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1-自己选用软件的标准

2021.03.11-09:55:38

之前自己决定入手哪一款软件的时候,一直会考虑以下几个标准:

1.颜值。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要是哪一款软件长得好看,一定会提高自己对自己的印象分,如果是这样的邋遢看上去界面不是特别美观的话,自己应该会将其打入冷宫。虽然这种做法不科学,但是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是有选择的话,自己有可能会首先采用这种策略。但也不是特别绝对的,例如自己的有道云笔记,一开始就没有为知笔记,印象笔记高,但是因为功能强大,自己最终是入手,用有道云笔记来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个权重应该占10%

2.功能。其实功能应该是放在第1位的,我觉得自己在考虑一个软件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功能,其次才是颜值。如果是功能不够强大的话,即使颜值再漂亮自己也不会选择的,毕竟自己在找软件的时候,最想看到的是软件功能的一个对比列表,看一下这个软件有什么独特的功能,是其他软件所不具备的,若是有很多个或者有一个关键的这种功能的话,我觉得应该会无条件的放弃颜值而入手这个软件的。这个权重应该占60%以上吧。

3.习惯。这个软件的操作方式自己是否习惯,是否和自己之前某些软件的操作存在共同之处,如果是这两项的回答都是yes的话,那也会提高自己对其的印象分。这个权重应该占10%

4.别人是否推荐。我觉得这点也挺重要,若是一个软件,是别人给我推荐过来的,我潜意识里面会认为这个软件它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了,在一些功能习惯上应该是比较适合自己的,这样别人才会推荐给自己。这个权重应该占20%吧。

5.自己是否已经上手了同类型的软件。若是在这种功能上自己还没用过其他软件,那么自己对这个软件的接受程度应该会比较高,但若是自己已经用过同类型的相关功能的软件,自己可能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毕竟存在一个学习迁移成本嘛。就比如说自己之前是用有道云笔记来记录的,现在出现了非常火的双亮笔记,虽然说双亮笔记应该是比有道云笔记在功能上强那么一点点,但自己就是不乐意迁移过去,因为迁移过去是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和迁移成本的。我觉得占坑这一点很重要,应该能占到25%

6.自己身边人是否使用过。这个占的权重特别大,我觉得应该要占30%, 40%以上。有些软件自己即使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但是看到身边的人在用,在学自己也会不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想要去了解一下这个软件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怎么用。

posted @ 2021-03-11 22:46  Pulse~  阅读(8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