外部信息,从而增强模型的功能。
- Transports(传输):定义了模型与应用之间数据传输的方式和格式,确保数据的高效传递和正确解析。
Cherry Studio中MCP的应用开发步骤
环境准备
在开始开发之前,需要确保你的开发环境已经准备好。首先,你需要安装Cherry Studio,可以从其官网(https://cherry-ai.com)下载最新版本[6]。安装完成后,启动Cherry Studio,并熟悉其界面和基本功能。
创建新的应用项目
打开Cherry Studio后,点击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选择“新建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为你的应用项目设置一个名称和保存位置,然后点击“创建”。这将为你生成一个新的项目框架,供后续开发使用。
定义Prompts
在MCP中,Prompts是模型理解和处理任务的关键。你需要根据你的应用需求,定义一组合适的Prompts。例如,如果你正在开发一个用于代码生成的应用,你可以定义一个名为“generate-code”的Prompt,用于指导模型生成特定功能的代码。
from mcp.server import Server
import mcp.types as types
# 定义可用的提示词
PROMPTS = {
"generate-code": types.Prompt(
name="generate-code",
description="根据功能描述生成代码",
arguments=[
types.PromptArgument(
name="function_description",
description="需要生成代码的功能描述",
required=True
),
types.PromptArgument(
name="programming_language",
description="目标编程语言",
required=True
)
],
)
}
# 初始化服务器
app = Server("code-generator-server")
@app.list_prompts()
async def list_prompts() -> list[types.Prompt]:
return list(PROMPTS.values())
@app.get_prompt()
async def get_prompt(
name: str, arguments: dict[str, str] | None = None
) -> types.GetPromptResult:
if name not in PROMPTS:
raise ValueError(f"未找到提示词:{name}")
function_description = arguments.get("function_description") if arguments else ""
programming_language = arguments.get("programming_language") if arguments else ""
return types.GetPromptResult(
messages=[
types.PromptMessage(
role="user",
content=types.TextContent(
type="text",
text=f"根据以下功能描述,使用{programming_language}语言生成相应的代码:\n\n{function_description}"
)
)
]
)
定义Tools
Tools是模型可以调用的工具,用于执行特定的操作或获取外部信息。在你的应用中,可能需要定义一些Tools来增强模型的功能。例如,你可以定义一个名为“search_web”的Tool,用于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app.list_tools()
async def list_tools() -> list[types.Tool]:
return [
types.Tool(
name="search_web",
description="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
inputSchema={
"type": "object",
"properties": {
"query": {"type": "string"}
},
"required": ["query"]
}
)
]
@app.call_tool()
async def call_tool(
name: str,
arguments: dict
) -> list[types.TextContent | types.ImageContent | types.EmbeddedResource]:
if name == "search_web":
query = arguments["query"]
# 在这里实现具体的搜索逻辑,并返回搜索结果
search_results = perform_web_search(query)
return [types.TextContent(type="text", text=result) for result in search_results]
raise ValueError(f"Tool not found: {name}")
实现应用功能
在定义好Prompts和Tools之后,就可以开始实现你的应用功能了。根据你的应用需求,编写相应的代码逻辑,调用模型的API,并结合定义的Prompts和Tools来完成任务。例如,在代码生成应用中,你可以编写一个函数,根据用户输入的功能描述和编程语言,调用模型生成代码。
async def generate_code(function_description: str, programming_language: str) -> str:
prompt_arguments = {
"function_description": function_description,
"programming_language": programming_language
}
prompt_result = await app.get_prompt("generate-code", prompt_arguments)
# 调用模型API生成代码,并返回结果
model_response = await call_model_api(prompt_result.messages)
return model_response
测试应用
在完成应用功能的实现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在Cherry Studio中,你可以利用其内置的调试工具来测试你的应用。运行应用,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观察模型的输出是否符合预期。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代码逻辑和相关配置。
部署应用
当你的应用经过充分测试并确保稳定可靠后,就可以将其部署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在Cherry Studio中,你可以将应用打包成可执行文件,方便用户下载和安装。同时,你还可以将应用发布到相关的应用商店或平台上,供更多的用户使用。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