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简述 Seata 的原理学习笔记

 

 

1. Seata 背景知识补充

  • 2019年1月份蚂蚁金服和阿里巴巴共同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所以最开始 Seata 最开始,是 蚂蚁金服 内部使用的一款分布式事务框架

  • Simple Extensible Autonomous Transaction Architecture

    简单可扩展自治事务框架

2. 再次理解三大组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三大组件的简单理解:
  • TC :事务的管理者 —— 就是 Seata 服务器
  • TM :事务的发起者 —— 就是被注解 @GlobalTransactional 修饰的方法
  • RM :事务的参与者 —— 就是使用到的数据库
  • 分布式事务的执行流程:
  • TM开启分布式事务(TM向TC注册全局事务记录)
  • 换业务场景,编排数据库,服务等事务内资源(RM向TC汇报资源准备状态)
  • TM结束分布式事务,事务一阶段结束(TM通知TC提交/回滚分布式事务)
  • TC汇总事务信息,决定分布式事务是提交还是回滚
  • TC通知所有RM提交/回滚资源,事务二阶段结束。

3. AT 模式

  • Seata 将为用户提供了 ATTCCSAGAXA 事务模式,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的分布式解决方案。

3.1 一阶段加载

在一阶段,Seata会拦截“业务SQL”,

  1. 解析SQL语义,找到“业务SQL”要更新的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被更新前,将其保存成“before image”(前置镜像)
  2. 执行“业务SQL”更新业务数据,在业务数据更新之后
  3. 其保存成“after image”,最后生成行锁。

以上操作全部在一个数据库事务内完成,这样保证了一阶段操作的原子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 二阶段提交(正常情况)

二阶段如是顺利提交的话

  • 因为“业务SQL”在一阶段已经提交至数据库,所以Seata框架只需将一阶段保存的快照数据行锁删掉,完成数据清理即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二阶段回滚(异常情况)

二阶段如果是回滚的话

  • Seata就需要回滚一阶段已经执行的“业务SQL”,还原业务数据。
  • 回滚方式便是用“before image”还原业务数据
  • 但在还原前要首先要校验脏写,对比“数据库当前业务数据”和“after image”,如果两份数据完全一致就说明没有脏写,可以还原业务数据,如果不一致就说明有脏写
  • 出现脏写就需要转人工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4 上述原理的流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osted @ 2022-10-04 10:54  Jonkidi  阅读(74)  评论(0)    收藏  举报